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院前急救救护.ppt
94页创伤救护,贺兰,突发事件 ★ 自然灾害 ★ 事故灾难 ★ 公共卫生事件 ★ 社会安全事件,塌方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在宜万铁路巴东段高阳寨隧道口发生岩崩处展开搜救,2008年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5万多起交通事故 死亡73484人 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火灾,2003年衡阳特大火灾,山体滑坡,水灾,突发事件救援时主要参与机构 现场指挥系统 市政府应急办(市) 市卫生局应急办 协同其他 120现场救援 协调医疗机构救援 救援部门,,,,,,,,突发事件救援时主要参与机构,现场救援机构主要由三方组成 1. 消防机构 2. 公安机构 3. 急救机构,现场指挥官员组成,灾难处置,离不开紧急医疗救援,而紧急医疗救援是急诊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急医疗救援模式,,,,,,,,,,,,,,,,,,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ICU三环相扣,更好的利 用医疗资源,更加便捷、高效、快速救治急危重症,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ICU,,急救机构,(1)医疗急救人员负责初步的检伤分类与简单救治 (2)将伤者有计划、就急、就近、就能力的原则分流伤员灾害现场特点,⑴灾害现场混乱 ⑵救援条件艰苦 ⑶伤员众多 ⑷伤情复杂 ⑸交通通信不便,现场分区,红区:紧邻事件现场危害源的区域﹐入该区的人员必须配备防护设施。
黄区:紧邻红区的区域﹐入该区的人员也应配备防护设施 绿区:患者的救治,应急支持、指挥机构设在该区医疗救援机构设立的临时区域,(1) 检伤分类区 (2) 伤者处置区 (3) 红色、黄色伤者接收区 (4) 绿色伤者接收区 (5) 伤者运送区 (6) 救护车停泊区 (7 )临时停尸区,第一优先 TOP PRIORITY,灾场,检伤分类区,伤者处置区,救护车停泊区,第一优先(红),第二优先(黄),第三优先(绿),死亡(黑),临时停尸间,伤者运送站,医 院,,,,,,,,,,,,,,,,,分检卡,现场急救人员职责,1. 报告事件原因、伤情、伤者人数及现场安全情况 2. 在指定区域内承担检伤分类及负责监护转运伤员工作 3. 及时对伤者做基本的救治处置 , 稳定伤情 4. 记录伤者伤情变化及伤者数目紧急医疗救援步骤,,,,,1,评估现场的安全性,,,,,3,检伤分类,,,,,,,,,,2,启动EMS,现场相关情况及时汇报,紧急医疗救援步骤,,现场急救,,,4,,院内救治,,,6,,后送伤员,,,,,,,,5,现场救治原则,1.观察环境,注意保护自身和伤员的安全 2.注意个人防护 3.负责救护的急救人员按照检伤人员的分类,开始救治优先的病人,依次为红色、黄色和绿色。
黑色牌为死亡最不优先 4.先救命,后治伤现场检伤分类技术,⑴五步检伤法 ⑵简明检伤分类法,,,现场检伤分类注意事项,(1)由有丰富急诊急救临床经验的医生担任(最先到达现场的担任) (2)检伤人员须时刻关注全体伤病员,处理好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3)伤情检查应认真、迅速,方法应简单 (4)检伤分类主要目的是救命,重点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程度和致命性合并症5)对危重伤病患者应反复检查、记录并对比前后检查结果,特别是昏迷、聋哑和小儿 (6)检伤时应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尽量减少翻动伤病者的次数,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在检伤与抢救发生冲突时,应以抢救为先 ,现场检伤的方法,目前灾害现场及战场对群体伤的检伤通常采用“五步检伤法”及“简明检伤分类法(START),前者主要强调检查内容,后者则将检伤与分类一步完成五步检伤法,A. 气道检查( Airway ) B. 呼吸情况( Breathing ) C.循环情况( Circulation ) D. 神经系统功能( Disability ) E.充分暴露检查( Exposure ),简明检伤分类法(START),START即简单(Simple)的分类(Triage)和(And)快速(Rapid)的治疗(Treatment),用此方法评估患者不到一分钟。
