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想品德》九年级培训(人教版).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6113129
  • 上传时间:2018-06-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5.50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主讲人:李 宏教材培训主要强调四个问题一、从整体上了解新教材二、从宏观上把握新教材 三、从微观上把握新教材 四、关于中考的复习从整体上了解新教材(一)了解教材的核心价值观:责任与使命(也是九年级的主题) (二)了解教材的整体内容逻辑和结构内容逻辑: 心理道德法律国情 成长中 的我认识 自我自尊 自强学法 用法 我与他人交往与 沟通交往的 品德权利与 义务 我与集体 、社会和 国家积极适 应社会 的发展 与进步承担社 会责任法律与 社会秩 序认识国 情爱我 中华内容结构:教材整体内容包括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两部分:主题探究和2-3课·主题探究:以小课题长作业的方式,凸现 新的理念·体现价值取向的观点表达的课题三)了解教材的总体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热爱和平 能力目标: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 技能,学习并运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能够做出 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知识目标: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 然的道德规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国策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 斗目标的新要求,初步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状 况。

      从宏观上把握新教材 (一) 把握教材面临的新形势形势变化:·以人为本:教学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成长 和发展的需要·科技进步:引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 要的人才 学生变化:·获得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增多·知识量扩大,获得了可能比老师更加前位 的知识·知识深度增加,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的 热情高涨·知识结构不断完善,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得 更多、更新的知识 课程变化:·新理念:以人为本、适应时代、着眼未来、 关注能力(教学的激情、教学的情境)·新结构:淡化知识体系,淡化学科界限、 倡导综合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新呈现方式:新颖、活泼、生动、非传统 (强适应能力、再创造的能力)( 一) 把握适应教材的新方法总体表述: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自主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总体要求:·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学习方式上看 ,传统的方式的方式,如先自学后听讲、先 复习后作业等方式,应当是很好的方式,目 前,在继承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 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 践性学习等方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习方式的 转变,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要善于创设丰 富的教学情境从具体方法上看,如重话题 、讲主题;重情境,讲问题§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 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 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 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 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 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 “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 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 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 受和独特见解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一是重视学生能力 的发展,一是关注学生品德的养成通过知 识学习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 能力,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教 学中应该得到充分体现教学可以是问题引 出,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 想,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 中还要注意将课堂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引 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充分理解德育 教育的后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从微观上把握新教材 (一)熟悉教材的内容要点。

      ·第一单元内容提示由于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与社会的接 触越来越多,帮助他们意识到并自觉承担自己对集 体、社会和国家所应负的责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 基础性的作用,也是做一个好公民的必然要求这 一单元主要是从责任与角色、承担关爱集体和社会 的责任等方面,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到 ,人生意味着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 的人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本单元共分两课:第一课主要讲面对责任的态度与 价值观,第二课主要讲承担责任的表现与方法 ·第二单元内容提示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肩负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地落到当代中国青年的肩上 而要承担这一责任,就要帮助他们认清基本国情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 深的文化、优良的传统美德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从而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增强对中华文 化的认同感,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以自己的实际 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单元有意识地突出中 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以 落实课程标准有关“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 养学生”等要求 本单元共分三课第三课主要讲当代中国的基 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强调我 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第四课主要讲 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第五课是以“爱我中华 ”为落脚点,突出弘扬中华文化、继承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第三单元内容提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是通过参与现实的政 治、经济、文化生活逐步形成的为此,本单元在 第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的政 治生活、关注经济发展、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在 这种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我国基本政治制 度、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 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 活的能力,增强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感情本单元共分三课第六课的主题是如何参与政治生 活;第七课的主题是如何参与经济生活;第八课的 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四单元内容提示学习是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在学习的 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 的压力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的压力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 问题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引导学 生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学会化压力为动力 责任、使命与理想、明天,是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的从整体布局来说,帮助学生树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奋斗,是 全书的一个落脚点 本单元在承接前面三个单元的基础上,一方 面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肩负起振兴中华 的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 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发 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走持续发展之路。

      本单元共分两课第九课的主题是现阶段我 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第十课的基点是正 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总之,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 生活为基点,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 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组织编 写的四个单元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 在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活的有机体 (二)掌握主题探究的方法主题探究是一种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 活动走进我们以往的课堂,不难发现,大 多数课堂教学是“灌输──接受”模式这种教 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 硬背完成学业,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 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下面对教材的四个主题探究的探究目的进行 说明 ·主题探究一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 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 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让学生在承担责 任中既感受到压力,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不是到了九年级才开始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往的 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同学已经承担了不少责任,培养了自 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 学生的这些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甚至是被动的。

      主题探 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承担责 任的实际情况,体验承担责任的感受,提升自己的责任意 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同时,有助于他们负责任地投身于 社会实践,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主题探究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材料,用生动活泼的形式, 加深对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理解学生平时的吃 、穿、住、行、用,平时的所见所闻,都反映了社 会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方面 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科技、祖国统一等方面的图片材料,收集有关我国 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材料,分门别类地进 行总结,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了解我国的国情,有 利于学生理解现阶段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 针政策,有利于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 神连下页)收集、总结材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提高 、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 感受到的东西虽然不如书本知识那么系统、全 面,但是,学生的亲身感受是极其重要的走 出校园,分组了解周围的工业、农业、人民的 生活情况,有目的地收集材料,思考问题,有 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有利于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统一起来 通过这一探究活动,特别是通过学习本单元的 内容,学生能从许多平常看似耳熟能详的事物 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主题探究三融入社会,重在参与但是,参与不应该是盲目的,而 应该是有目的、有过程、有感悟、有收获的如何引导 学生逐步做到这一点呢?一切都在于不断实践本主课 探究引导学生对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有重点地进行调查, 了解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了解学生的文化消费水平 及文化营业场所是否有违规行为等在调查的基础上, 写出一份调查报告,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倡议,行 使监督权可以看出,这一包括调查目的、调查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倡议、行使监督权等多个环节的过程, 就是一个重在参与、体验、感悟、提高的过程 ·主题探究四理想、考试、选择、终身学习都是学生必须面 对的人生课题初三学生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未 来作出较明确的设想,却不知该如何行动起来 实现自己的理想;感受到考试的严峻考验,却 不知道该如何缓解学习、考试的压力;认识到 某些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却又不知该做好 哪些准备;初步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 却不明确该怎样面对社会新的挑战 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是“放飞我们的理想”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懂得理 想的实现过程就是要不断克服困难,付出努力 的过程;学会慎重对待人生中的重要选择,经 常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反思、总结,以提高自己 的选择能力;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树立终 身学习的观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学生 理性地思考、定位自己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三)师生互动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 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 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 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 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 位于师生互教,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成为师 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有人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 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 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 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要适应这一转变,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递 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关于中考的复习 (一)珍爱生命,乐观生活二)远离低俗、健康生活三)关注民生,幸福生活四)先进文化、品质生活五)节约环保、低碳生活六)科技引领、创新生活七)民族团结、和谐生活八)合作共赢、互惠生活1、革命建设,成就卓著2、民族团结、祖国统一3、合作共赢,应对危机4、关注三农,稳定基础5、科技创新,改革发展6、文化交流,平等尊重7、减排低碳,永续发展8、民主人权,恒久追求。

      Lihongtsjys2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考试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南岸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