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31页《有趣的图形》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有趣的图形》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 在“内容要求”中提出:“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在“学业要求”中提出:“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能根据描述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分类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能在组合图形中说出各组成部分图形的名称;能说出立体图形中某一个面对应的平面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平面图形、七巧板以及图形的拼组在学习平面图形时,教材在编排上,让学生从立体图形描出平面图形,进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在学生认识了四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折、剪、拼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简单的拼图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认识平面图形时,能够联想自己周围的事物,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不难,关键在于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区分上。
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为后面学习拼图奠定了基础二、单元目标拟定1.让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2.能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折、拼、剪、比等活动进行拼图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3.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进行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2.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二)教学难点1.体会“面”在“体”上2.能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折、拼、剪、比等活动进行拼图活动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学生在第一学段,借助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比较、归纳、概括、推理等方式,认识常见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在拼图、折纸等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逐步学会用数学的光对待丰富的图形世界,体会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任务一: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问题一:认识图形活动一:从立体图形上描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活动二: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连一连活动三: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活动一: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探索折的方法活动二:将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片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有趣的图形问题二:动手做(一)活动三:模仿拼图形,用剪出的图形照样子拼组合图形活动四:与同伴合作拼图案,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活动一:认识七巧板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任务二:拼图活动二: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出不同的正方形问题三:动手做(二)活动三: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出不同的三角形 活动一:欣赏用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找出认识的图形问题三:动手做(三)活动一:和同伴合作设计一个图案,并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特点如下:1.在学习平面图形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材在编排上通过“描一描”的方式“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不仅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还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2.学习平面图形需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所以教材在编排上,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如折纸、剪一剪、比一比、拼一拼等,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R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4单元主题单元名称主要内容课时图形与几何有趣的图形认识图形1动手做(一)1动手做(二)1动手做(三)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学习目标评价形式评价标准4.1《认识图形》目标: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任务一:玩中认识图形,感知“面”在“体” →任务二:分一分,连一连 →任务三:找找生活的图形 →1.从立体图形上描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2.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连一连3.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4.2《动手做(一)》目标: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任务一:拆分正方形 → 任务二:拆分其他平面图形 →任务三:模仿拼图形 →任务四:拼图游戏 →1.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探索折的方法2.将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片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3.模仿拼图形,用剪出的图形照样子拼组合图形4.与同伴合作拼图案,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4.3《动手做(二)》目标: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任务一:认识七巧板 →任务二:用七巧板拼正方形 →任务三: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1.认识七巧板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认识平行四边形。
2.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出不同的正方形3.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出不同的三角形4.4《动手做(三)》目标: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任务一:欣赏图案 →任务二:设计图案 →1.欣赏用平面图形组成的风车、兔子、金鱼、万花筒图案,找出认识的图形2.和同伴合作设计一个图案,并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4.1认识图形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学习内容分析:认识图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重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乃至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进行思考的重要基础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它不能独立存在,考虑到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教科书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2.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 (1)你还认识下面的图形吗?请喊出它们的名字2) 学生活动:摸一摸你喜欢的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除了圆柱有个弯弯的面,其他物体的面都是“平平的”“滑滑的”2.导入新课师:这些“平平的”“滑滑的”面有个新名字叫平面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图形王国,去认识新的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通过交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探究新知任务一:玩中认识图形,感知“面”在“体”上师:你们想把立体图形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吗?学生:想师:怎样才能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请下来?学生1:把“面”描下来学生2:可以把面拓印下来……师:为了方便、快捷,我们还是用“描一描”的方法请出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合作要求:每人任意选择一个立体图形,描出立体图形的面,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描了什么立体图形的哪个面?它叫什么名字?学生:我用正方体的下面描出了一个正方形。
学生2:我用长方体的侧面描出了一个长方形 学生3:我用三棱柱的下面描出了一个三角形 学生4:我用圆柱的下面描出了一个圆师:我们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上分别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那么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特征呢?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用手摸一摸、仔细观察,并与同桌说一说学生独自摸一摸,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师巡视指导师: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特征?谁来说说?学生1:正方形方方正正的,有4条边学生2: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边学生3:三角形只有三条边,都是尖尖的学生4:圆的边是弯的,没有尖尖的角让学生将找到的平面图形“留(描、 印)”在纸上,帮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任务二:分一分,连一连师:大家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那么你能很快的辨认它们吗?打开课本36页,连一连课件出示:分一分,连一连学生独自连一连,然后集体展示反馈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辨认,帮助学生建立对四种平面图形正确的表象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三:找找生活的图形课件出示: 师:这些交通标志牌的表面是什么形状?学生独自观察,说一说师:道路交通标志是用文字和图形符号对车辆、行人传递指示、指路、警告、禁令等信号的标志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图形?找一找,说一说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说说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迁移运用任务四:课堂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