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词.pdf
13页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词序厅: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我是解说员 ____ ,很高兴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四渡赤水战役是党的历史上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战役三万红军战士在两个多月内,四次飞渡赤水河,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途序厅中央的这组圆雕塑像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以及张闻天,他们是指挥四渡赤水战役的关键性领导人物圆雕后面的这组浮雕高 7 米,宽 18.8 米,场面宽阔,气势恢宏,表现的就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时大气磅礴的场面浮雕上的红影代表赤水河,寓意为鲜血染成的赤水河浮雕左上角有这样一句话,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 1960 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蒙哥马利元帅曾问过毛泽东, 三大战役中, 哪一次才是你平生最得意之笔?毛泽东摇了摇头,说道: “ 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 ” 下面请大家随我进入第一单元《红军不怕远征难》第一单元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四渡赤水战役的沙盘, 整个沙盘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中间蓝色的这条线代表的就是赤水河赤水河它起源于云南的镇雄,流经云贵川三省十一个县市,最后是经四川的合江注入长江,全长是 420公里,当年毛泽东就是在这样一条河上导演了四渡赤水出奇兵。
下面为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当年中央红军的行军路线 遵义会议之后, 中央红军于 1月 19 日, 兵分三路向川南开进, 预计夺取土城以及赤水县城之后, 再在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1 月 28 日,中央红军在土城的青杠坡与川军爆发了一场激战,即著名的青杠坡战斗在这场战斗中由于我军估计敌情有误,导致了战斗的失利1 月 29 日,中革军委决定,立即主动撤出战斗,从土城的浑溪口,蔡家沱,赤水的元厚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区,并且迅速来到了三省交界的云南扎西,召开了扎西会议,红军在扎西完成整编之后,敌军又围了上来中革军委考虑到,敌军已被我军吸引到川和滇的边境,此时黔北兵力空虚于是决定,立刻掉头向东,出其不意,杀回黔北,开创新的战机,于 2 月 18 日至 21 日从淋滩,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了赤水河红军来到黔北后,五日之内,取桐梓克娄山再占遵义城,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遵义大捷之后,红军又向茅台前进,于 3 月 16 日至 17 日,在茅台地区大造声势,第三次渡过了赤水河三渡赤水河后,红军来到了川南,主力隐蔽在附近的森林山沟内,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佯装主力向古蔺方向前进,借以迷惑和牵制敌人,让敌人以为我军又将北渡长江。
而我军主力于 3 月 21 日至 22 日迅速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了赤水河,再次来到了黔北,并且迅速南下,南渡乌江,兵临贵阳调出云南的滇军后,就以每天 120 里的行军速度向云南挺进,有了后来的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彻底跳出国民党四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在这里我只用了短短的几句话给大家介绍, 想要真正了解四渡赤水战役还要从长征初期说起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由于中共中央的领导权落到一些根本不懂得中国国情,却得到共产国际信任的 “ 左 ” 倾教条主义者手中,结果导致了第五次反 “ 围剿 ” 的挫败 1934 年 10 月 10 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八万六千多人被迫撤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 —— 瑞金,实行战略转移,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长征初期,红军较为顺利地突破了敌人的前三道封锁线但是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时候,却付出了惨重代价,我军从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余人锐减至三万余人在关系党和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革军委分别在湖南的通道(县溪镇)、贵州黎平、乌江南岸的猴场召开了三次会议三次会议主要内容是: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北部挺进这三次会议也为后来的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
