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9页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某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 该地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20. 该地( )A. 在北温带沿海地区B.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C. 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参考答案:19. B 20. C19.该地的气温高时降水少,气温低时降水多,存在明显的雨热不同期现象,且该地最冷月气温高于0℃,应为亚热带气候,结合气候类型可知,该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选B20.结合上题及图示可知,该地7月为最冷月,故为南半球,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该地位于南亚热带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据此分析选C2. 科学家认为,中高纬地区乔木年轮具有约11年疏密变化的周期与太阳活动有关这主要是因为太阳活动影响了()A. 气候变化 B. 太阳辐射波长C. 极光发生频率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参考答案:A太阳活动与降水具有相关性,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降水和热量是气候的重要因素,故A正确。
太阳活动对太阳辐射波长无影响;太阳活动可影响极光发生频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不是年轮的主要影响因素故B、C、D错误3.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42~43题42.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43.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参考答案:42.D 43.A4. 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农业发展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 皖南山区特色农业区盛产的农产品主要有①茶叶 ②柑橘 ③香蕉 ④甜菜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21. 与大别山特色农业区相比,沿江平原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A. 环境优美 B. 水源充足 C. 交通便捷 D. 气候适宜参考答案:20. A 21. C【20题详解】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皖南山区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适合种植亚热带水果—柑橘;南方低山丘陵,土壤呈酸性,适合茶叶生长。
选择A项21题详解】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排除A、B、D选择C项5. 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早读塔里木盆地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图示地区缺乏的水循环环节最可能是A. 降水 B. 地下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11. 塔里木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A. 海陆间循环B. 海上内循环C. 陆上内循环D. 以上都参加12. 影响塔里木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降水 B. 光照 C. 气温 D. 地形参考答案:10. D 11. C 12. C【10题详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下渗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山、高原阻隔海洋水汽,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所以最缺乏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故D项正确11题详解】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早,河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冰雪融水,河水以蒸发和下渗的方式输出,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陆上内循环故C项正确12题详解】塔里木河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冬季气温低,积雪不融,河水结冰,河流断流,所以影响塔里木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C项正确。
6. 浙江省德清县洛合镇自古为木业重镇1985年,该镇仅靠从上海招聘的4名技术人员和当地木匠,建起了全国首家乡镇钢琴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该镇现拥有钢琴制造及配件企业90多家,专业技术人3000余人,享有”中国钢琴之乡”之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与周边乡镇相比,落舍镇成立乡镇钢琴企业的基础是A. 市场需求大 B. 钢琴工艺先进C. 木匠数量多 D. 配件供应充足10. 和上海相比,洛舍镇早期发展钢琴生产的主要优势有A. 市场需求量较大 B. 产业基础较好C. 劳动力成本较低 D. 交通条件较优11. 近年来,越来越多上海的钢琴企业到洛舍镇购买核心配件这主要是因为A. 洛舍镇距离上海较近 B. 洛舍镇钢琴生产技术提高C. 上海钢琴研发水平低 D. 上海钢琴市场需求量提高参考答案:9. C 10. C 11. B9.从材料中“自古为木业重镇1985年,该镇仅靠从上海招聘的4名技术人员和当地木匠,建起了全国首家乡镇钢琴企业与周边乡镇相比,落舍镇成立乡镇钢琴企业的基础是木匠数量多,B错,选C在建企业之初,当地的钢琴主要是为了供应外地,故A错;初期配件供应不充足,D错10.结合上小题分析,建企业之初,当地洛舍镇市场需求量较小,A错;洛舍镇新建企业之初还从上海聘请技术人员,说明上海的产业基础比洛舍镇好,B错;当地的经济比上海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C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洛舍镇交通条件没有上海优越,D错。
11.从材料中“核心配件”可知该产品技术含量高,故该产品的购买与技术力量的强弱有关距离远近和市场大小不是决定“核心配件”的主要因素,AD错;洛舍镇经过多年的发展钢琴生产技术提高,B对;上海的技术力量很强,上海钢琴研发水平高,C错7.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 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 蒸发量增加 B. 地下径流量增加C. 地表径流量增加 D. 降水量增加5. 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参考答案:4. A 5. C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基础知识及灵活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中关键信息,比如绿化带和渗水道路,结合到水循环的关键缓解分析答题4题详解】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尤其是雨季地表径流大增,对蒸发量和降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市区容易出现热岛和雨岛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大,本题结合材料,最优选项应为D,其余选项错误。
5题详解】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了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同时地表径流减少,可以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城市洪灾主要考虑城市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可以缓解城市洪灾,但也不能根本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8.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具有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单一性参考答案:C9. 城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A.有城市自来水浇灌 B.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D.气候、土壤条件优越参考答案:C10.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一个地方,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 水汽输送 B. 地表径流 C. 大气降水 D. 海洋蒸发参考答案:B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详解】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故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通过影响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行为影响地表径流环境11.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通常是(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地表淡水资源的数量C、地下淡水资源的数量 D、地表水所占比重参考答案:A1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2. 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压a地低于b地 B. 气温a地低于b地C. a地空气受热下降 D. b地空气冷却下降13. 甲处有大面积绿地绿地对空气的作用是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C. 增温、增湿 D. 增温、减湿参考答案:12. B 13. B12. 据图可知,近地面a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低,形成高气压,b地盛行上升气流,气温高,形成高气压,B正确,ACD错误13. 据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a地形成高气压,b地形成低气压,风从a地吹向b地若甲处有大面积绿地,则有增湿、降温、净化作用,B正确,ACD错误。
故选B13. 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和沙漠的原因是( )A、植被稀少,无水分蒸腾 B、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 D、土壤疏松,降水渗透地下参考答案:B14. 乳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A.青藏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D.东北平原参考答案:C15. 读“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题该山地可能位于( )A.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B. 北半球温带地区C.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D. 南半球温带地区参考答案:A读图可知,图中山地的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以应位于亚热带地区,而同一山地的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高于北坡,所以南坡为阳坡,应位于北半球,故选A16. 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运动状况是A.位于赤道以北并向北运动 B.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C.位于南回归线上并向北运动 D.位于北回归线上并向南运动参考答案:B17. 下列有关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分两日,太阳直射赤道B.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纬25度C.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纬25度D. 全年太阳都直射赤道参考答案:A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排除BCD,故选A18. 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相应的成因连线正确的是A.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流水侵蚀作用B. 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华北平原——风力沉积作用C. 干旱地区的蘑菇石——褶皱隆起D. 大陆内部的沙漠、裸岩荒漠——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