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第9单元溶液第2讲溶液的浓度及溶液配制(精讲)习题.doc
9页第2讲 溶液的浓度及溶液配制知识梳理 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注意:在一定温度的饱和溶液中,a%=(+S)100%(a与S成正比,a
5)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后,使其恰好饱和,则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增大__6)大多数固体饱和溶液升温,溶质质量__不变__,溶剂质量 __不变__ ,溶质质量分数 __不变__7)大多数不饱和溶液降温到刚好饱和,溶质质量 __不变__,溶剂质量__不变__ ,溶质质量分数 __不变__8)饱和溶液从高温降到低温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__减少__,溶剂质量__不变__,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2.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的原因:(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水量少了);②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洒在烧杯外;③砝码生锈了(溶质质量增大)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水量多了);②溶解时,用的烧杯内壁有水;③天平使用不正确,药品、砝码放反,且使用了游码;④药品中含有杂质;⑤固体未完全溶解 有关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解这类综合计算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时,往往是溶质发生反应,反应前后溶质的种类和质量,溶液质量也会随之改变,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并对溶质的种类及质量作出准确的判断。
2)化学反应前后,一般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①溶液组成法:反应后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②质量守恒法应后溶液质量=反应物总质量-沉淀(或不溶物)质量-气体质量通常用此法解题)考点讲练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例1 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水的密度为1.0 g/mL,需要量取水38 ml,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4)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⑤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解析】根据所学仪器的使用可知:(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③,天平称量物体时要左物右码;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按照取药品、称量固体、转移药品固体、量取液体、溶解等步骤,故为⑤③④②①;(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速度;(3)配制时应选择50 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因为选择量筒量液体时要选择一次量取且量程最小的量筒4)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1.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5__ g2)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玻璃棒__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D__(填字母)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砝码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D.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2.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有以下操作:(1)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__2.5__g,需要量取水__47.5__mL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C__B__D__E__A__(填字母)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①②③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有关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例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00 g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物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所取100 g混合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2)实验结束后,将过滤所得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1)由图示可知,开始滴入10 g碳酸钠溶液时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是与盐酸发生反应.故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 g21.2%=2.12 g,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混合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就可计算出混合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 (2)由题意可知,将过滤所得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即生成的NaCl的质量与未反应完的碳酸钠的质量根据图示可知,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0 g,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可计算出未反应完的碳酸钠的质量将二者相加,即可得到蒸干溶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3.某品牌碳酸钠试剂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试剂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2 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54.4 g水充分溶解,再逐滴滴入7.3%的盐酸溶液,所加盐酸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解:(1)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100 g7.3%=7.3 g,设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z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x 7.3 g y z===x=10.6 g y=11.7 g z=4.4 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8.3%(3)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答:(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 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8.3%;(3)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
单元过关 1.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D ),A.氯化钠放在右盘) ,B.氯化钠洒出) ,C.俯视读数)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2.在室温条件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甲__2)乙溶液在加50 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__②④__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3.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慌慌已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①取10 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 g溶液;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③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 g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烧杯、漏斗和玻璃棒__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列式计算)解:设样品中氯化钾质量为x,生成硝酸钾质量为y。
KCl+AgNO3===AgCl↓+KNO3 74.5 143.5 101 x 14.35 g y==解得:x=7.45 g,y=10.1 g∴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100%=74.5%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解: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为10 g-7.45 g+10.1 g=12.65 g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BC__填字母)A.晶体没有干燥B.蒸发时液体飞溅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4.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1)生成氢气__0.2__ g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35%__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解:生成ZnSO4的质量为:100 g16.1%=16.1 g设消耗锌的质量为x,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y,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Zn+H2SO4===ZnSO4+H2↑ 65 98 161 2 x y 16.1 g z===解得:x=6.5 g y=9.8 g z=0.2 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100%=35%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5%。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5%5.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 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4.4 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 g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质量即为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