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高考历年真题讲课教案.pdf
19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温馨提示: 高考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 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 23】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0XX 年考题 1.( 2009 浙江高考)在三棱柱 111 ABCA BC中,各棱长相等,侧棱垂直于底面,点D是侧面 11 BBC C的 中心,则AD与平面 11 BBCC所成角的大小是( ) A30B45C60D90 【解析】 选 C.取 BC 的中点 E,则AE面 11 BBC C,AEDE,因此AD与平面 11 BBC C所成角即为 ADE,设ABa,则 3 2 AEa, 2 a DE,即有 0 tan3,60ADEADE 2.( 2009 重庆高考)已知二面角l的大小为 0 50,P为空间中任意一点,则过点P且与平面和 平面所成的角都是 0 25的直线的条数为()w A2 B3 C 4 D5 【解析】 选 B.过点 P 作与 , 都成 0 25的直线,其中在锐二面角l中有一条这样的直线,在钝 二面角l中有两条这样的直线,所以共有三条直线与 , 都成 0 25角 3. ( 2009 全国)已知正四棱柱 1111 ABCDABC D中, 1 2AAAB,E为 1 AA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 1 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10 10 B. 1 5 C. 3 10 10 D. 3 5 【解析】 选 C.令1AB则 1 2AA,连 1 AB 1 CD 1 AB异面直线BE与 1 CD所成的角即 1 AB与BE所 成的角。
在 1 A BE中由余弦定理易得 1 3 10 cos 10 A BE. 4.( 2009 江西高考)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截面PQMN是正方形, 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 的为( ) A. ACBDB. AC截面PQMN P Q M N A B C D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 ACBDD. 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 【解析】 选C.由PQAC,QMBD,PM可得ACBD,故A正确;由PQAC可得 AC截面PQMN ,故B正确;异面直线 PM 与BD所成的角等于 PM 与PN所成的角,故 D正确; 综上C是错误的 . 5.( 2009 四川高考)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2PAABC PAAB平面,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PBAD .平面PABPBC平面w.w.w.k.s.5.u.c.o.m C. 直线BC平面PAE.PDABC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45 【解析】 选 D.方法一:由三垂线定理,因AD 与 AB 不相互垂直,排除A; 作PBAG于G,因面PAB面 ABCDEF ,而 AG 在面 ABCDEF 上 的射影在AB 上,而 AB 与 BC 不相互垂直,故排除B;由EFBC //,而 EF 是平面 PAE 的斜线,故排除C,故选择D。
方法二:设底面正六边形边长为a,则2 ,22ADa PAABa,由PA平面ABC 可知PAAD,又PA=AD,所以在Rt PAD中有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 故应选 D 6.( 2009 上海高考)如图,若正四棱柱 1111 ABCDA BC D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 4, 则异面直线 1 BD与 AD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解析】因为 ADA1D1, 异面直线 BD1与 AD 所成角就是BD1与 A1D1所成角,即 A1D1B, 由勾股定理,得A1B2 5,tanA1D1B5,所以 A1D1Barctan 5 答案 :arctan 5 7.( 2009 四川高考)如图,已知正三棱柱 111 ABCABC的各条棱长都相等,M是侧 棱 1 C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1 ABBM和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边 【解析】 方法一:不妨设棱长为2,选择基向量 1 BA,BB ,BC , 则 111 1 , 2 ABBBBA BMBCBB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11 1 1 ()() 0220 2 cos,0 2 25225 BBBABCBB AB BM ,故填写90 o 。
方法二:取BC 中点 N,连结NB1,则AN面CB1,NB1是 1 AB在面CB1上的射影,由几何知识 知BMNB1,由三垂线定理得BMAB1,故填写 o 90 答案:90 o . 8.( 2009 上海高考)如图,在直三棱柱 111 ABCABC中, 1 2AABCAB, ABBC,求二面角 111 BACC的大小 【解析】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2,0,0) 、C(0,2,0) A1( 2,0,2) ,B1( 0,0,2) 、 C1(0,2,2) 2 分 设 AC 的中点为M , BM AC, BM C C 1; BM 平面 A1C1C,即BM =(1,1,0)是平面 A1C1C 的一个法向量5 分 设平面 111 ABC的一个法向量是( , , )nx y z 1 AC=(-2, 2,-2) , 11 AB=(-2,0, 0)7分 1 20,2220,1,0,1 (0,1,1)...................10 n ABxn ACxyzzxy n 令解得 分 设法向量nBM与的夹角为,二面角 111 BACC的大小为,显然为锐角 1 coscos, 23 n BM n BM 解得.14 分 111 3 BACC 二面角的大小为 9.( 2009 福建高考)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60DAB,2,4ABAD将 CBD沿BD折起到EBD的位置,使平面EDB平面ABD ( I)求证:ABDEw.w.w.k.s.5.u.c.o.m ()求三棱锥EA B D的侧面积。
