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传动 平带和带轮 尺寸和公差.pdf
8页I CS 2 1 . 2 2 0 . 1 0 J 1 8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1 3 5 8 -1 9 9 9 e q v I S O 2 2 : 1 9 9 1 带传动平带和带轮尺寸和公差 B e l t d r i v e s -F l a t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b e l t s 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p u l l e y s - Di me n s i o n s a n d t o l e r a n c e s 1 9 9 9 一 0 9 一 0 3 发布2 0 0 0 一 0 3 一 0 1 实施 国 家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 GB/ T 1 1 3 5 8 -1 9 9 9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 I S O 2 2 : 1 9 9 1 带传动平带和带轮尺寸和公差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T G B / T 1 1 3 5 8 -1 9 8 9 平 带传动 带轮直径尺寸 , G B / T 1 1 3 5 9 -1 9 8 9 平带传 动 平带及带轮的宽度 及G B / T 1 1 3 6 0 -1 9 8 9 平带传动 带轮轮缘凸面 等三项标准。
与过去标准不 同的是, 本标准统一规定了平带带长、 带宽、 平带轮轮宽、 直径系列, 并在附录中对轮缘凸面尺寸进行了 规定 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 带与带轮最 大宽 度与原国家标准一致, 分别规定到5 6 0 m m和6 3 0 m m, 而 与I S O标准规定到5 0 0 m m和5 6 0 m m不同同 样带轮直径最小尺寸较I S O标准多出2 0 m m , 2 5 m m 和3 2 m m三个尺寸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 起, 同时 代替G B / T 1 1 3 5 8 1 1 3 6 0 -1 9 8 9 ,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 都是提示的附 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济南天齐特种平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秦书安、 武尚春、 吴国川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解释 c B / T 1 1 3 5 8 -1 9 9 9 I S O 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 I S O) 是各国国家标准团体(( I S O成员) 的世界性联合组织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 通常由 技术委员会进行。
每个对已成立技术委员会的某项目 有兴趣的I S O成员, 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 同I S C 有联系的国际组织、 政府和非政府团体也参与 I S O的工作 I S 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 I E C) 在电工 标准化的各方面保持紧密合作 由 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发送到各I S ( ) 成员投票草案作为国际标准公布, I S O成员 投票赞成率至少为7 5 %0 国际标准I S O 2 2 是由I S O / T C 4 1 带轮和带( 包括V带) 技术委员会中的S c 1 V带和带轮分技术 委员会起草的 标准第二版取消和代替了 第一版I S O 2 2 : 1 9 7 5 以及I S O 6 3 : 1 9 7 5 , I S O 9 9 : 1 9 7 5 和I S O 1 0 0 : 1 9 8 4 0 相对第一版进行了技术修改 本国际标准的附录 A和附录 B仅作为参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带传动平带和带轮尺寸和公差 B e l t d r i v e s -F l a t t r a n s mi s s i o n b e l t s 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p u l l e y s - Di me n s i o n s a n d t o l e r a n c e s G B / T 1 1 3 5 8 -1 9 9 9 e q v I S O 2 2 ; 1 9 9 1 代替 G B / T 1 1 3 5 8 -1 9 8 9 G B / T 1 1 3 5 9 - 1 9 8 9 G B / T 1 1 3 6 0 - 1 9 8 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带传动中带和带轮的基本尺寸。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3 2 1 -1 9 8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3 带 3 . 1 带长 平带长度系列见表1 , 本长度系列是指在规定预紧力下的长度 表 1 长度系列m m 优选系列第二系列 5 0 0 5 6 0 6 3 0 7 1 0 8 0 0 9 0 0 1 0 0 0 1 1 2 0 1 2 5 0 1 4 0 0 1 6 0 0 1 8 0 0 2 0 0 0 2 2 4 0 2 5 0 0 2 8 0 0 3 1 5 0 3 5 5 0 4 0 0 0 4 5 0 0 5 0 0 0 5 3 0 6 0 0 67 0 7 5 0 8 5 0 9 5 0 1 0 6 0 1 1 8 0 1 3 2 0 1 5 0 0 1 7 0 0 1 9 0 0 注 1 表中所列长度值如不够使用, 可在系列两端按GB / T 3 2 1 -1 9 8 0中R2 0系列扩展, 也可在系列中任意两个长 度值间按GB / T 3 2 1 -1 9 8 0中R4 0 系列增项 2 如需要, 可切去一部分带长, 并在带的断头处连接起来, 形成任意长度以适应特殊用途。
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1 9 9 9 - 0 9 一 0 3 批准 2 0 0 0 一 0 3 一 0 1 实施 1 GB / T 1 1 3 5 8 -1 9 9 9 3 . 2 带宽 带宽基本尺寸及公差见表 2 , 表 2 带宽基本尺寸及公差 基本尺寸公差 基 本 尺 寸 公差 1 6 20 2 5 3 2 4 0 5 0 6 3 士 2 一 士 4 7 1 8 0 9 0 1 0 0. 1 1 2 1 25 士 3 一 士 5 4 带轮 4 . 1 轮宽 轮宽基本尺寸 及公差见 表3 表 3 轮宽基本尺寸及公差 基本尺寸公差 一基 本 尺 寸 公差 2 0 2 5 3 2 4 0 5 0 6 3 7 1 士1 一 士 2 8 0 9 0 1 0 0 1 1 2 1 2 5 1 40 士 1 . 5 一 士 3 4 . 2 直径 平带轮的直径是指在带轮外缘对称平面处所测量的带轮直径D ( 见图A 1 ) , 带轮直径基本尺寸及公差见表 4 , G B / T 1 1 3 5 8 -1 9 9 9 表 4 带轮直径 基本尺寸 一 基本尺寸 公差 ::: 士2 . 5 : : 一 :: 一 2 8 0 3 1 5 3 5 5 士 3 . 2 :: 土 0 . 6 4 0 0 4 5 0 5 0 0 士 4 :: 士 0 . 8 5 6 0 6 3 0 7 1 0 士 5 ; ; 一一;800900000 士6 . 3 一120250400 土8 9 0 1 0 0 1 1 2 ,一 1 6 0 0 1 8 0 0 2 0 0 0 士1 0 : :: 1 6 0 1 8 0 2 0 0 士2 c s / T 1 1 3 5 8 -1 9 9 9 附录A ( 提示的附录) 轮冠 A1 轮冠的形状 带轮轮冠截面形状是规则对称曲线, 并在中部带有一段直线部分( 见图All。
并且: a )直线部分与曲线相切; b )直线部分宽度不大于轮宽的4 0 0 0 , 图 A1 平带轮轮冠 A 2 轮冠高度 轮冠高度值因 带轮直径的不同 而变化( 对于大直径带轮, 轮 冠高度还与轮宽有关) 此外轮冠高度值 也与带的结构材料有关 A 2 . 1 带轮直径 2 0 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