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中考语文阅读必考习题型答题技巧+知识点.doc
4页河北省 中考语文阅读必考题型答题技巧记叙文题目好处、标题的作用、本文标题的妙处、把题目换成···吗(需要表态)1. 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童年趣事 评语2. 标题新颖温馨,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3. 设置了悬念4. 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含蓄地表达了感情例如,荷包蛋里的爱5. 成为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例如,信鸽 母亲的戒指 评语6. 寓示了主题,突出了文章主旨7. 运用了一语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 你是一盏灯8. 交代了写作对象例如,像丁香一样的姑娘9. 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交代了人物的身份例如,快手刘10. 作者情感的接触点,例如,朱自清---背影 标题含义是表层和深层含义,要从文中体会环境、景物描写的好处(本题是自然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点明了季节时令,暗示时间的推移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间接突出人物性格、形象4.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场所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借景抒情,情景交融7.为后文做铺垫社会环境描写的好处1、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句子作用---例如,不仅···而且···----承上启下(通常) 内容:承接上文···的内容,引出下文···的内容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非常细致,也可以叫做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达了···的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等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其作用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清楚的表示出来。
倒叙,先写结果或把后来发生的过程放在前面来写,然后交代前面发生的事,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在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其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充分,文章内容更充实,结构更紧凑,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主题答此类题:先概括内容,后写作用)人称:第一人称:真实,亲切,自然,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增强文章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客观,不受时空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第一段首段作用:结构上1.开篇点题 2.引出下文3.奠定全文感情基调4.首尾呼应,使文章内容紧凑5.为下文做铺垫6.交代写作对象,解释文章的叙事线索,统领全文7.倒叙等(吸引读者···)内容上 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内容,有时要看是否有修辞与描写(有的话,加上其作用)加点词语:1原意2文中意思3准确、传神、形象等词语4写出了···5表现,表达了···最后一段作用: 结构上 首尾呼应,使文章内容紧凑 内容上 含蓄地表达了感情,突出了主旨/升华主旨赏析句子:1修辞手法2把···比作···,将···人格化等3通用作用4写出了···5表达了···的情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等修辞手法通用作用常见修辞手法及答题格式 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拟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或动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排比: 参考格式:兼顾描写对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突出强调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设问(目前多见于说明文): 参考格式: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引起思考和意、兴趣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反问: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语气更强烈,令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夸张: 强调/突出_______,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反复:参考格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写了 ,突出强调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 对偶: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概括人物形象方法:1从描写中分析2从词语中挑取3从事件上分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1概括段意2结构上的作用:相照应,总结全文3说明此段中心,表明此段重要性议论文:论题:需要论证的话题 论点:作者阐述的观点第一段作用: 用···引出论题/论点,吸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说明文:首段作用:1引出说明对象/内容2吸引读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用···句式+作用,例如:用疑问句式,引起了读者的思考)3点非重点可不可删去:1表态2解释3定性(表···,例如:通常,表限制、限定)4代入5比较(原句和删后句)6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
两段是否可以交换位置?1表态2概括各段内容3是什么顺序,不能改变 例如,此段与上段的内容或某一句子相照应科学家说的:使文章具有一句,增强说服力,令人信服说明方法及作用(赏析说明文句子)1.说明方法,有时不止一种2说明方法的通用作用3说明了···的内容说明方法的通用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具体形象) 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分类别—条理清晰打比方—形象生动(通俗形象) 作比较—突出强调 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作诠释—通俗易懂 摹状貌—具体生动(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注:学校大多不提倡这个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这种说明方法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不同的文体中的对物体进行描写,语言较生动 引资料—增强说服力 列图表—直观形象 说明文----凭实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由浅到深,由概括到具体,由表面到深层知识积累类 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其中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演讲稿···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表现手法:欲扬先抑、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以及以动衬静、虚实结合··· 例如:朱自清《春》(实: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虚: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虚实结合现代诗讲解流程---背景,内容,结构布局,主题隶书—古朴典雅 楷书—规矩整齐(代表人:颜真卿) 草书--飘逸洒脱 行书--自然流畅笔画:与: 出:炽热[chì rè][解释]1.温度极高,极热 2.感情和情绪热烈[bǔ yù]哺育[解释]1.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 2.通过教育培养炙热[zhì rè][解释]炽热摹状貌例句:1、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茅以升《中国石拱桥》2、“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朱泳燚《看云识天气》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拱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吴冠中《桥之美》 仿效,照着样子做:~仿(亦作“模仿”)~拟(亦作“模拟”)~写(亦作“模写”) [mó][yì] 部首:火 释义:火貌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