
常见敷料的种类及特性资料.pdf
33页常见敷料的种类及特性 常见敷料的种类常见敷料的种类 ◆ 纱布 ◆ 薄膜敷料 ◆ 水凝胶 ◆ 水胶体敷料 ◆ 藻酸盐敷料 ◆ 泡沫敷料 ◆ 含银敷料 2 一.一.纱布纱布 ◆ 惰性敷料 ◆ 粘着创面 ◆ 通透性高 ◆ 吸收好、保护创面、制作及应用简单、价格便宜 3 二.二.薄膜敷料薄膜敷料 1. 特性特性 几乎没有吸收性能,对渗出液的控制是靠其对水 蒸气的转送蒸发 4 2.有利方面有利方面 •阻隔环境微生物入侵创面,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伤口湿性愈合环境,有助于细胞移行 •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坏死组织的自我分解 •具有自粘性,使用方便,透明,便于观察 •不需二级敷料 5 二.二.薄膜敷料薄膜敷料 3. 不利方面不利方面 • 没有吸收能力,可能浸渍伤口周围皮肤 • 不能用在感染伤口 • 取出敷料时可能撕伤周围脆弱皮肤 6 二.二.薄膜敷料薄膜敷料 二.二.薄膜敷料薄膜敷料 4. 代表产品代表产品 • 安舒妥 • 3M 7 三.三.水凝胶水凝胶 1. 特性特性 • 以水及非粘连性的多分子聚合物所制成 • 糊状/片状 • 含水量高 8 2.有利方面有利方面 •水化伤口,促进自溶清创,不粘伤口,可镇痛 •可用于皮肤剥脱和放射烧伤 •糊状凝胶能填满空洞伤口 9 三.三.水凝胶水凝胶 三.三.水凝胶水凝胶 3. 不利方面不利方面 • 不能阻碍细菌入侵 • 可浸渍伤口周围皮肤 • 很快变干,需要外敷料 • 不适用于渗液很多的伤口和感染伤口 10 三.三.水凝胶的作用机制水凝胶的作用机制 11 黑黑色焦痂色焦痂 溶解软化以促溶解软化以促 进坏死组织基进坏死组织基 底部与活性组底部与活性组 织脱离织脱离 黄色腐肉黄色腐肉 吸收坏死组织吸收坏死组织 内渗液及毒素内渗液及毒素 等等, 使其降解使其降解 去除去除 4.适应证适应证 • 少至中量渗液的伤口 • 烧伤及放射性伤口 • 有黄色腐肉或黑色坏死的伤口 12 三.三.水凝胶水凝胶 三.三.水凝胶水凝胶 5.代表产品代表产品 • 清得佳(施乐辉) • 清创胶(优格) 13 四.四.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 1. 特性特性 • 明胶、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形成 • 靠水胶层对渗出物吸收 • 胶层的厚薄决定吸收能力的大小 • 气味 14 四.四.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 2. 有利方面有利方面 • 湿润愈合环境 • 吸收少到中量的渗液 • 防水、防菌、保温 15 四.四.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 3. 不利方面不利方面 • 吸收伤口渗液形成的胶容易与感染混淆 • 容易撕伤伤口周围脆弱的皮肤 • 不透明 • 卷边 16 四.四.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 4. 代表产品 • 安普贴 • 安普贴膏剂 • 脂质水胶体敷料 17 五.五.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 18 “天然的清创者.” 五.五.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 1. 特性特性 • 吸收渗液是自身重量的17~20倍 • 钙盐与血液和伤口分泌的钠盐产生离子交换,形 成凝胶,产生止血作用 19 五.五.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 2. 有利方面有利方面 • 止血,可被生物降解,环保性能好 • 高吸收性,形成凝胶,保持伤口湿润,促进自溶清创 20 五.五.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 3. 不利方面不利方面 • 需要外敷料固定 • 不适合干的伤口和有焦痂的伤口 21 五.五.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 4. 代表产品代表产品 • 3M Tegagan • 康惠尔藻酸盐 22 脂肪液化切口的处理脂肪液化切口的处理 23 第1天第1天 第5天 第8天 第13天 第16天 六.六.泡沫敷料泡沫敷料 1. 特性特性 • 泡沫敷料支持湿润愈合和保持伤口温度,有些有 疏水性的半密封或全密封外表层。
• 具有多孔性,对液体具有较大的吸收容量 24 六.六.泡沫敷料泡沫敷料 2. 有利方面有利方面 • 快速而强大的渗出液吸收能力 • 无粘性,不会损伤脆弱组织 • 减压、保温、保护伤口,避免污染 25 六.六.泡沫敷料泡沫敷料 3. 不利方面不利方面 • 在干的伤口不能促进自体溶解清创 • 不用于焦痂的伤口 26 六.六.泡沫敷料泡沫敷料(骶尾部)(骶尾部) 27 六.六.泡沫敷料泡沫敷料 4. 代表产品代表产品 • 拜尔坦(康乐保) • 优洁(优格) 28 七.七.含银敷料含银敷料 1. 特性特性 • 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菌敷料 • 持续释放低浓度银离子 • 抑制微生物增长和促进愈合作用 29 七.七.含银敷料含银敷料 2. 不利方面不利方面 • 不用于对银过敏的病人 • 不用于磁共振检查时的病人 30 七.七.含银敷料含银敷料 3. 代表产品代表产品 • 优拓SSD • 藻酸钙银离子敷料 31 七.七.含银敷料含银敷料 32 藻酸钙银作用机理 通过和伤口渗液接触,释放银离子及钙离子到伤口 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 33 。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