【解析】(I)证明:在ABD中,2,4,60ABADDAB 22 222 22cos2 3 , BDABADABADDAB ABBDADABDE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又平面EBD平面ABD 平面EBD平面,A B DB DA B平面ABD AB平面EBD DE平面,E B DA BD E ()由( I)知,//,,ABBD CDABCDBD从而DEBD 在R tD B E中,23 ,2D BD ED CA B 1 2 3 2 DBE SDB DE 又AB平面,E B D B E平面,E B DA BB E 1 4 ,4 2 ABE BEBCADSAB BE ,D EB D平面EBD平面ABDED平面ABD 而AD平面 1 ,,4 2 A D E A B DE DA DSA DD E 综上,三棱锥EA B D的侧面积823S 10.(2009 天津高考)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 FA 平面 ABCD, AD//BC//FE ,ABAD, M 为 EC 的中点, AF=AB=BC=FE= 1 2 AD (I) 求异面直线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 (II) 证明平面AMD平面 CDE ; ( III )求二面角A-CD-E 的余弦值。
w.w.w.k.s.5.u.c.o.m 【解析】 方法一:()由题设知,BF//CE ,所以 CED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F 与 DE 所成的角 设 P 为 AD 的中点,连结EP,PC因为 FE//AP,所以 FA//EP,同理 AB//PC又 FA平面 ABCD , 所以 EP平面 ABCD 而 PC, AD 都在平面ABCD 内,故 EPPC,EPAD 由 ABAD , 可得 PC AD 设 FA=a,则 EP=PC=PD= a,CD=DE=EC=a2,故 CED=60 所以异面直线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 为 60 ( II )因为.CEMPMP.CEDMCEM,则连结的中点,所以为且DEDC .CDEAMDCDECE.AMDCEMDMMP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而平面,故又( III ) ( III )因为,所以因为,的中点,连结为解:设.CDEQDECE.EQPQCDQ .ECDAEQPCDPQPDPC的平面角为二面角,故,所以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由( I)可得,. 2 2 2 6 EQaPQaPQEP,, ,中,于是在 3 3 cosEPQRt EQ PQ EQPw.w.w.k.s.5.u.c.o.m 方法二: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A为坐标原点。
设,1AB依题意得,,,001B,,,011C ,,,020D,,,110E,,,100F. 2 1 1 2 1 M ,, ( I),,,解:101BF,,, 110DEw.w.w.k.s.5.u.c.o.m . 2 1 22 100 DEBF DEBF DEcos,于是BF 所以异面直线BF与DE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0 60. ( II ),,,由 2 1 1 2 1 AM,,,101CE0AMCE020AD,可得,,, .AMDCEAADAM.ADCEAMCE.0ADCE平面,故又,因此, .CDEAMDCDECE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而w.w.w.k.s.5.u.c.o.m ( III ) .0D 0 )(CDE Eu CEu zyxu , ,则,,的法向量为解:设平面w .111 (1 .0 0 ),,,可得令 , 于是ux zy zx 又由题设,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为).100(,,v 0013 cos. 3 3 1 uv uv u v 所以, 11.(2009 全国)如图,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 SD底面ABCD,2AD2DCSD,点 M 在侧棱SC上, ABM=60 (I)证明: M 在侧棱SC的中点 (II )求二面角SAMB的大小。
【解析】(I)方法一:作MNSD交CD于 N,作NEAB交AB于 E,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连 ME 、NB,则MN面ABCD,MEAB,2NEAD 设MNx,则NCEBx, 在RTMEB中,60MBE3MEx 在RTMNE中由 222 MENEMN 22 32xx 解得1x,从而 1 2 MNSD M 为侧棱SC的中点 M. 12.(2009 福建高考)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 的正方形, MDABCD平面,NBABCD平面,且 MD=NB=1 , E 为 BC 的中点 ( 1)求异面直线NE 与 AM 所成角的余弦值 ( 2)段 AN 上是否存在点S,使得 ES平面 AMN ?若存在,求线段AS 的长;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 【解析】(1)在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依题意,得 1 (0,0,0)(1,0,0)(0,0,1),(0,1,0),(1,1,0),(1,1,1), (,1,0) 2 DAMCBNE 1 (,0,1),( 1,0,1) 2 NEAM 10 cos, 10|| || NE AM NE AM NEAM , 所以异面直线NE与AM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0 10 . ( 2)假设段AN上存在点S,使得ES平面AMN. (0,1,1)AN,可设(0,, ),ASAN 又 11 (,1,0),(,1, ) 22 EAESEAAS . 由ES平面AMN, 得 0, 0, ES AM ES AN 即 1 0, 2 (1)0. 故 1 2 ,此时 1 12 (0,,),|| 2 22 ASAS.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经检验,当 2 2 AS时,ES平面AMN. 故线段AN上存在点S,使得ES平面AMN,此时 2 2 AS. 20XX 年考题 1、 (2008 福建高考)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B=BC=2,AA1=1,则 BC1与平面 BB1D1D 所成 角的余弦值为() A. 6 3 B. 26 5 C. 15 5 D. 10 5 【解析】 选 D.连 11 AC与 11 B D交于 O 点,再连 B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