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山尾矿坝勘察设计书wang.doc
12页香格里拉县红牛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书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二○一○年九月三十日香格里拉县红牛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书设 计:张 华审 核: 王金文审 定: 苟 键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二○一○年九月三十日目 录1 工程概况 12 场区地质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气象、水文地质 33 勘察工作布置 43.1 目的及任务 43.2 技术标准 53.3 工作布置 53.3.1 工作方法 53.3.2 工作布置 54 费用预算 81 工程概况红牛铜矿尾矿库初期坝坝型为透水堆石坝,初期坝坝底标高为3809.00m,坝顶标高为3830.00m,清基2.0m,总坝高为23.0m,有效库容31.43万m3,可储存选厂投产后一年排出的尾矿量初期坝坝顶长约158.0m,坝顶宽4.0m,上、下游坡比为1:1.75、1:2.0,筑坝工程量为12万m3,清基量为2.14万m3,坝内坡采用土工布、碎石、砾石、中砂反滤层防渗,坝底设排渗盲沟为提高堆坝体强度,要求各放矿口的冲积粒度基本一致,宜采用坝顶分散放矿的方法向库内排尾矿。
根据库区地形条件,选厂产出的全部尾矿从初期坝上开始堆坝,尾矿堆坝外坡比为1:4,尾矿最终堆积标高3890m,总坝高81m,相应库容达1298万m3排渗设施主要在初期坝下和堆坝体中设置,初期坝内坡设置反滤层,坝下设置排水盲沟受香格里拉县红牛矿业有限公司委托,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承担了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设计2 场区地质概况2.1 地形地貌拟建尾矿库工程场地位于香格里拉县城格咱乡一带,属金沙江水系该处山峦突兀,地势陡峻,山坡坡度一般大于35°,海拔3400~4300m,总体上为中山构造剥蚀侵蚀地貌2.2 地层岩性 整个工程区场地及外围地区地层从上到下可能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hapl):由卵石、砾石、砂及含砾石粉质粘土构成;分布量不大,主要分布于测区东西部的河谷或山谷中,厚度一般>15m第四系更新统(QPgfl)冰水堆积层:由含砂粘性土、粉土、圆砾及卵石等组成,零星分布于测区内冰蚀洼地或冰蚀谷出口处,厚度一般>5m第四系更新统(QPgl)冰川堆积层:由含碎石、角砾粘性土、粉土、碎石土,块石土组成,零星分布于冰川作用较强烈的河谷及其周围山丘上,厚度>10m,是工程区主要地层之一。
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四段(T3t4):灰、深灰色石灰岩、板岩;广泛分布于工程区及外围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三段(T3t3):灰、深灰色板岩、砂岩、火山岩;广泛分布于工程区外围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二段(T3t2):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二段(T3t2)灰、深灰色板岩、含粉砂质绢云板岩、变质砂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夹火山碎屑岩、硅质岩;广泛分布于工程区外围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一段(T3t1):灰、深灰色板岩、绢云板岩、变质砂岩、夹灰岩、硅质岩、变质副砾岩;主要分布于测区东部上三叠统图曲嘎寺组三段(T3q3):深灰、灰色板岩、变质砂岩、灰岩,夹变质副砾岩、角砾状灰岩、硅质岩;分布于工程区外围北部 上三叠统图曲嘎寺组二段(T3q2):深灰、灰色板岩、变质砂岩、灰岩,夹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夹变质副砾岩;广泛分布于工程区及其外围,是工程区出露的主要地层之一上三叠统图曲嘎寺组一段(T3q1)深灰、灰色板岩、变质砂岩,夹变质副砾岩;主要分布于测区东南部中—下三叠统尼汝组(Tn):灰、灰白色薄—厚层状微粒状大理岩,含白云质大理岩,局部夹粉砂质绢云板岩、变质砂岩,变质副砾岩;主要分布于测区南部此外,三叠纪的各种侵入岩,如蚀变闪长岩、石英斑岩等也有零星分布。
2.3 气象、水文地质 香格里拉地区属亚热带高中山季风气候,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4℃,最高气温25.4℃,最低气温~27.4℃多年平均降雨量619.9mm,雨季(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7.1%一日最大降雨量72.2mm,无霜期仅128天 香格里拉地区气候主要受西南季风和南支西风急流交替控制,干湿季节分明,垂直变化显著区内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增,海拔每增高100m,降水量增加20~40mm最大降水高度出现在海拔3400m~3600m地区,降水量达1000~1200mm 拟建工程场地地处海拔3900m的高山纵谷地带,坡陡谷深,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岩土透水性很强,地下水赋存条件差, 深冬白雪覆盖,秋季相对干燥,夏季降雨丰富,因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而容易形成季节性潜水地下水排泄主要受地形控制3 勘察工作布置3.1 目的及任务本次勘察旨在查明工程区基本工程地质条件,对库区和坝区场地稳定和渗漏等方面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和评价,提供尾矿坝施工设计所需的地质依据和基本物理力学参数主要任务及要求如下:1 查明场地岩土层结构、构造、埋深及工程特性;2 查明场地不良物理地质作用的种类、规模及危害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3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径流和排泄规律,分析和评价其对拟建工程的作用;4 