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36页
  • 卖家[上传人]:中****
  • 文档编号:274188575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3.38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以供大家参阅。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由于部分古籍有损,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字数:16234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金 刘完素卷上伤风伤风之证:头疼项强,肢节烦疼,或目痛。肌热、干呕、鼻塞、手足温、自汗出、恶风,其脉阳浮而缓、阴浮而弱,此风邪在表。以上伤风之证,皆宜桂枝汤(第二)以解肌。伤风汗出、怕风,而加项强痛者,桂枝葛根汤(第三);伤风反无汗者,虽已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而无里证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服之。不若通用双解散(五十四),免致有桂枝、麻黄之误。伤风自汗,白虎汤(二十二),太阳病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卷上伤寒伤寒之证:头项病疼、腰脊强、身体拘急、恶寒不烦躁、无自汗,或致头面目疼、肌热鼻干,或胸满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脉浮数而紧者,邪在表。以上伤寒之证,皆宜麻黄汤(第一)以发其汗。伤寒冒风,头目痛,四肢拘倦,比金散(四十九)。不若通用天水散(五十二)或双解散(五十四)之类甚佳,无使药不中病而益加害也。白虎合凉膈散(二十三)乃调理伤寒之上药,伤风甚妙。卷上

      2、中暑中暑之证:身热头痛、背寒面垢、自汗烦躁、大渴口干、倦怠而身不痛,或时恶寒,或畏日,气脉虚而弱,无问表里,通宜白虎。夏月感冒发热烦渴,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饮(三十四)、黄连香薷饮(五十五)或双解散(五十四);或里热甚、腹满,而脉沉可下者,大承气汤(十)下之,或三一承气汤(十三)尤妙;半表半里者,小柴胡(九)合凉膈、天水散。卷上中湿中湿之证:一身尽疼,重者发黄、关节烦疼、发热、鼻塞,时或腹满胀大、便利,脉沉而缓。以上中湿之证,先用双解散(五十四)微微汗之,次用五苓散(二十四)或淡渗散(二十五)、桂苓甘露饮(三十四)。曾用甘露饮不愈,却用黄连解毒(二十一)则愈。问:何也?曰:若剂生土之甘,此属土,故以火剂燥土,其病则愈。卷上风寒俱中风寒俱中之证:头痛项强、肢体疼、手足温,为中风;反无汗、恶寒、脉浮紧,为伤寒也。或头项疼、腰脊强、身体拘急、指末微厥、不自汗,为伤寒;反烦躁而脉缓者为伤风也。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伤,则表里热甚者,通宜以大青龙汤(六),或双解散(五十四)最妙。卷上内外伤寒始得脉便沉而里病表和者,内伤也;脉浮而表病里和者,外伤也。病在身体四肢,为表病;病在胸腹之内,为

      3、里病。内伤通神散(五十一),外伤双解散(五十四),内外一切所伤通圣散(五十三),然不若双解散,以平和为之,三法至神。卷上一切汗候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忧愁思虑、恚恐悲怒;四时中外诸邪所伤,但觉身热头疼、拘倦强痛,无问自汗无汗、憎寒发热、渴与不渴,微、甚;伤寒疫疠、汗病两感、风气杂病,一切旧病发作,三日里外并宜双解散(五十四)。设若感之势甚,本难解者,常服双解散,三两日间,亦渐可减,并无所损。或里热极甚、腹满实痛、烦渴谵妄,须可下者,三一承气汤(十三)为妙。或下后未愈,或下证未全,或大汗前后逆气,或汗后余热不解,或遗热复劳,或染他人病气,汗毒传染,或中瘴气、羊气、牛气,一切秽毒,并漆毒、酒毒、食毒、一切药毒,及坠堕打扑伤损疼痛,或久患风眩头疼、中风偏枯、破伤风、洗头风、风痫病,或妇人产后诸疾,小儿惊风积热、疮疡疹痘,无问日数,但以双解散(五十四)服之,周身中外气血宣通,病皆除愈。然双解乃通仙之药,但除孕妇及产后、月经过多、并泄泻者勿与服之,惟年老人最宜,自有造化于中矣。卷上传染凡伤寒疫疠之病,何以别之,盖脉不浮者传染也,设若以热药解表,不惟不解,其病反甚而危殆矣。其治之法:自汗宜以苍术白虎