A 行动能力检查,B 呼吸检查,,C 循环检查,D 意识状态检查,检伤分类后常见病症分布情况,现场转送伤者原则,(1) 就急、就近、就能力将所有伤者尽快送往医院 (2)应有计划根据医院的救治能力进行分流不可同一时间将大量伤者送到同一医院 (3) 更不可把大量 “ 绿 ” 伤者先送院而延迟 “ 红 ” 或 “ 黄 ” 伤者的救治途中救护的任务,启运前做好清点伤病员数及伤情登记工作 途中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时有效救治并做好记录 及时与有关医院联系,报告伤员人数,伤情、现场处理情况等,尤其是紧急伤员的情况,以便做好充分抢救的准备 与接收医院认真交接,并做好记录创伤四大技术,检伤,现场检查顺序(快速简洁),1 检查伤病员意识 2 检查呼吸、循环体征 3 检查伤口 4 检查头部 5 检查脊柱及脊髓功能6 检查胸部 7 检查腹部 8 检查骨盆 9 检查四肢 10 检查体位:伤病员平卧位,救护者双腿跪于伤病员一侧,一般为右侧,检查头部,检查胸部,现场检查,,检查骨盆,检查腹部,现场检查,,检查四肢,检查脊椎,现场检查,,四大技术的操作程序,止血,,,,搬运,包扎,固定,止 血,,全 身 血 量 占体重的 8% (血细胞占 45%;血浆占55%) 即:4800ml/60kg,出血量判断及危险性,出血量 20%(800-1000ml)面色苍白 肢凉 出血量 40%(2000ml以上)心慌 呼吸快 脉搏血压 测不到可导致死亡,,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 2、包扎止血 3、加压包扎止血 4、加垫屈肢止血 5、填塞止血 6、止血带止血,颞部出血 耳前下颌关节处压迫颞浅动脉,面部出血 下颌骨角处压迫面动脉,有时需两侧都压迫,颈部出血 在颈根部、气管外侧,摸到跳动的颈动脉,向后,向内压下,,,,头前部止血,止血动脉:颞浅动脉 止血点:耳前方颧弓根部 止血方法:大拇指 出血一侧 颞浅动脉 压向骨面,前臂出血肘窝处压迫肘动脉,或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压迫肱动脉,手掌、手背出血 压迫桡、尺动脉,,,,大腿出血压迫股动脉,小腿出血压迫蝈动脉,脚部出血 压迫足背动脉,,,,,止血方法,下肢出血,止血动脉:股动脉 止血点:出血一侧大腿上三分之一内侧 止血方法: 1.手掌根部或双手大拇指 2.下肢抬高,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动脉: 上肢肱动脉--上臂上1/3处;下肢股动脉--大腿上1/3处,,,布料绞紧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1.止血带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加衬垫。
2.上肢出血扎在上臂上1/3处、下肢出血扎在大腿上1/3处—部位要准确 3. 松紧适度 4. 做好明显标记—标记时间 5. 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分钟放松时,应采取指压止血定时放松 6.禁用铁丝、电线、绳索等代替止血带,包扎,绷带包扎方法,1)环形包扎 2)螺旋包扎 3)螺旋反折包扎 4)“8”字包扎 5)回返包扎,螺旋包扎法,环行包扎法,绷带包扎法,螺旋包扎法,环行包扎法,绷带包扎法,“8”字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绷带包扎法,回返包扎法,三角巾包扎 顶角 底角 底边 底角,,头顶帽式包扎 眼部包扎 上肢包扎 肩部包扎,三角巾包扎法,膝肘部包扎 胸部包扎 腹部包扎 手足包扎,三角巾包扎,三角巾包扎,尼龙网套包扎法,,特 殊 伤,敷料,纱布,脑组织膨出现场包扎,再用纱布或三角巾包扎,注意 不要使脑组织还纳或受压迫,用无菌纱布盖在伤口,可用碗扣住 膨出的脑组织,也可用皮带围成一 个圈放在脑组织周围,,,,,颅骨,,脑组织,碗,高空坠落易引起颅底骨折,造成脑脊液外漏(耳鼻漏)现场不堵塞,高空坠落伤,不要盲目移动伤员,搬动伤员时尤其应高度警惕脊柱的损伤,开放性气胸的急救,,病人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病情凶险,须尽快送医院手术治疗,,,,,,⑴可使用不透气的物料(例如保鲜膜)遮盖伤口,并用胶布封住三边,留出一边,以免空气进入胸腔。
当伤病人呼气时,空气又可排出体外 ⑵使伤病人处于半卧位特殊创伤处理,敷料覆盖伤口,用敷料环行圈住脱出物,然后用饭碗或盆扣住,腹部包扎,,肠 外 溢,,,伤口异物处理,,肢体离断伤,固定,骨折的分类,闭合性骨折:指骨折处皮肤完整,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 开放性骨折:指骨折的断端刺破皮肤,与外界相通,,骨折的症状,先救命后治伤 现场不复位、不冲洗、不乱涂药 超关节(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一个关节)固定并加衬垫 上肢屈、下肢伸先固定骨折 近心端(骨折上端),再固定骨折远心端(骨折下端) 5.暴露肢体末端,松紧要适度注 意 事 项,,1,2,3,1固定骨折上端,2固定骨折下端,3三角巾悬吊,前臂骨折固定,使用夹板或用三角巾固定后用小悬臂带固定,上臂骨折固定,肋骨骨折固定,肋骨骨折固定时衬垫要超过身体前后正中线 三角巾叠成宽带,呼气末叠瓦式由下而上依次固定骨盆骨折固定,仰卧位,膝部屈曲,膝下放软枕 宽布带从臀后向前绕骨盆捆扎紧,在下腹部打结固定 膝间放垫宽带捆扎固定,下肢骨折固定—健肢固定,下肢骨折固定—木板固定,,颈椎骨折固定,颈托,,用衣物毛巾、皮带做成 临时固定的颈托将病人固定在脊柱板上,搬运,拖行法搬运,手抱法搬运,爬行法搬运,适用于在狭小的空间及火灾烟雾现场的伤病人的搬运.,杠轿式,前后扶持式,颈椎骨折搬运法,颈、胸、腰椎骨折 的伤病人要使脊柱 保持中立位,①错误,②正确,脊柱骨折的搬运,,,三人搬运法,四人搬运法,担架搬运法,,谢谢,。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