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五年上册《故乡的小路》说.doc
6页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9册第5单元《故乡》的唱歌教学《故乡的小路》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内容对本节课进行阐述一、 把握新课标、说教材:本单元的主题是《故乡》,通过三首聆听作品和两首表演作品,表达人们对故乡的怀念《故乡的小路》是一首合唱歌曲纵观第九册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单元的唱歌教学里都有一首合唱作品,而第五课的两首歌曲《故乡的小路》和《如今家乡山连山》都是合唱歌曲,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点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说说这首歌曲1、歌曲的内容:这是一首优美深情的抒情歌曲,以思念故乡的小路、小路旁盛开的小花为载体勾勒出作者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怀念,从而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时内心激动的心情2、歌曲的旋律及演唱形式:歌曲分为齐唱和合唱两个部分齐唱部分:曲调平稳,着重表现对往事的回忆合唱部分:曲调有所起伏,情绪较为激动,抒发了对故土亲人的思念3、歌曲的节奏、节拍:每一个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中间附点四分节奏,尾音在一个3拍的长音结束,同一节奏贯穿全曲。
变拍子的运用使歌曲的情绪更加丰富,让歌曲既有追忆童年的欢悦,又有思念故乡的一丝惆怅4、歌曲的结尾:以哼名重复结束,仿佛还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之中自由延长记号的使用,使人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声断而情不断,声止而情未止的意境二、分析学生、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很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能准确的判断和说出音乐速度,情绪,力度,以及演唱形式知道4/4、3/4拍的强弱规律还能用动作表现出这些规律的特点,同时他们也接触过一些合唱作品并演唱过合唱歌曲但是孩子们在演唱这些合唱作品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对第二声部的感觉不清楚,只会听第一声部的主旋律2、第二声部的音唱不准,特别是当第一声部加进来时,找不到自己的音3、两个声部在合成时声音不均衡,不统一,不和谐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对第二声部的学习和演唱2、 加强在和声里对第二声部的学习和演唱3、 加强两个声部的合成训练这些具体做法我会在教学过程里加以展示三、综合分析、说目标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和我区提出的三性课堂,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抒发对家乡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并指导学生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3、在学会第二声部的基础上,能用和谐,统一,均衡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目标2和目标3定为教学重难点四、培养能力、说教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点拨者、调控者所以为了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聆听、交流、合作、创编、评价”等学习活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1、情境创设法:如导课,合唱教学环节2、体验法:如聆听范唱3、合作法:如二声部的合成4、探究法:如歌曲的创编5、对比学习法,如#4音的学习等五、说教学过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发现作品所描绘的音乐意境是“优美、深情、美好的”因此,在设计课堂的整体基调时,“优美、深情、美好的”就成了我追求的色彩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是怎样体现这一整体特色的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聆听歌曲《故乡的云》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呢?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歌曲《故乡的云》,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师;请生谈感受。
歌曲优美抒情,抒发了游子们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谭老师虽然不是生活在海外的游子,可也是远离家乡到成都来生活和工作的一个人,每当听到这样的歌曲,那种思绪万千的心情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无限遐想……设计意图:聆听相同类型的歌曲,给学生营造一种思乡之情(二)、学唱歌曲第一声部1、聆听教师范唱设问;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他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是优美、深情的,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2、聆听录音范唱师:请生边听边随老师打拍子并体验这首歌曲的拍子有什么特点?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和合唱,4/4、3/4两种拍子交替运用,这就叫做变拍子变拍子可以让的情绪更加丰富,3/4拍比较有动感,4/4拍比较舒缓,让歌曲既有追忆童年的欢悦,又有思念故乡的一丝惆怅设计意图: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3、 自学第一声部师:听了这么优美深情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呢?a、 跟范唱小声的哼唱师:你发现他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节奏卡。
他们的节奏都是相同的,每一个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中间附点四分节奏,尾音在一个3拍的长音结束b、 歌曲里有一个变音记号,你知道他在哪里吗?师:出示#4记号,并通过钢琴让学生感受#4和还原4的区别4是在还原4的基础上升高了半个音,这样他离5的位置就更近了但是又没有到5,他处在4和5之间c、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歌曲的结束句有什么特点?以哼名重复结束,仿佛还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之中自由延长记号的使用,使人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声断而情不断,声止而情未止的意境d、跟琴演唱歌曲师:在演唱时注意歌曲的弱起,#4音,以及歌曲结束句哼名音的演唱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把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的渗透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三)、学唱歌曲第二声部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好听,我能从你们的歌声里感受到你们对家乡的热爱如果说第一声部是小路的话,那么第二声部就是小路上的小花,因为有了他使路上的风景更加美丽,更加迷人,让你流连忘返,同样的,歌曲也因为第二声部的加入,使音乐更加丰满,更加生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1、老师范唱第二声部师:你们觉得第二声部的音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呢?你们能跟着琴声轻轻的哼唱吗?2、跟琴小声的哼唱注意:一边哼唱一边聆听琴声,把音唱准。
3、在和声里学唱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对第二声部比较熟悉了,我弹两个声部的旋律,你能听出第二声部的旋律吗?a、 在和声里聆听第二声部的旋律b、 在和声里哼唱第二声部的旋律c、 在和声里加上歌词演唱2-3遍)4、在范唱里演唱第二声部设计意图:通过对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四)、二声部的合成师:“小花”的声部我们已经学会了,来,孩子们让我们把他装扮到小路上,好吗?1、 师生分角色合唱2、 生生分角色合唱(生生分角色合唱又可分为男女生合唱,小组与小组之间合唱,个人与个人之间合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师:在二声部的合成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a、一声部的声音过大,听不到二声部b、唱不准二声部的音c、两个声部之间的声音不和谐不统一等情况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办法:a、 先让学生唱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b、 请一声部的同学小声演唱,二声部的同学大声一点演唱c、 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倾听另一个声部的声音设计意图: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的音乐的亲身体验五)、情感升华,歌曲处理师: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好吗?首先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歌词1、合着伴奏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2、讨论歌曲的情绪,哪些地方唱的平稳,哪些地方唱的激动。
3、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自然地、自信地歌唱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六)、拓展延伸,创编歌曲师:启发学生根据歌曲节奏的特点,特别是3拍长音的地方进行创编,比如采取轮唱的形式,行成回音的效果,丰富歌曲的艺术性设计意图: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学生的音乐创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行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七)、总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我们共同热爱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用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最后在歌声里结束本课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