      4、汤(二十二);无汗宜滑石凉膈散(二十三),散热而愈;其不解者通其表里,微甚,随证治之,而与伤寒之法皆无异也。双解散(五十四)、益元散(五十二),皆为神方。卷上表证凡表证脉浮,身体肢节疼痛,恶风、恶寒者,可汗之不可下也。伤寒无汗麻黄汤(一),伤风自汗桂枝汤(二)。一法不问风寒通用双解散(五十四),或天水散(五十二)最妙。卷上里证凡里证脉实而不浮,不恶寒及恶风,身不疼,自汗谵语,不大便,或咽干腹满者,可下之不可汗也。以上之证宜小承气汤(十二)、大承气汤(十)、调胃承气汤(十一),选而用之。一法不问风寒暑湿,或表、里两证俱不见,但无表证而有可下者,通用三一承气汤(十三)下之。此药发峻效,使无表热入里,而无结胸及痞之众疾也。或热结极深而诸药数下,毕竟不能利,不救成死者,大承气汤加甘遂一钱匕下之。病在里,脉沉细者,无问风寒暑湿,或表里证俱不见;或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心腹痛满、谵妄烦躁、蓄热内盛、但是脉沉者,宜三一承气汤(十三)合解毒汤(二十一)下之。解毒、调胃承气汤,能泻大热。卷上表里证表里俱见之证:或半在表,或半在里之证者,谓前表里二证,病在相参。有欲汗之而有里病,欲下之而表病未解;汗之

      5、不可,吐之又不可,法当和解。伤风,白虎汤(二十二);伤寒、中风或两感,小柴胡汤(九)。一法不问风寒暑湿,用凉膈散(二十三)、天水散(五十二)二药合一服,用煎解之。或表热多,里热少,天水一,凉膈半;或里热多,表热少,凉膈一,天水半;表热极,里有微热,身疼头痛,或眩或呕,不可汗吐下者,天水、凉膈散合和解之。解之又不能退其热者,用黄连解毒汤;表里之热俱微者,五苓散(二十四);表里之热俱盛者,大柴胡汤(八)微下之,更甚者大柴胡合大承气汤(十)下之,双除表里之热。服双解散(五十四)之后若不解,病已传变,后三日在里,法当下之。殊不知下之太早,则表热乘虚而入里,遂成结胸、虚痞、懊 、发黄之证,轻者必危,危者必死,但宜平和之药,宣散其表,和解其里,病势或有汗而愈,或无汗气和而愈。用小柴胡(九)、凉膈(二十三)、天水(五十二),合和主之。病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凉膈散合和而解之,或小柴胡合解毒汤(二十一)。如服,热势未退者,大柴胡(八)合三一承气汤(十三)。表里俱微,半表半里,若里微者宜大柴胡(八)合黄连解毒汤(二十一)合服。诸小柴胡汤证后病不解,表里热势更甚,而心下急郁微烦;或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

      6、呕吐不利;或阳明病多汗;或少阴病下利清水,心下痛而口干;或太阴病腹满而痛;或无表里证但发热,七、八日,虽脉浮而数,而脉在肌肉实数而滑者,并宜大柴胡汤(八)。病至七、八日,里热已甚,表渐微,脉虽浮数,用三一承气汤(十三)合解毒下之。下证未全,不可下者,用白虎汤(二十二)或人参石膏汤(三十五)。脉洪、躁,里有微热,不可汗者,用黄连解毒汤(二十一)。卷上汗后不解凡是表证法当汗之,根据法汗之,其病又不解。汗后不解,其证前后别无异证者,通宜凉膈散(二十三)调之,以退其热,无使热甚危极也。除此之外,远胜小柴胡汤。两感至此而已,汗后余热用益元散(五十二)、或小柴胡汤(九)、崔宣武人参石膏汤(三十六)。伤寒大发汗,汗出不解,反无汗,脉尚浮者,苍术白虎汤(二十三)解之。伤寒用桂枝汤发汗后半日许,复热烦,脉浮者,再宜桂枝汤(二);汗后不解,下证未全者,白虎汤(二十三);汗后烦躁不得眠,微热而渴,五苓散(二十四);汗后不解,里外有热,口干烦渴,柴胡饮子(四十七);解表之后尚未愈者,解毒(二十一)、凉膈(二十三)、天水散(五十二),能调顺阴阳,洗涤脏腑。卷上下后不解凡是里证法当下之,根据法下之,其病又不解。或

