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中国地理复习总结.pdf

2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7931426
  • 上传时间:2018-04-2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61.66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第一部分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⒈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第三级阶梯向东延伸至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 和南海的一部分 春晓油气田座落在中国的大陆架上,从一般的国际惯例来说,两国的海上分界,应为双方大陆架的交汇处,即双方海洋间最深处. 从国际法来说,一国的领海为距海岸12 海里另外距海岸200 海里为经 济专属区春晓油气田也在中国的经济专属区内 ⒉ 地势影响 ( 意义 ) :――水汽输入、东西水运沟通、水能丰富 我国一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有: 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 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 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 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①有利:地形多样,利于多种经营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带来困难;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利用方式不同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发展耕作业; 山区 : 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 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发展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 主要山脉: ⑴东北 -- 西南走向大-太-巫-雪;长-武;台 ⑵东西走向,天 阴 昆 秦 南 ⑶西北-东南走向,阿,祁、巴 ⑷弧形山系,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 米,中与尼 ⑸南北走向,贺、横 ⑹山脉构成地形骨架(用简单示意图表示) 山脉是地形区的界线: 四高四盆三平的界山 山脉是行政区的界线: ⒌ 主要地形 : (1)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 4000米以上,最高,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内蒙古高原1000 米左右,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黄土高原 1000-2000米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1000-2000米 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有我最大沙漠—塔和我最大内流河准噶尔盆地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 (3000 米) 盆地,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四川盆地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 ) (3)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最大、地势最高(200 米以下)的平原,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多在50 米以下)长江中下游平原沿江分布呈狭长形我国最低平的平原著名水乡(4)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辽东半岛上山东丘陵山东半岛上泰山2 东南丘陵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冬季 :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1) 跨纬度大 (2)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白昼长短, (2) 距冬季风源地 , 山岭阴挡,(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夏季 :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1) 太阳直射点,北方白昼长2) 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2、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气候区热带琼 台南、粤南、滇南一年三熟热带作物亚热带秦淮以南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南疆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表、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中温带吉 黑、辽、内蒙古北疆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黑、内蒙古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等高原气候区青、藏和川西一年一熟青稞等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夏季风的暖湿气流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南岭;六月,长江流域(梅雨);七、八月份华北、东北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5、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和植被湿润>800mm 秦淮以南东北的东部湿润,森林半湿400-800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较湿润,草原森林半干200-400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较干燥,草原3 干旱<200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干旱,荒漠6、 气候特征及评价特征内容成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①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② 与 同 纬 度 其 他 地 区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冬 夏季风影响夏季暖热多雨有利作物生长降水集中,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且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充沛的降水夏热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气候复杂多样多种温度带和干湿区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7、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灾害灾害地区多发季节成因梅雨江淮春末夏初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伏旱长江中下7 月副热带高压控制台风东南沿夏秋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春旱华北3-5 月春季蒸发旺,夏季风未到达,农作物播种需水寒潮除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春秋危害大快行冷锋风沙三北地区冬春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夏涝华北、南方地区6-8 月夏季风强,北涝. 夏季风弱 , 南涝干旱华北、西北春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 河流的基本特点河流众多 ,流域面积广水量丰富 ,年径流量居3( 巴西俄之后 ) 4 水能丰富世界首位2、 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延伸内流湖)流域区域分界线占全国总面积主要大河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大流入太平洋:长、黄、珠、松、海、辽、澜(境外称湄) 流入印度洋: 雅(在印度境内称布) 、怒江流入北冰洋:额内流区域小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地区东北秦-淮以北秦-淮以南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水量特征丰富较小丰富成因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水位变化特征较小大小成因河流补给多样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降水的季节长汛期特征汛期较短、季变较小汛期较短、季变大汛期长、季变小成因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降水季节短降水多,且季节长含沙量特征小大小成因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河流上、 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保护较好结冰期特征长较短无成因冬季长,气温低冬季较短冬季气温在0℃以上(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5 特征成因分布在西北降水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水量较小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量较小汛期短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消失。

      塔里木河: 7―― 9 月为汛期3、 长江概况长江源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干流沿途流经11 个省 (市,区)注入东海,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源头 -- 湖北宜昌为上游,经一、二阶,支流多,落差大,水能丰富;宜昌 -- 江西湖口为中游,接纳了鄱,洞,汉江等,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支流不多,但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艰巨. 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岷、嘉、乌、湘、汉、赣等工程有葛洲坝、丹江口、二滩、龚嘴,三峡1)防洪与灌溉( 见后面的国土整治) (2)黄金水道运输价值①运量大、成本低;②流域资源丰富,有农业基地和工业城市;③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航线建设治理河道,建设港口;沿江对外开放4、黄河概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 个省级政区 ,注入渤海 ,长度与流域第二,水量小上游 ( 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 ,源于青海省, 水清;龙羊峡( 青) 、刘家峡 ( 甘) 青铜峡 ( 宁) ,水能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中游 ( 河口镇至河南孟津): 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渭,水量和含沙量大增;下游 :( 孟津以下 ) ,流经华北平原,形成“地上河”,水量渐少,支流很少,多洪涝。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延河、汾河和渭河等1)母亲河的奉献冲积平原形成华北平原的原因之一,使干旱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灌溉水丰富, 成为“塞上江南”水能资源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已陆续建成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的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河南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灿烂文化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2)我国的忧患和黄河的根治忧患的原因黄出黄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缓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6 黄河的根治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泥沙来自中游,中游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具体措施有:①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③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近年来,黄河断流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水库建设与管理,调峰济枯;另一面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增强节水,护水意识;同时要加快黄河上游“引长济黄”工程的论证。

      5、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的云南省,流经黔、桂、粤等省区,最后注入南海,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整个水系河道弯曲,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西江上游红水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且集中实行梯级水力资源开发,并积极发展航运龙滩水电站是仅次于长江三峡的工程①西电东送的龙头:促进全国电力联网,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广东和广西电力增长的需要②防洪效益:对减轻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洪水灾害具有明显的效益③航运效益:红水河自此将成为沟通黔、桂、粤三省区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为黔、桂两省区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外运开辟了便捷的新通道④促进西部大开发:将带动当地建材、冶金、机械、农牧业和第三产业的极大发展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前沿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粤港澳资本、技术、产业西进和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有利于这一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促进工业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拉动力6、京杭运河:起、终点地位长度经过省、市沟通水系航运量北京到杭州世界开凿最早, 最长的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考试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南岸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