现在您看到的是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示意图 1 月初,中央红军攻破了国民党黔军把守的乌江天险, 1 月 7 日占领了黔北重镇遵义; 15 — 17日在遵义老城红军总政治部驻地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上作出了毛泽东同志当选为党委等四条重要的决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这幅画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它表现的是红一、二、四方面军与红二十五军在陕北胜利会师的场景,这些都是中央红军长征期间使用过的斗笠和草鞋的复制品红军在长征期间留下了许多的歌谣,我馆收集了两首《我打草鞋送红军》以及《红军到,干人笑》第二单元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三万余人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区域内机动,目的是想与四川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但是蒋介石调集重兵对我军进行围追堵截其中东有湘军何键部 3 个师沿线修筑堡垒;南有桂军黔军各 3 个师;西有滇军 4 个旅;北有川军 12 个旅布防在长江一线,另外蒋介石嫡系薛岳兵团 8 个师对我军紧追不舍 在上述严重的情况下, 中革军委决定于 1 月 19日撤离遵义,兵分三路向川南开进,预定夺取土城、赤水县城后,再在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 1 月 24 日,红军先锋队先抵达了土城。
现在您看到是土城全景图土城是一个黔北古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建县、唐代建州,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以及他们在土城时的主要驻所这是女红军驻地的图片,资料记载,当年一共有 30 位女红军参加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 除康克清外, 其余全部入住在这一条老街上中央红军为了顺利地渡过长江,先后在赤水境内的复兴场、黄陂洞,习水境内的梅溪河、三锅桩与敌作战,先后发生大小战斗十余次,其中最为惨烈的要数青杠坡战斗现在您看到的是青杠坡的实景图现在您看到的是青杠坡的实景图青杠坡位于土城东北方向 2 公里处,是一个狭长的葫芦形山谷,原为习水东皇到土城的一条必经之路它是大娄山的一条支脉,山势陡峭,坡地两侧较为开阔,是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处于中心地位的是当年双方争夺的主陈地 —— 营棚顶 1 月 24 日,红一军团进抵土城,川军潘文华部堵截我军; 27 日,中革军委进抵土城,川军郭勋祺部从枫村坝一带尾追我军至青杠坡一带,面对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情况,我军北上受阻,我军侦悉到尾追之川敌为 4 个团的兵力,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天继续北上,相继夺取赤水县城,而红三、五军团则占领土城镇以东 2 公里 — 4 公里处的两侧有利地形迎击敌军,决定利用青杠坡的有利地形打一场漂亮仗。
同时中央军委安排红九军团及一军团二师担任了预备队,朱德总司令到三军团前卫第四师指挥,刘伯承总参谋长到五军团指挥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土城镇后山的大埂上指挥全局战斗 1 月 28 日拂晓,战斗打响,彭德怀、杨尚坤分别率领红三、五军团在尖山子、桐子窝一线高地设伏,准备对敌军实行包围作战的计划,战斗打得异常惨烈,一度打到了大埂上军委指挥所的前沿此时,我军才发现,敌情判断有误,敌军实际参加战斗的是 8 个团的兵力,为我军估计的两倍之多我军大部阵地被突破,朱德总司令要求亲临火线指挥作战,毛泽东连抽了几支烟都没有答应朱总把帽子一摘说: “ 得罗,老伙计,只要红军胜利,死我区区一朱德何以足惜,更何况,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我朱德的 ” 毛泽东只好默默地点点头朱总司令上前线鼓舞了全军士气毛泽东命令干部团发起反击,电令红二师从猿猴火速回援青杠坡,干部团团长陈庚临危受命,立即与政委宋任穷一起,率领全干部团以泰山压顶之势扑向敌人,把敌人压回其师部附近后来又有敌人三个旅前来增援,一度反守为攻,干部团拼死奋战一直坚持到下午 2 时许,与回援的红一军团并肩作战,连续反击,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夺回部分阵地,确保了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安全,这次反击作战的毛泽东称赞道: “ 陈庚行,可以当军长! ” 青杠坡战斗,我军歼敌 3000 余人,虽给予敌人重创,但我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五团政委赵云龙等一千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
