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培训讲学.pdf

40页
  • 卖家[上传人]:go****e
  • 文档编号:159318175
  • 上传时间:2021-01-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83.32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惠萍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1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 书 46-47 页,完成“想想做做” 1-3 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 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 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 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是比较例题里的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演示: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 中客车和轿车 三兄弟,分别向小朋友们问好并自我介绍小轿车:“我 有 3 个座位 ”中客车:“我有 30 个座位 ”大客车:“我 有 45 个座位 ” 提问:观察这副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 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5+30、 45+3、30+3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问: 这三个算式中,哪道算式你已经能算出得数, 得多少? 学生回答: 30+3=33。

      二、思索探究 1、教学 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 (2)小组讨论 交流算法注: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 (3)整理算法 讨论:这些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30 与 40 相加) 谈话:10 个 10 个地数数,是把 30和 40相加;用小棒摆, 成捆的和成捆的相加;用计数器,把3 个十拨在十位上, 与 4 个十相加可见做 45+30都是把 40 和 30 相加 (板书: 40+30=70) ,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5,得75(板书: 70+5=75 ) 2、教学 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 45+30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 怎么算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教师肯定各种合理的算法 对于先算 5+3=8, 再算 40+8=48 这种算法,教师要重点肯定 3、比较 45+30和 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同桌交流 谈话:你们都认为45+30,要先把 40 和 30 相加,想一想 这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45+3,要先把 5 和 3 相加,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想一想, 这又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从中你领悟出了 什么道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 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交流共享 1、 “想想做做”第1 题。

      同桌一起用计数器拨一拨,写出结果 指名两位学生在全班演示,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拨 2、 “想想做做”第2 题 各自口算,后同桌检查,有错的再说一说,错在哪儿,应 该怎样算,并改正 提问: 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做题时你是怎 么想的? 3、 “想想做做”第3 题 指名说出图意 列式解答 共同交流 四、检测完善 谈话: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 通过与周围同 学的合作,以及自己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 你们感到骄傲 作业补 24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案 2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 完成“想想做做” 4-8 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 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 算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 知识的再现 1.算一算 : 25+50= 24+5= 2. 口算: 34+40= 21+6= 8+81= 75+2= 60+15= 70+23= 二. 基本练习 . 1. 完成“想想做做” 4 先计算 , 再交流结果 , 最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 你发 现什么 ? ( 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 3、 “想想做做”第5 题。

      (游戏形式:小猴跳方格)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比一比谁跳得快!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 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 . 做 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 三. 综合练习 1. 完成第六题 . (出示口算卡片) 2. “想想做做”第7 题 按要求填上符号,指名板演 3、 “想想做做”第8 题 学生完成表格 出示小黑板指名板演 说说你的收获 四、反思总结 五、作业 补 25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案 3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 书 49-50 页,完成“想想做做” 1-5 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 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 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 以便于学生利用直观 情境,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 生一般的思维不一致, 学生在解决的时候条件找不准,确 定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葡萄熟了苹果熟了小猴子 可开心啦!因为它们又可以吃到最喜欢的玉米和桃子了。

      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掰玉米,一只小猴子掰了4 个玉米, 另一只掰了 15个 请你算一算,它们一共掰了几个玉米? 你是怎样想的? 二、思索探索 1、猜一猜 谈话: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采桃子,不一会儿已经采了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23 个桃子(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书上还剩的5 个桃子不出现)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有可能有多少个 桃子?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 如果树上的桃子采完了, 那么原来是 23 个;如果树上的桃子还有剩余的, 那么原来可能是24、 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2、说一说,算一算 (1) (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 个桃子)提问:小猴子没有 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动动脑筋想 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子树是总树,分成两部 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 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 个求 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要不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 23+5=28或 5+23=28) 追问:23、5、28 分别表示什么? 23+5=28表示什么?(引 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 (4) 指导口答 三、交流共享 1、师范游戏:借给某某同学12 朵花,还剩 3 朵算一算 老师原来有几朵花?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 一说游戏过程: 借给某某同学几朵, 还剩几朵, 原来有几 朵 谈话:通过刚才的借花游戏我们已经知道原来有多少,只 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生活 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 “想想做做”第1 题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花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 提问: 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 算?为什么? 2、 “想想做做”第2 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乘车的情况,再根据问题的选择算发, 并说一说理由 3、 “想想做做”第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 对已经解答的几个问题进行反思指出:这几个问题都是 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五、检测完善 谈话: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 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作业: 补 26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案 4 练习七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 书 51 页完成“想想做做” 1-4 题 教学目标: 1、以口算为主,通过比较计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注意通过比较突出基本算法,也注意估算和口算 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水平 教学重点: 是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以口算为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再现 34+3 2+25 61+8 34+4 2+52 80+17 34+30 20+25 3+36 34+40 20+52 37+20 1、先让学生观察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4、独立完成计算 5、交流答案 二、基本练习 (一) 65+30 4+52 60+13 53+20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56+3 25+4 31+6 20+35 1、让学生交流估算的想法如:65+30得九十几 2、再让学生算一算 3、交流估算与实算的差距 (二)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 “” 、 “”或“”吗? 47+247+20 4+7575+4 50+4840+48 30+63+66 不计算,先估算一下,想想圆圈里应该填什么?再让学生 自己试一试看看应该怎么填。

      再交流反馈结果 三、综合练习 小男孩说:我要借5 本数学故事阿姨说:你借走5 本后还剩 33 本小番茄的问题是:原来有多少本数学 故事? 1、观察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分别说了什么? 2、试着解答问题,列式计算 3、交流反馈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吗? 作业补 27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案 5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主备人:陈伟审核人:袁红 教学内容: 书 52-53 页,完成“想想做做” 1-3 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 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 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 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是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 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是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 中的异同点 教具学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春天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是那么美丽,同学们,你 们想出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吗?假如你能口算对下面 的题就带你们去春游: 73+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 2、指名说硕 6+20和 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3、设疑: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 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 方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 明白了 4、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二、思索探究 1、学习例 1 (1)媒体出示例 1 情境图 师述:那好,让我们跟随一群小朋友一起上车吧! (2)提问: 车上一共有多少个作为?已经坐了多少人? 还有多少个作为空着? 用什么方法计算? 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 (3)学生探索算法 师:同学们,45-30=?请你们开动小脑筋, 如果喜欢借 助学具的话也可以,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 你们肯定会有 收获的 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在学生交流时 让他们到投影仪上来摆一摆,拨一拨着重让学生说说: 减 30“怎样减 第二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考试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南岸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