分析和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以及场地的地震效应;5 分析和评价库区和坝区渗漏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渗透性指标;6 提供设计所需的基本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承载力参数;7 提出尾矿库库区和坝区的防渗处理措施;8 提供场地土的最大冻结深度;9 对筑坝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质量、规模及开采运输材料分析和评价;3.2 技术标准本次勘察主要依据及技术标准如下:1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5 《水工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5073-2000);6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2008);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8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DLT5331-2005)。
3.3 工作布置3.3.1 工作方法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工程场地内进行适量的工程地质钻探,并结合相应的钻孔原位测试、室内岩土物理力学试验当随着勘察工作的深度,工程区如分布大面积碳酸盐,如岩溶发育,应增加高密度电法等其它手段3.3.2 工作布置本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按乙级工程、中等复杂场地、二级地基进行工作布置,勘察等级为乙级3.3.2.1 区域水文地质测绘按1∶10000的精度对尾矿库坝区、库区及外围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和调查,重点查明地下水及不良物理地质的性质、规模、分布及特点整个工程区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面积为20.0km23.3.2.2 工程地质测绘采用详勘路线平面图,按1∶1000的精度对尾矿库坝区和库区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重点查明地质界线和地貌单元及不良物理地质的性质、规模、分布及特点尾矿库需要对坝区和库区稳定性和渗漏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坝区控制到下游约200m以内,左、右岸控制到两侧分水岭,库区上游控制到后期坝回水线以上50m左右,并对库区两岸及上游所有冲沟进行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进行调查整个工程区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面积为2.5km23.3.2.3 工程地质钻探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同时,对尾矿库工程场地进行适量的工程地质钻探。
本次勘察设计按中等复杂场地,二级地基,次要工程,一次性详勘的技术要求进行勘察工作布置,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尾矿库工程场地勘探钻孔主要布置在坝区沿坝轴线方向布置3条勘探线,每条勘探线3~7个勘探孔,共13个钻孔,其中控制性钻孔4个,勘探线距35~40m,孔距35~40m,孔深50~85m,钻探进尺790m;库区内于沟谷、排水井管、排水盲沟等处布置,钻孔21个,孔深10~40m,钻探进尺230m 本次勘察钻探总进尺1080m3.3.2.4 取样及测试除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外,室内试验试样均在钻孔中采集,拟在整个工程场地取岩石力学样10组,水质分析样2件,动力触探试验15m尾矿特性试验及参数由业主和设计方负责完成和提供若能于钻孔取土样或做标贯试验,则增加取土及标贯测试工作(不列入勘察费用预算)3.3.2.5 压、注水试验为获得坝基和库盆岩土渗透系数,分析评价坝区和库区渗漏情况,需要在坝区钻孔进行压水试验及库区钻孔进行注水试验坝轴线勘探线上所有钻孔进行压水试验,库区钻孔进行注水试验勘探钻孔布置情况一览表孔号钻孔位置孔深(m)钻孔性质技术要求ZK1尾矿库坝区50一般性钻孔坝轴线钻孔均需要进行钻孔压水试验。
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勘,为查明坝基潜在渗漏问题,坝区设计钻孔深度已作适当增加,勘察过程中需作适当调整ZK285控制性钻孔ZK350一般性钻孔ZK485控制性钻孔ZK550一般性钻孔ZK685控制性钻孔ZK750一般性钻孔ZK850一般性钻孔ZK950一般性钻孔ZK1050一般性钻孔ZK1150一般性钻孔ZK1285控制性钻孔ZK1350一般性钻孔ZK14尾矿库库区10一般性钻孔Zk30、zk34钻孔为揭露碳酸盐岩岩溶钻孔,孔深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ZK1515控制性钻孔ZK1610一般性钻孔ZK1710一般性钻孔ZK1815控制性钻孔ZK1910一般性钻孔ZK2010一般性钻孔ZK2115控制性钻孔ZK2210一般性钻孔ZK2310一般性钻孔ZK2415控制性钻孔ZK2510一般性钻孔ZK2610一般性钻孔ZK2710一般性钻孔ZK2810一般性钻孔ZK2910一般性钻孔ZK3040一般性钻孔ZK3110一般性钻孔ZK3210一般性钻孔ZK3310一般性钻孔ZK3440一般性钻孔合计10803.3.2.6 设备、人员及工期安排工程勘察技术人员3名组成项目组,配备值班车一部及驾驶员1名,炊事员1名。
计划进XY~150型钻机3台,每台钻机4人(包括机长)设备进场准备需要3天,进出场4天,每台钻机含搬迁按8m/天的效率施工,野外钻探施工需43天,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20天,总勘察工期为70天3.3.2.7 勘察工作布置说明 本次共设计钻孔34个,合计钻探进尺1080m野外勘察施工中,需根据野外钻探及工程地质测绘情况对工作布置作适当调整4 费用预算本次勘察的工程造价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进行预算 勘 察 费 用 预 算 表 项 目单位数量单价(元)费用(元)备 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