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姬菇栽培..ppt
27页第六节 真姬菇栽培 主讲 段鸿斌一、 概述v 真姬菇又名玉蕈、蟹味菇,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食用菌珍品真姬菇形态美观,质地特别脆嫩,味道鲜美独特享有“闻则松茸,食之玉蕈”之美誉; v 真姬菇的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据分析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1g,脂质0.3 g,糖类4.4g同时,真姬菇富含钾、钙、磷、铁等多种无机盐及维生素B1、B2和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真姬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 真姬菇的形态二、生物学特性v1. 真姬菇的生活条件 v (1) 温度:姬菇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不一样,菌丝的生长温度为535,以2526生长最快、最适宜,35以上即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出菇温度为520,最适温度为818v v(2) 湿度:v 姬菇菌丝生长期要求培养基含水率在65%左右,水份低,菌丝体生长会受到抑制;含水量过高,则料的密度增大,透气性差,使菌丝体生长衰弱、无力,含水率以手紧握料、水珠从手指缝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v 子实体发育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湿度低于80%,子实体生长缓慢,瘦小易干枯;湿度大于95%时菌盖易变色、腐烂。
v (3) 光线:强光抑制菌丝生长在发菌时,一定要避光,但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诱导出菇和使菇体发育,但不能有直射光照射v (4) 空气:姬菇是好气性真菌,它要不断地吸入O2,呼出CO2,所以在姬菇生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料的松紧度和含水率,保持足够的O2供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v (5) 酸碱度(pH值):姬菇菌丝体在pH 5.57范围内都能生长,以pH 5.56最好但配料时为防杂菌侵染,一般配成pH值为77.5 v(6) 营养:v 姬菇是一种草腐菌,它需要的主要营养是碳源(糖、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氮源(尿素、蛋白质和硫酸铵等)v 玉米芯、豆秸、花生壳、棉籽皮等都是丰富的碳源,拌料时只需补充一些麸皮和玉米面,增加培养基的氮、碳和过磷酸钙等就可以栽培三、栽培技术v1.培养料的配制v 生料栽培时,应选用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和其它化学药品的原料栽培前最好把原料放在太阳下曝晒2d3d,杀死料中的杂菌和害虫v (1)棉籽壳50kg,多菌灵1g,三十烷醇1g,生石灰1kg,石膏0.5kg,磷肥0.5 kg,硫酸镁50g,麸皮或米糠2.5kg,水60kg70kg v (2)玉米芯50kg或豆秸50kg,多菌灵1g,三十烷醇1g(增菇素1g),磷酸二氢钾200g,硫酸镁50g,生石灰1.0kg1.5kg,石膏1kg,磷肥1kg,麦麸7.5kg,玉米面2.5kg,水65kg70kg,水60kg70kg。
v (3)棉壳25kg,玉米芯25kg或豆秸25kg,多菌灵1g,三十烷醇1g,生石灰1.5kg,石膏750g,磷肥1kg,磷酸二氢钾50g,硫酸镁50g,麸皮5kg,玉米面1.5kg,棉籽饼1kg,水62.5kg67.5kg2.发酵料的堆制方法v (1) 堆制:把配好的培养料充分拌匀后,堆制成高1m,宽1.5m的梯形长堆,中心与斜面用木棒每隔30cm打孔至料底,以利通气v (2) 方法:一般分三个过程发酵v 诱发杂菌孢子萌发v 当堆制好的培养料温度升到3545时,应控制温度继续上升,维持12h以上,即可达到诱发杂菌孢子萌发的作用,以便高温灭菌v 高温灭菌v第一阶段过后,要把料温迅速升到6070,维持12h24h,再进行翻堆,如此24次翻堆,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v 培养菌管理v第二阶段过后,要把料温缓降至3545(加强通风),维持24h,中间翻堆一次,即可出现大量白色菌丝,且有发酵香味,便告发酵成功3.菌种的选择v 菌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接种时必须选用优质菌种,菌丝洁白、粗壮浓密,菌丝体分布均匀,交织成块,菌龄30d左右的较好老化或弱质菌种萌发慢,定植能力差,抗杂菌能力差,故产量低,不宜使用。
