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游褒禅山记》文本疏通(1).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99760090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游褒禅山记》文本疏通(1) 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①,而卒葬之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④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⑤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⑥,其文漫灭⑦,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⑧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⑨①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河山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②而:连词,并且卒:死,去世之:指褒禅山麓③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④慧空禅院:寺院名庐(zhǒng)冢: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⑤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名:命名,动词⑥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⑦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⑧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⑨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第一部分(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l第二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③,──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⑤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⑥。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⑦,然视其左右,来而⑧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⑨方是时⑩,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⑾既其出⑿,则或咎其欲出者⒀,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⒁①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②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③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虽:即使穷:穷尽④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⑤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⑥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⑦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⑧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⑨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⑩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⑾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⑿既:已经,……以后其:助词⒀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⒁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夫:这,那,指示代词第一部分(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