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doc
7页新田县职业中专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 3 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机械加工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机械加工操作人员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的能力与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从事普通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实施、加工质量检测和机械加工设备的调试、操作、保养等工作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及要求1.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2. 掌握机械加工及装配的常规工艺3. 掌握主要机械加工设备结构、调整及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4. 了解电工、电子、液压传动、数控等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应用的基本知识二) 能力结构及要求1. 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并能较熟练地操作 1~2 种机械加工设备。
2. 具有检测产品的基本技能及分析零件加工质量的初步能力3. 具有对一般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排除常见故障的初步能力三) 知识、能力分解表本专业的知识、能力分析与分解,见下表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用6 个模块表示,每一模块的知识结构及相应的能力要求对应若干门课程及技能训练,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实施,必须达到表中所列的能力要求知识、能力分析及分解表知识结构及相应的能力要求序号模块名称模块对应的课程 A B C D E F1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物理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了解经济与政治的基础知识和法律基本常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爱祖国、爱人民,文明礼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多项运动技能,体能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具有应用数学及物理知识解决机械制造中的数学计算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具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2机械制造基本能力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能阅读机械零件图和产品装 配图,能绘制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能正确识读零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掌握常用的测量方法熟悉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选用的方法具有对机械零件有关的 运算 、 绘图 、 执行 图 标 、使用技术资料的技能能根据使用要求,初步具有选用零件材料的能力,了解常用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了解金属加工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金属毛坯和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3设备控制基本能力电工与电子技术设备控制技术了解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了解机床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能阅读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电路方框图了解各种泵、阀的结构及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续表知识结构及相应的能力要求序号模块名称模块对应的课程 A B C D E F4工艺工装实施与选用的基本能力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加工技术掌握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常规装配工艺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择通用刀、夹、量具的能力了解工艺、质量、生产效率的分析方法5设备操作及调试、维护能力金属工艺学数 控 机 床 加工 技 术机械加工技术掌握主要机械加工设备调整及选用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具有对一般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具 有机 械 加工 的 基本 技 能并 能 熟练 的 操 作1~ 2种机床6其他相关能力美学与艺术欣赏工业企业管理了解现代企业(车间) 的运作与管理方法懂得如何欣赏音乐、美术及其他艺术作品(四) 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设置根据能力分解表的各项要求,本专业毕业生的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设置如图 1 所示。
文化基础课德育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机械制图钳工工艺毕业综合实践考工实训课程综合实践数控机床加工实习(数车,数铣)机加工实习(车,铣,)热加工实习(在车工实习上)电工与电子技术(焊工)机械加工技术(车工,铣工)CAD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数车,数铣)图 1 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教学设置四、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其他(周) 理论教学(周)实践教学(周)总周数假期入学及毕业教育军训考试小计统一要求小计课程综合实践制图测绘机加工实习热加工实习数控机床加工实习考工实训毕业综合实践学校自主安排小计160242 1 10 37 85 85 4 2 8 2 8 4 7 3 38五、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各学期理论教学周数及周学时分配Ⅰ Ⅱ Ⅲ Ⅳ Ⅴ Ⅵ类别序号 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 17周16周16周 16周 16周41 德育 4 128 2 1 1 2 22 语文 6 144 3 2 2 23 数学 6 144 3 2 2 24 英语 3 48 2 15 计算机应用基础3 96 4 26 体育与健康 3 80 1 1 1 27 物理 3 48 2 1文化基础课程小 计 28 6888 钳工工艺 6 192 6 69 车工加工技术 6 352 8 8 610 数控机床加工技术6 192 6 611 CAD 6 192 6 6专业课程12 机械制图 6 192 6 613 金属工艺学 1 (在热加工、机加工实习时上课)14 电工与电子技术(焊工)4 128 4 4续表注:表中 C—测绘周,Z—综合实践周,X—实习、实训周,教学合计 90 个学分,其余 10 个学分学校确定。
15 小计 35 124816 钳工工艺 6 180 X2 Z417 热加工实习 1 60 X218 机加工实习 8 240 X2 Z619 数控机床加工实习8 240 X2 Z620 毕业综合实践 4 120 Z420 小计 27 840专业实践合计 90 2776学 年 一 二 三 合 计学 期 Ⅰ Ⅱ Ⅲ Ⅳ Ⅴ Ⅵ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实践1 1制图测绘 2 2机械加工技术综合实践 4 4 8热加工实习 2 2机加工实习 4 4 8数控机床加工实习 4 4 8考工实训 4 4毕业综合实践 7 7专业实践自主安排 3 3六、教 学 进 程(按周分配)学 年 一 二 三 合 计学 期 Ⅰ Ⅱ Ⅲ Ⅳ Ⅴ Ⅵ总周数 25 24 22 24 22 117假 期 4 6 4 6 4 24理论教学 17 16 16 16 16 81考 试 2 2 2 2 2 10入学教育 1 1军 训 1 1毕业教育 2 2续表七、课程分配比例类别 学时数 合计 比例%文化基础课 688 24.8理论教学 专业课 1248 44.9统一要求部分学时实践教学 8402776 (90%)30.3理论教学 234 72.2自主安排部分学时 实践教学 90324 (10%)27.8教学总周数:104周 教学总学时:3100 (100%)注: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均按每周 30 学时计算。
2. 自主安排部分的学时可安排选修课或认为需要加强的某些课程,也可以作为机动学时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