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组长培训(运输部分)第六章.ppt
34页运 输 班 组 长,专业技术知识,第六章,,第六章 矿用车辆与矿井轨道,安全定律:墨菲定律 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 启示:对任何事故隐患都不能有丝毫大意,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对事故苗头和隐患遮遮掩掩,而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加以消除,把事故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你会怎样干?,没有接触专业技术的人,只能看着别人干;接触技术不精的人,只能跟着别人干;掌握技术的人,只能领着别人干;技术精湛的人,才能策划着别人干第一节 矿用车辆,一、矿用车辆的分类:矿用车辆是煤矿运输提升系统中用量较大的主要设备之一我国煤矿使用的矿车类型较多,一般可按下列几种方法分类:1、按用途分类(1)运送货物的矿车:用于运送煤炭、矸石、 材料、机械设备等货物的车辆,简称货车2)人车:用于平巷和斜巷接送人员人车分为平巷人车和斜巷人车;斜井人车又分为抱轨式和插爪式两种3)专用车辆:包括修理车、乳化液车、消防车、炸药车、救护车、水泥车、供水车等2、按车厢类型和卸载方式分类:固定车厢式矿车;底卸式矿车;侧卸式矿车。
二、《煤矿安全规程》对人车及人车试验的规定1、《煤矿安全规程》对人车的规定第三百五十九条 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每班发车前,应检查各车的连接装置、轮轴和车闸等二)严禁同时运送有爆炸性的、易燃性的或腐蚀性的物品,或附挂物料车三)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m/s四)人员上下车地点应有照明,架空线必须安设分段开关或自动停送电开关,人员上下车时必须切断该区段架空线电源五)双轨巷道乘车场必须设信号区间闭锁,人员上下车时,严禁其他车辆进入乘车场2、《煤矿安全规程》对人车试验的规定:第四百一十三条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防坠器,必须进行脱钩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使用中的立井罐笼防坠器,应每6个月进行1次不脱钩试验,每年进行1 次脱钩试验对使用中的斜井人车防坠器,应每班进行1次手动落闸试验、每月进行1次静止松绳落闸试验、每年进行1次重载全速脱钩试验防坠器的各个连接和传动部分,必须经常处于灵活状态三、矿用车辆的完好标准,1、矿车轮对(1)、 矿车运行平稳,在水平轨道上四个车轮有一个不与轨面接触时,其间隙不大于3 mm2)、车轮不得有裂纹,轮缘磨损余厚不小于13 mm,踏面磨损余厚不小于:1吨及以下矿车 6 mm;2吨矿车 7 mm;3吨矿车 8 mm。
3)、车轮定期注油,转动灵活车轮端面摆动量:滚动轴承不超过2 mm;圆锥滚柱轴承不超过3 mm2、车箱与底梁(1)、 车箱无破洞,各部凸凹深度不大于50 mm,裂纹长度不超过100 mm上口对角长度不大于50 mm2)、 底梁不得有开焊和裂纹,碰头铆钉不得松动,其它部位铆钉、螺栓松动数不超过总数的10%(目视有无松动痕迹或用小锤敲击检查)3、连接装置(1 )、 连接钩环和插销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0磨损量不超过原尺寸的15%链环、插销弯曲值不超过链、销直径的10%2 )、 铸钢碰头无裂纹,弹簧无断裂或永久变形,弹性碰头的伸缩长度为10-30 mm3 )、 橡胶碰头完整,固定可靠,伸出槽外长度不小于30 mm4、人车车体(1 )、 扶手、靠背板、坐板、脚踏板、保护链、了望窗等零部件完整紧固,铆钉、螺栓松动数不超过总数的10%2 )、 车棚、底架、前后挡板、骨架角铁无开焊、破洞和明显变形车棚四周及进出口无尖棱、尖角和突出物车棚凸凹深度不大于30mm,裂纹长度不大于50mm5、人车行走部的完好标准,(1 )、 人车运行平稳,同一轮对两踏轮面直径不大于2mm 2 )、车轮不得有裂纹,轮缘磨损余厚不小于13 mm,踏面余厚不小于7 mm。