王集成、姚吉吉、杨勇、张震等指挥员负伤,为了缅怀这些革命烈士,习水县人民政府在青杠坡上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这是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亲自提写的碑名这幅场景表现了青杠坡战斗的激烈场面,从这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葫芦形山谷里走出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三任国家主席、一任国务院总理、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开国元帅,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战争虽然失利,却引出了 “ 四渡赤水 ” 的新课题毛泽东的伟大不在于打胜仗败仗,而在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迅速变为自己所用的富有生机的创造力,四渡赤水的发任地是青杠坡,如果没有青杠坡战斗,也就不会有四渡赤水战役第三单元这是幻影成像, 我们可以通过它直观地了解了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河时的情景土城青杠坡之战,我军并未能达到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的目的,我军陷入背水作战、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1 月 28 日的下午,中革军委在土城爱华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认为再战不利,当即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摆脱困境,另寻战机军委指定由朱德、刘伯承仍留前线指挥作战, 周恩来指挥红军于 29 日佛晓前架设好浮桥, 陈云同志负责后勤 1 月 29 日凌晨,中央红军从土城的浑溪口、蔡家沱、赤水的元厚场西渡赤水河,这就是一渡赤水三个渡口的照片,第一张是土城雪景照,军委直属队第一梯队、干部团及五师为中央纵队由浑溪口渡河。
五军团、三军团直属队及四师为左纵队统归彭德怀、杨尚昆指挥,由蔡家沱架浮桥渡河几路纵队渡河后,浮桥之破坏由一、三军团后卫担任,一、九军团军委二、三梯队、干部团的上干队统归林彪指挥,为右纵队,由赤水元厚渡河 这幅图片是赤水河,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镇雄, 全长 420 公里,流经云、贵、川三省十一个县市,最后经合江注入长江这张是土城老街的照片, 老街长 2、 5 公里, 红军进抵土城时就住在这条街上, 所以取名 “ 红军街 ”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河以后,蒋介石调集重兵对我军进行围追堵截,中革军委考虑到我军如再继续北上,必将陷入敌军的包围圈于是决定向敌军力量薄弱的扎西地区集结 2 月 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扎西一个叫水田寨(鸡鸣三省)的地方,根据遵义会议的 “ 常委中可再进行适当分工 ” 的决定,开会研究了常委再分工问题,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履行总书记的职责随后,还在扎西召开了会议,会议上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议决议,即遵义会议的决议,并讨论研究了中央红军的行进路线和部队缩编的问题现在您看到的是部队缩编序列表,除干部团外,缩编为十六个团,各级主官逐级下任,这就是著名的扎西整编,扎西整编不仅精简了机关加强了部队战斗力,还使部队更灵活了,更能打运动战了。
下面请各位来宾随我到观景台参观土城外景!土城古街上的这些古老建筑全是红军驻地,没有进行过太大整改,保留了原貌,其中有毛主席住室、朱总司令住室等对面那条便是赤水河,火星山上修建了 12 、 9 米高的土城渡口纪念碑,纪念红军一渡赤水河的时间 12 月 9 日第四单元一渡赤水,虽然暂时摆脱了青杠坡战斗的不利局面,但是并未摆脱国命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我军分析到国民党军主力大部被我军吸引到川、滇边境,而黔北兵力空虚这一实际,于是决定由扎西掉头东进,出敌不意杀回黔北, 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2 月 11 日, 中央红军由扎西掉头东进2 月 15 日,军委电示各军团,部署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这个酒坛子有一个故事,红军四渡赤水期间途经二朗滩时不慎将当地一位老百姓的酒坛打破,红军赔给了老百姓两块铜钱,老百姓深受感动,用竹条将酒坛编织起来,一直保存到现在根据中革军委的部属,中央红军于 2 月 18 日 — 21 日分别从淋滩、二郎滩、太平渡渡口二渡赤水二渡赤水河以后, 2 月 24 日, 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在团长杨得志的带领下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便拿下了桐梓县城,次日红三军团十三团在团长彭雪枫的带领下攻占了号称天险的大娄山脉主峰 —— 娄山关,并且控制了娄山关的制高点 —— 点灯山,胜利结束娄山关战斗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