4.装袋v (1)姬菇一般选用宽22cm24cm,长40cm45cm,长短大小要一致,便于堆垛和整齐出菇装料时要注意松紧适宜,装料太紧,透气不好,影响菌丝生长;太松则菌丝生长松散无力,翻垛时容易断裂损伤,影响出菇,一般以手按有弹性,平压有轻度凹陷,平托挺直为度v v(2)接种v 要边装袋边接种,菌种实行层播,两头各播一层,中间二层,接种量15%18%为好,播种时要把菌种掰成若干块,以玉米粒蒜瓣大小为宜,四层菌种每层播40g50g,装袋接种后要及时用棒针或缝衣针在装好的菌块上打57个小孔以防缺氧(如环境恶劣则不能打孔)5.进棚管理v 菇棚要建在地势高、有水源、通风良好的地段,要远离污染源,一般棚为东西走向,宽5m,长度不限,可挖0.8m1m,南北墙高0.4m,中间不少于2.4m高棚顶要加厚,可用草苫加杂草、麦秸或其它覆盖,以起到保温、保湿作用旧棚须削去陈皮见新土,然后用5%生石灰水喷墙及地面,也可用硫磺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v v 菇袋进棚后,堆垛发菌发菌,要时常观察“袋内料的温度”,料的温度必须控制在2426之间(超过35菌丝在几个小时之内即会死亡),同时配合通风,气温高时单行少垛几层,气温低时可23行多垛几层,并注意每隔2d3d翻一次垛,上倒到下,里倒到外,促使温度一致,发菌整齐。
v 接种后,一般25d后菌丝即长满全袋,菇袋入棚后最好以井字形码垛45层,便于散温, 倒垛促使菌丝良好生长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二区制,即发菌在室外,出菇在棚内,这样可大大减少杂菌侵染6.出菇管理v 当菌丝长满全袋后,即可上垛几天后,当料面吐黄水,出现多数菇蕾时,方可解口这时,棚内要放水调整温度,光线一定要控制下来,同时注意通风、降温,通风量的大小制约着湿度的高低,跟温度也有相应的关系,这时候棚内温度要控制在1518,湿度在85%90%之间姬菇从发育到采菇有四个时期,分别为桑椹期、珊瑚期、成形期和成熟期 v (2) 珊瑚期:v 几天后,桑椹期菇脚伸长,形成菌柄,向四处放射排开,上细下粗,形如珊瑚,称为珊瑚期这时,要将通风时间延长,每天通风时间达到5h6h,支高棚边沿40cm50cm,通风前可适量喷水,呈细雾状,落下的雾珠以能挂在菌蕾上而不落下为宜 v(3)菇蕾期:v 当珊瑚期菌柄不断伸长变粗,顶端形成青灰色圆顶,即为菇蕾期这时通风不变,喷水以帽上有细水珠,而柄上无水时为宜这时,可从小形菇上观察管理情况在小姬菇菌帽的下端有变脖现象,证明湿度达不到,需适当多喷水;若帽的顶部出现凹陷,证明换气、通风不足,需延长通风时间。
v (4) 成熟期:v 当盖与柄相互变粗、变长、变大时为成熟期可视菇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适当延长通风,加大喷水,随时观察料袋的体温,及时采取措施,控温在1518范围内头茬菇的高峰期,极易赶在高温季节,可在解口4d5d后,间隔性的留小风口,不要将棚封死,以防高温烧坏菌袋及原基采菇时,先采菇,后喷水,再通风,这样有利于料面的菌丝恢复,避免采大菇、小菇死v v 通风换气时,可视风向、风力采取背风换气,无风南北两面同时放风,喷水的大小要跟上风的大小,通风换气与喷水与否要视天气而定阴雨天及雾天,空气中所含水份多,空气流动慢,这样就必须少喷水或不喷水,通风时间延长或夜间长时间的通风v 通风过少,菇体发育不良,出现畸形,长柄小盖,菇体不能发育,菌丝早衰、萎缩,引起各种病害的发生;通风过多,菇盖发黄,飞边,大薄片,导致菇蕾、幼菇的干燥死亡v v产菇期,如头茬在高温期,菇体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棚内生成的CO2多,通风管理上应注重,尽量维持棚内的温度稳定为原则;后期产菇,比如二、三茬气温低,出菇少,棚内的CO2和呼吸热减少,这时通风管理上应注意,既通风,又要提高棚内温度,也就是棚外温度高的时候通风,引进棚外热空气,提高棚内温度,也可用负离子发生器解决缺O2问题。
v 喷水时,要注意观察棚内的大小环境,定出一套方案喷水要雾点小、均匀,喷水孔大小控制要得当,喷水头移动速度平稳、有规律,不能乱打乱喷,忽高忽低,出现死角现象v 姬菇多且大,喷水适当大一点,菇棚外有风,天气干燥,喷水要大反之,寒冷的时候要少喷水棚内温度适宜时多喷水(1218),高温和低温时要少喷水,棚内保湿性差的要多喷水,或棚内多放水v 姬菇的适应性为中温型,但生长方式为变温结实类型,也就是通过高低温差刺激,促使菇的快速形成、快速生长采菇时,用手指尽可能捏住菇的柄部,以旋拧的形式将菇采下,保护料面,缩短出菇周期v 采菇当中,随时清除料面,避免杂菌对料面的侵染不管出菇期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也要以缩短出菇周期为前提,来提高菇的质量7.补充营养液v 头茬菇采摘后,营养消耗,pH值下降,菌丝发黄、萎缩,料袋重量明显变化此时,必须改善菌丝的生长条件,使其养息、复壮,不可强制性的让料袋出菇,否则会毁坏菌丝生命力而得不偿失,故需向料袋中补充营养液,改善出菇条件v v 头茬菇采完后,彻底清理料面,技术上要求用自制小刀刮除料面上杂物,而不伤及料底v 补水时间掌握在从头潮采菇算起,由38d45d之间,补充营养液,要视料面上幼菇大小而定,当幼菇长出豆粒大小的灰色菌盖时补水,绝不允许摘完菇后立即补水,这时菌丝细小、黄萎,料袋内pH值降低,菌丝生命力低,若此时补水,会使菌丝生存条件急剧改变,尤其是pH值的急剧变化,会伤及菌丝体,起到反作用。
等料袋菌丝体恢复后,菌丝粗壮了,并长出小菇蕾,这时再补充营养有益而无害v v营养液配方如下:v (每50kg水)三烷醇30g,壮菇素(增菇灵)30g,糖100g,尿素250g,二氨150g,二氢钾200g,维生素B12片v 在养菌期,通风相应要少点,以4h5h/d即可,喷水尽量少喷勤喷,以能够软化料面,使菌丝形成菇蕾为宜,不可使料面干皮,按此方法二、三茬补水时同样适宜参考。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