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学生精神鼓励不可少.docx
2页关注学生,精神鼓励不可少关注学生,精神鼓励不可少 冯金科 摘 要:新教育理念下,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维护学生尊严,积极与学生谈 心并加以激励,随时调整学生心态,从而让学生能愉悦学习,幸福成长 关键词:教育;关注学生;精神鼓励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放下身价,走近学生,接触学生, 关注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从思想和心理方面多和学生沟通,想他们所想,忧他 们所忧,顺势而导,并加强鼓励、指导和帮助这样,才会让他们的心灵真正有 所触动和感动,才会让他们在正常的人生轨道上和谐、 幸福地成长,才会在学校 这块园地里愉快、有效地学习 多给学生一点精神鼓励,我们应从这几个方面做工作: 一、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信任自己 教师接手新班教学任务后,短期内,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学习以及各种爱 好,建起其基本档案,以便随时做好其思想工作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营造 宽松的师生交流氛围,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关心其生活、学习和身心,让他们 对老师有认同感和信赖感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并提及学生的优点, 让其看到自 己的闪光点,从而让其从内心深处积蓄力量,充满自信地奋勇前行。
二、维护学生自尊心,尊重学生人格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和人格学生也有自己的人格并且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知道如何维护学生的自尊, 而不去伤害他们,否则,如果我们触碰到了学生的底线,学生势必会对教师产生 逆反心理,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难开展和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平时教学时,一 定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内课外,集体场合,我们都要怀有公 正之心,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要当众批评或指责学生,这样是会极大地伤 害学生的自尊的尤其对后进生,我们绝不可轻视或放任不管,不说不做有伤于 他们自尊的任何事即使这些学生有错,也要适时找机会单独和他们谈话, 分析 他们的心理弱点,让他们从心里真正感觉到自己的错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而用 强制、命令或打吓、斥骂、罚等手段,学生只会反其道而行之 三、寻找机会,短期内争取与每个学生谈心并激励他们 每个人,都有盼望被别人重视的心理,就像幼苗盼望阳光和水分一样 学生也同样,时时都想得到老师的重视和 认可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班上心理波动大的、自我约束力不强的、 学习进步或退步的、同学关系处理有问题的、生活问题处理不当的等方面的学生, 分别和他们谈心,谈理想,谈学习,谈成材,谈人生,谈处世……让他们建立自 信,认清奋斗目标,寻找最佳学习方法,下定拼搏决心,来赢得最后的胜利。
每 一次谈话,要尽可能地用肯定、赞扬、鼓励的方式,明确告诉他们“你能行” “你可以” “你会” “我相信你”,尽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投 入紧张的学习中去 四、随时主动调整学生心态,缓解其心理疲惫 为了让学生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 并缓解他们的心理疲惫和茫然, 我们可从《读 者》《青年一代》《高考金刊》《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找一些能激励且让学生感 受怎样做人的内容的文章来读,以激起学生的振奋之情,燃起学生的理想之火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能力及习惯的形成,与其内因一一心灵的关注和 鼓励有直接的关系,而要让其内因起作用,我们首先要多关心学生,献出自己的 爱心与情感,让学生的心和我们的心真正地沟通起来, 那时,我们的工作就会事 半功倍,希望的硕果就会结出 作者简介:冯金科,男,生于1968年9月,甘肃宁县人,汉族,本科,现为中学一级语文教师,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主要 研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法等课题,是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教学能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