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备课精研+知识精讲】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42页
  • 卖家[上传人]:羟羟
  • 文档编号:344145666
  • 上传时间:2023-02-12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29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第三单元单元 文化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九第九课课 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第一框第一框 文化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转折点: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一个标准:判断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的标准“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世纪初,对于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反思我国传统文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主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可以归结为中华文化无论在哪些方面都不如西方文化,应该放下盲目自大的架子,死心塌地地学习西方文化;一类主张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千年道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中华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大力复兴传统文化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20世纪初,对于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其中,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自由主义胡适说:“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保守主义康有为说,“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无政府主义刘师复认为,无政府主义者“主张人民完全自由,不受一切统治,废绝首领及威权所附丽之机关学说也”课堂探究三民主义孙中山说:“三民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这三个主义和美国大总统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层意思,完全是相通的探究问题:探究问题:你认为上述主张存在哪些问题?提示:提示:自由主义者认为,中华文化无论在哪些方面都不如西方文化,主张“全盘西化”,全面学习西方自由主义者只看到西方文化的优点,而全盘否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保守主义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千年道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中华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大力复兴传统文化,即“文化复古主义”有的保守主义者主张中华文化的出路在于全面恢复孔孟之道,拒绝学习西方文化的长处。

      无政府主义者从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出发,主张人的完全自由,不受一切统治,反对任何形式的强权专制孙中山认为,需要民族主义来引领人民,万众一心、步调一致才能赶走侵略者;把政权交给人民,把治权交给政府;解决好“群众的生命”和“国民的生计”问题,人类才可以享受很大幸福历史也反复证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等都未能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问题,未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 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背景: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找救国良方,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各种主张纷纷登场亮相,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反对孔教和封建纲常,对封建文化发起猛烈的冲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探究问题:探究问题: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说一说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提提示示: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同中国工人阶级的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革命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风起云涌,中华文化也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犹如涓涓细流不断汇入中华文化之中,不仅为其增添了“新鲜血液”,更为其升华了境界课堂探究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指明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拓展拓展】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华文化发展的成立对中华文化发展的意义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建党时期的“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3.党的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4.精神标识:(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5.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方向和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特征与性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归纳归纳】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例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的光辉历程,与“红”息息相关譬如,组建的第一支军队命名为红军还有南湖的红船,井冈的红旗,长征的铁流,抗日的烽火 可见,红色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民族解放的不懈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共同特点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A.B.C.D.【解析】“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体现,“组建的第一支军队命名为红军还有南湖的红船,井冈的红旗,长征的铁流,抗日的烽火”,表明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党和人民对民族解放的不懈追求,说法正确说法错误,排除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与红色文化无关,不符合题意答案】A 议题议题2 2 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 发展发展道路的历史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必然性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的政治基础,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不能照搬西方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阅读与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探究问题探究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上述视角,进一步阐明“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道理课堂探究提示: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第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1.文化生命力的判断标准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2.决定因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二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速,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我国的文化发展不仅在国内开枝散叶,而且香飘海外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搭载文化产业发展快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实现了大幅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和乡村工程发展档案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推动农村电影放映优化升级探究问题: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文化强国之路”的理解课堂探究提示:提示: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性质宗旨和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之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这条道路又是一条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提示提示】“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是相互联系、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贾谊《过秦论》精品课件(29张PPT).ppt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2025年高一语文初升高语文衔接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踏上新程》公开课 (30张PPT)课件.pptx 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学好语文诗意人生》公开课 (52张PPT)课件.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月光下的凤尾竹》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猎人进行曲》模板.pptx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模板.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ppt.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苗岭的早晨》模板.pptx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仿写+课件.pptx 【高中语文】《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英雄赞歌》模板.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课《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精品课(24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2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优质课(3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5张PPT)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