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初一上半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docx
9页2019-2020年初一上半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专题训练1、选择题科学家发现一些事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下列事例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A.极地发现煤田 B.河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C.南沙群岛的珊瑚礁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答案】 C 【解析】 极地发现煤田说明南极大陆曾经位于温暖的气候区,有茂密的森林,随着大陆漂移才到了南极地区,证明了海陆变迁,故A不符合题意;河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说明河底曾经是陆地,证明了海陆变迁,故B不符合题意;南沙群岛的珊瑚礁涨潮淹没,退潮露出,这是潮汐现象,不属于海陆变迁,故C符合题意;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随着地壳运动,发生了海陆变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选择题我国有一支探险队,在2018年的暑假,准备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航行,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本次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船队由①→②经过了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3】BD两大洲轮廓吻合,但现在两洲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A.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 【1】D 【2】C 【3】C 【解析】 根据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进行分析解答 【1】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本次环球航行中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没有经过北冰洋故选:D 【2】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船队由①印度洋到②大西洋,经过了A亚洲和B欧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故选:C 【3】B非洲与D南美洲两大洲轮廓吻合,但现在两洲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故选:C 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3、选择题天气预报明天有5—6级东南风,明天升起的红旗将飘向( )A. 东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答案】 B 【解析】 由题目可知,若天气预报明天有5-6级东南 风,那么明天升起的红旗将会飘向与风的来源方向相反,将会飘向西北方向,故选B4、选择题继春节(2月5日)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流浪太阳”在南方多地热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于持续阴雨,江浙沪地区的网友纷纷在网上“种太阳”种太阳”是表达希望获得的天气是( ) A. B. C. D. 【2】太阳长时间“流浪”,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阴雨雾天较多,气温较低,农田积水 B.道路湿滑,交通出行不便 C.热量不足,作物生长缓慢 D.天气晴朗,紫外线弱,利于晨练 【答案】 【1】C 【2】D 【解析】 【1】由于南方持续阴雨天气,所以人们盼望晴天,“种太阳”是表达希望获得的天气是晴天。
题中天气符号A表示小雪,B表示的是雷雨,C表示晴天,D表示台风 【2】太阳长时间“流浪”说明阴雨天气多,阴雨雾天较多,会使气温较低,农田积水,道路湿滑,交通出行不便,热量不足,作物生长缓慢所以根据题意选D 该题考查天气及影响读图联系实际解答即可5、选择题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 B.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 C.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 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 【答案】 【1】C 【2】B 【解析】 【1】从图中的等温线可知,气温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③①②,故C错误,选C 【2】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该图的等温线温度向北递减,说明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①和②在同一纬度,①的气温高于②,说明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故此时为北半球夏季B符合题意6、选择题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半球相反 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地区 D.地球上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冰洋 【答案】 B 【解析】 全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A错;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B正确; 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北纬20—30附近的沙漠地区,C错; 地球上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D错; 选B.7、选择题我们在学习中国气候时经常用到下面四幅图。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四幅图中,表示降水年际变化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2】四幅图中,表示降水量季节分配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答案】 【1】A 【2】C 【解析】 【1】读图可知,①图是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图, ②图是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③图是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图, ④图是某地的气温曲线图,所以根据题意选A 【2】读图可知,③图表示的某地的各个月份的降水柱状图,可以表示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 该题考查我国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分析即可8、解答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C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经线 e_________和经线f_______(写出经度度数) (3)E与F之间的分界线a是____运河A与B之间的分界线b是___运河 (4)图中世界上两大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欧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南极洲 20W 160E 巴拿马 苏伊士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顺序可换) 【解析】 世界海陆分布共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按面积排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世界海陆分布共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F南美洲、G南极洲、C欧洲、D大洋洲 (2)穿过亚欧大陆东部与太平洋的经线f为160E,靠近欧洲西侧从大西洋穿过的经线e为20W;为避免把一些国家分到两个半球上,所以使用主要从海洋上通过的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分开东西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相对来说东半球陆地比较集中 (3)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苏伊士运河连接了C欧洲与A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从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是F南美洲和E北美洲的分界线,也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 (4)地球上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带上,环太平洋沿岸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些部分由于在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非常活跃,多地震发生9、解答题读“某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点,气温最低的点是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 (2)A点和G点的气温________,原因________。
(3)若C点附近有座高山,山顶气温为-4 ℃,则该山顶与地面C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4)若B处为海洋,D处为陆地,两地都在北半球,则所处的季节应是________ (5)若B、D两地都位于南半球,而且是在1月份,则B、D两处是海洋的是_____ 【答案】 D B 地形 相同 A点和G点在同一条等温线上 4000 夏季 B 【解析】 地球上的气温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大体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等温更平直,等温线是将相同气温的地区连接起来的连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地的气温相同 (1)由图可知,图中气温最高点是D点,是24 ℃,气温最低点是B点,气温是12 ℃;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地形因素 (2)图中A点和G点同处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同,都是14℃ (3)通常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6 ℃,图中C点的气温是20 ℃,若山顶气温是-4 ℃,则山顶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4000米 (4)若图中B处是海洋,D处是陆地,两地如果在北半球的话,则所处的季节是夏季,因为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5)如果B、D两处都位于南半球,而且是1月份,则是南半球的夏季,则B处是气温更低的海洋。
10、解答题读“世界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题1)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______毫米以上 (2)世界“雨极”是_______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_______,大陆西岸年降水量_______ (4)在温带地区,内陆地区年降水量_______,沿海地区年降水量______ (5)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__ 【答案】 2000 乞拉朋齐 多 少 少 多 多 少 【解析】 地球上各地的降水受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大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1)由图可知,赤道地区的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是多雨区 (2)世界的“雨极”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该地位于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3)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量要比西岸更多,因为东岸夏季会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夏季降水丰富;而大陆西岸多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4)在温带地区,内陆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小,降水稀少,而沿海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降水丰富 (5)山地的迎风坡盛行上升气流,多地形雨,降水丰富,背风坡则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