车轮定期注油,车轮转动灵活 (3)、转向架可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灵活转动6、信号装置(1) 斜井人车上应装有与绞车房及各停车场相互联系的信号装置平巷人车上应装有与司机相互联系的信号装置2) 在向人车信号装置的供电线路上不应接其它负荷第二节 矿井轨道,矿井轨道是现代化煤矿轨道运输系统的主要设施,是煤矿生产过程中运输煤炭、矸石、材料、设备、人员等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其作用是把车轮的集中载荷传播、分散到地面或井下的巷道底板上,从而使列车沿轨道平稳、高速地运行1、我国矿山井下的标准轨距为600、762和900毫米2、煤矿地面窄轨铁路按运量可分为三级: ⑴一级线:762(900)毫米轨距,单经重车方向年支量一百万吨以上⑵二级线:762(900)毫米轨距,单线重车方向年运量五十至一百万吨;600毫米轨距,单线重车方向年运量三十万吨⑶三级线:762(900)毫米轨距单线重车方向年运量五十万吨以下;600毫米轨距,单线重车方面年运量三十万吨以下3、煤矿窄轨铁路根据运输情况,可分为主要线路与一般线路⑴主要线路包括:井下主要斜井绞车道、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和主要运输石门的轨道井上:运煤、运矸的干线和集中装卸,甩车场的轨道。
⑵井上和进下除上术各项轨道外皆为“一般运输线路”(不包括采煤,掘进工作面平巷轨道)轨距是直线轨道上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线路坡度是线路纵断面上两点的高差与其间距之比,通常以千分数表示井下运输线路的坡度一般为3~10‰,二、矿井轨道的完好标准,轨道的铺设和维护质量影响行车速度、运行安全和轨道寿命,应遵照相关标准铺设和维护有条件时,主要运输大巷的轨道应采用无缝线路和整体道床一)、矿井轨道铺设质量标准《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五十三条 矿井轨道必须按标准铺设主要运输巷道轨道的铺设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二)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三)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四)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五)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矿井轨道使用期间应加强维护,定期检修。
二)、牵引网路维护及运行质量标准,1、《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2、牵引网路维护及运行质量标准,第三百五十六条 自轨面算起,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在行人的巷道内、车场内以及人行道与运输巷道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m;在不行人的巷道内不小于1.9m二)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不小于2.2m三)在地面或工业场地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2m第三百五十七条 电机车架空线与巷道顶或棚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2m悬吊绝缘子距电机车架空线的距离,每侧不得超过0.25m电机车架空线悬挂点的间距,在直线段内不得超过5m,在曲线段内不得超过表4规定值架线检修及其质量标准1、轨面至接触线最低点的高度,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不行人的巷道1.8米;(2)行人的巷道内、车场内及人行道同运输巷道交叉的地方2.0米;(3)井底车场内和从井底到乘车场2.2米;(4)运输平峒在工业场地内不同其它道路交叉的地方2.2米,当与其它道路交叉时2.8米;(5)地面运输当选用井下型电机车时3.0米;当选用露天型电机车时42米(按接触线悬挂点高度计算时,不应大于±50毫米)2、接触线悬挂点间距,不应大于下列数值:(1)井下直线段5米;(2)井下曲线段3米;(3)地面铝合金及钢铝电车线弹性悬挂时20米;(4)地面铜电车线弹性悬挂时25米;(5)地面链形悬挂时50米。
