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6故乡》教案课时教学设计.doc
4页你认真起来真好看!教学目标知识点 1、歌曲《故乡》的演唱风格特点 2、哼鸣练习与声乐演唱的关系能力与实践点1、 通过本课的学习把握艺术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2、 对发声练习中的大小哼鸣进行实践德育点1、通过本课练习使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说教材教法一、教材分析采用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第一卷==《故乡》1、《故乡》是抗日战争时期艺术歌曲2、曲式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由AB两个乐段组成作品以描述故乡在战争前后的情景变化为主体,在旋律和歌词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与叙事性二、课程内容及地位本节声乐教学的具体内容:发声练习、艺术歌曲《故乡》学习和风格处理作品《故乡》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戏剧性,是当代艺术声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因此选为本节课程曲目三、教学目标略)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哼鸣发声练习和《故乡》演唱作品分析2、难点:作品《故乡》演唱风格把握五、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根据教育法和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到的诱导学生建立新的目标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基础,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对比法3种教学方法 说学情学法一、教学对象介绍 艺术系09专一班,声乐主修专业;层次为大专三年学生。
二、学生学习知识的准备情况1、在校学习一年,都具有学习声乐的基础2、已经讲授过关于声乐基础理论三、学生的优势和不足1、优势:学生具有一定声乐学习经历,并具有一定实践基础2、不足:对于作品风格把握不准确,缺乏具体的声乐理论概念.四、学法指导1、学生以实践练习为首要学习方法2、通过基础发声练习方式,引导学生对重点进行学习和认识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说教学程序(即教学设计)一、导课: 通过介绍系列爱国主义影视作品《南京!南京》、《东京审判》、《潜伏》等引导学生回忆、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导入新课作品《故乡》的学习二、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大、小哼鸣练习A、概念“哼鸣音”是指闭口哼唱和开口哼鸣练习发出的声音,是获取头腔共鸣和丰富声音共鸣色彩的有效方法B、要求:1、感觉声音的焦点在两个眉头中间部位(眉心处),“哼鸣音”正确时,鼻梁处及头腔有轻微的震动感2、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音色立体、圆润、优美动听,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练习3、由于哼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动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
注:上下旋律流动练习 1)中速 2/4 1 2 | 3 2 | 1 — || m 2) 中速 2/4 5 4 | 3 2 | 1 — || m C、学生交替练习根据学生不同音域特点分别进行大、小哼鸣练习D、学生探讨:1、哼鸣练习的作用2、哼鸣练习对声乐演唱风格影响E、教师总结: 1、哼鸣练习有助于歌唱音色的统一,对气息过浅和过分明亮的音色具有明显的解决效果 2、“大哼鸣”带出的声音比较开阔、宽厚,适合唱美声风格作品,“小哼鸣”带出的声音靠前、明亮,适合唱民族风格作品(二)作品分析和演唱要求 1. 介绍作曲家及乐曲所处的时代背景陆华柏中国当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抗战时期从事音乐教育活动、抗战音乐活动,创作了《故乡》、《勇士骨》、《保卫大西南》等歌曲,为抗战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故乡》是一首抒情性与朗诵性(带戏剧性)相结合的艺术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作品在当时流传范围很广,曾出现过“女高音无不唱《故乡》,男高音无不唱《勇士骨》”的现象作品借鉴了西方经典艺术歌曲的作曲理论和技巧进行创作,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于外敌的英勇精神。
2.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体裁及风格特点a、 带着问题听示范作品(音频示范)问题一:作品曲式分为几部分?高潮部分在哪?问题二:作品体裁是什么?作品的风格特点是什么?问题三:作品演唱重点是什么?b、学生探讨: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作品;正确划分作品高潮点;正确掌握作品的风格特点c、教师总结 1、《故乡》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由AB两个乐段组成,两段的情绪有着鲜明强烈的对比性 作品的前一段为抒情部分,最后一段是整个歌曲的高潮和核心,整首歌曲在富有激情的旋律和节奏中结束 2、在体裁上作者对故乡被日本侵略者入侵前后进行不同情景的描写和刻画因此演唱这首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将作品前半部分表述故乡的片断立体性的演唱出来并具有真情实感唱出作品的历史沧桑感,完成作品在情绪上的戏剧变化这也是《故乡》演唱把握的难点所在 3、风格特点a、旋律特点:抒情性与叙事性风格b、歌词特点:朗诵性、抒情性风格 4、演唱重点 a:歌曲的第一部分要求演唱时情绪平缓、抒情,要求做到“深呼吸、高位置”在演唱风格上感情真挚、亲切、自然 b:第二部分要求情绪与前段形成强烈对比音色对比鲜明,节奏变化正确,要求气息运用具有爆发力 c、根据大、小哼鸣发声练习和作品演唱相互结合。
突出作品旋律、节奏的前后变化.三 课堂总结知识点回顾 1、歌曲《故乡》的风格特点 2、哼鸣练习与声乐演唱的关系实践、能力点回顾: 1、通过练习和分析《故乡》作品,掌握作品的结构和风格特点; 2、结合发声练习和演唱来诠释作品实现了基础技巧服务于艺术 四 作业1、作业构思:根据声乐教学和声乐作品自身的反复性2、目的:使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身理论点3作业内容:反复练习哼鸣发声练习熟记旋律和歌词要求学生朗诵歌词说板书设计(1-2分钟)1、导课时进行作品整体示范,使学生对作品有完整认识2.讲课过程中对作品的难点进行个别示范使学生尽快突破技术难点说课综述(1-2分钟)一、基本思路通过对教学教法和教学过程的认真分析和说明,重点讲述在教学过程上和教学要求上二、自评优点:保持了说课的完成性缺点:学生个人状态和特点不同,所以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情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预见性4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