      7、大下后,或再三下后,热势尚甚而不退,本气虚损而不能实,拟更下之,恐下脱而立死,不下之则热极而死,寒凉诸药不能退其热势之甚者;或湿热内余,下利不止,热不退者;或因大下后,湿热利不止而热不退,脉弱气虚不可更下者;或诸湿热内余,小便赤涩,大便溏泄,频并少腹而急痛者,必欲作痢也,通宜黄连解毒汤(二十一)以解之。伤寒下之太过,胃中无热,饮水无力,白术散(四十二)。又有大下之后,其热不退,再三下之热愈甚,若下之不止,其人脉微气虚,气弱不加,以法无可生之理。至此下之亦死、不下亦死,但用凉膈(二十一)合解毒汤(二十三)调之,阳热退除,阴脉渐生,为之妙法。下之前后无问日数,余热不解,小柴胡汤(九)。汗下后胃虚,大橘皮汤(三十九)。汗下后胸膈满闷,赤茯苓汤(四十)。卷上在上涌之诸病在膈者,当用瓜蒂散(二十六)吐之。或表证罢,邪热入里,结于胸中,烦满而饥不能食,四肢微厥而脉乍急者,宜瓜蒂散吐之。伤寒头疼久不愈,令人丧明,以胸膈有宿痰故也,当先涌之,次以白虎汤(二十二)加减。卷上在下泄之诸病蓄热下焦,则承气、抵当之类,泄之而可也。卷上合病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燥面垢,谵语遗尿,如误发汗则谵语益甚,下

      8、之则便厥,额上汗出,后必发黄,白虎汤(二十二)。卷上两感两感谓一日太阳、少阴两症俱见,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前六经之证是也。小柴胡汤(九)、凉膈散(二十三)、五苓散(二十四)、天水散(五十二)、通圣散(五十三)、双解散(五十四)、大柴胡汤(八),可选用之。热势甚,欲可下者,三一承气汤(十三),或解毒(二十一)合承气汤。卷上病之为病:发热腹满,口噤头摇,螈 不语,项强背直,腰身反强。或目痛,或目赤,或目闭,或反目,或足温,或妄行,其脉沉弦而迟,或带紧者,无汗曰刚 ;有汗曰柔 。通宜三一承气汤(十三)合解毒(二十一)下之。卷上头疼头疼之证,无问风寒暑湿杂病,自汗头疼,俱宜白虎汤(二十二),或加川芎、荆芥尤妙。头疼久不愈,必致丧明,宜先涌痰,次用白虎加减。风眩痰逆、喘嗽头疼,茯苓半夏汤(三十八),头疼、肢体痛,黄连解毒汤(二十一);头疼、口干,桂苓甘露饮(三十四),风疾喘嗽头疼,白虎(二十二)、半夏橘皮汤(三十七),风热头疼,心烦昏愦,人参石膏汤(三十五),伤寒壮热头疼,不卧散(四十五)。卷上身疼身疼之证,无问风寒,双解散(五十四)。表热甚,头项肢体疼痛,黄连解毒汤(二十一

      9、)。伤寒瘟疫,遍身疼痛,少力,头旋,腰脚麻重,呕哕、壮热、减食,三一承气(十三)减硝加贯众、紫河车,入金银煎,名银煎散。中湿一身尽痛,五苓散(二十四)。卷上腹胀满痛腹胀满,脉沉者,以三一承气汤(十三)合解毒(二十一)下之。诸腹满实痛、烦渴谵妄、脉实数而沉者,无问日数,三一承气汤。少阳证,腹中痛者,小柴胡(九)去黄芩加芍药汤。少阳证,胁下痞硬者,小柴胡去枣子加牡蛎。太阴证,腹满时痛,桂枝(二)加芍药;痛甚桂枝加大黄。卷上往来寒热往来寒热属少阳,一日二、三作,来往无期,用小柴胡汤(九)主之。卷上潮热潮热属阳明,一日一发,日晡而作也。阳明里热极甚,或吐下后不解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潮热,心胸烦热而懊 ,如疟状,脉沉实者,三一承气汤(十三)。阳明、少阳合病,下利,日晡发热如疟者,大柴胡汤(八)。通宜三一承气(十三)合解毒(二十一)。卷上自汗自汗者,不发表解肌自出汗也,伤风自汗也。伤风自汗,桂枝汤。伤寒自汗,脉沉数而实,表里俱热者,三阳合病自汗者,厥逆自汗者,头疼自汗者,伤寒自汗未解半入于里者,中暑自汗脉虚者,俱宜白虎汤(二十二)。伤寒寝汗不止,白虎汤加麻黄根、浮麦。伤寒汗下后,自汗、脉虚、热不已,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伤寒标本心法类萃》由会员中****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伤寒标本心法类萃》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