3、接触线两悬挂点间的弛度,不应大于下列数值:(1)井下30毫米;(2)地面为两悬挂点间距的6/1000(铜电车线)或者说10/1000(其它电车线)且最大值不应超过200毫米4、接触线及集电弓带电部份距接地部份空气绝缘间隙,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井下距巷道顶或棚梁之间200毫米;(2)井下距金属管线之间300毫米当个别地段与金属管线交叉满足不了要求时,允许采取加强绝缘的措施;(3)地面100毫米5、接触线直线段应架成“Z”字形接触线与轨道中心的左右偏移值不应大于150±15毫米宜采用8档一个循环当采用滑轮或滑块集电弓时,接角线与轨道中心的左右偏移值不应大于100毫米6、横吊线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吊线应采用不少于两股直径不小于3.2毫米的镀锌铁线或截面不小于20平方毫米的单股镀锌铁线制作;(2)使用带绝缘的吊线器时,吊线器与接地的一侧应装一个接紧绝缘子;(3)应逐步更换不带绝缘的吊线器当使用不带绝缘的吊线器时,吊线器的每侧面应装两个绝缘子,第一个绝缘子距吊线器中心应不大于250毫米(不带绝缘子的吊线器限期在一九八五年前更换完毕);(4)为便于调节,横吊线应设调节器;(5)井下横吊线两端应使用线钩固定,吊线钩直径不小于12毫米。
7、电机车受电器上的电压应在下列数值之间:(1)牵引变流所额定电压为275伏时,电机车受电器上的电压为225伏至300伏,短时最大负荷情况175伏;(2)牵引变流所额定电压为600伏时,为495伏至660伏,短时最大负荷情况385伏8、接触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在分段的情况下应不小于下列数值:(1)额定电压为250伏时,用500伏摇表为0.20兆欧姆;(2)额定电压为550伏时,用1000伏摇表为055兆欧姆9、接触线出现下列情况,应进行更换:(1)铜及铜合金电车线小于总截面的50%时;(2)钢铝电车线钢皮磨损出现掉皮;(3)井下钢铝电车线应逐步淘汰10、下列地点的接触线应设分区开关:(1)有人员上下车的地点;(2)区间与主要站场之间;(3)干线与主要支线分岔处;(4)干线长度大于500米时,应设锚段或分区开关;(5)车库和检修峒室11、接触线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绝缘子和绝缘吊线器清扫间隔每年应不少于两次12、馈电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馈电电缆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1兆欧姆;(2)馈电点用馈电线夹连接,连接应紧密铜电车线和铝馈电线的连接应采用铜铝过渡馈电线夹;(3)严禁使用铁馈电线夹;(4)馈电线夹运行最高温度:铝及铜铝过渡线夹运行最高温度不超过80℃,铜线夹运行最高温度应不超过90℃;(5)两平行接触线用一回馈电线供应时,接触线与馈电线之间的连接线应不大于150米。
13、轨道回流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轨接缝处、各平行轨之间、道岔各部分与岔心之间都必须用导线连接,连接电阻不得超过同类钢轨4米长度的电阻值;(2)两平行轨道每隔50米连接一根导线,导线电阻相当于长度相同、断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铜导线的电阻,宜采用360平方毫米扁钢连接;(3)不回电的轨道和架线电机车轨道连接处,必须在不回电的轨道上加以绝缘第一绝缘点设在两种轨道的连接处,第二绝缘点距第一绝缘点必须大于一列车的长度;(4)绞车道附近两绝缘点,应保证被绝缘点分开的钢轨不被钢丝绳或矿车所短路;(5)牵引变流所总回流线,应与靠近的所有轨道相连,连接点应紧密,回电点最高温度,铝件不超过80℃,铜件不超过90℃14、电杆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杆内侧距车辆最突出部不小于0.8米;(2)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有顺向裂纹,横向裂纹宽度超过1毫米,并有明显弯曲时,应进行处理或更换;(3)木电杆根部腐蚀超过直径的30%时,应进行处理或更换;(4)易受洪水冲刷的电杆基础应有排水沟或其他防护措施15、导线、连接线及拉线的损伤、烧痕、腐蚀超过原截面的25%时,应进行处理或更换;易受洪水冲刷的拉线基础应有排水沟或其他防护措施。
16、金具及绝缘子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部件和吊线金具磨损、烧痕或腐蚀超过原截面的25%时,应更换;(2)绝缘子(包括瓷吊线器)出现裂纹、铁件松动或瓷件破损超过原瓷件表面积的4%时,应更换17、地面牵引网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1)牵引变流所架空馈电线出口、接触线每一独立供电区段的电源端、电车库接触线终端和平峒峒口的防雷装置完好;(2)间隙放电装置的间隙值保持在7±1毫米;(3)接地装置完好,单独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兆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