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小儿心腹痛门

25页
  • 卖家[上传人]:中****
  • 文档编号:274185977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6.99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小儿心腹痛门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小儿心腹痛门以供大家参阅。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由于部分古籍有损,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字数:12595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三十九 小儿心腹痛门 小儿直诀 【宋钱乙】 腹痛 小儿腹痛体瘦,面色晄白,目无睛光,口中气冷,不思饮食,或呕利撮口,此脾土虚而寒水所侮也,用益黄散、调中丸主之。若口中气温,面色黄白,目无睛光,或多睡恶食,或大便酸臭,此积痛也,用消积丸。甚者白饼子下之,后以白朮散调补胃气。【注按腹痛不食,口中气冷,下利撮口等证,属形病虚寒也,用六君加炮姜温服之。食积多睡,口中气温,恶食面黄白等证,属病气实而元气虚也,用六君子加神曲、山楂消导之剂。】 虫痛 若口吐痰沫,或吐清水,面晄白,心腹痛而有时者,虫痛也,与癎相似,但目不斜手不搐也,用安虫散主之。 【注按虫乃湿热所生,或木气而化,有因脏腑虚弱,有因胃冷胃热,为人身之固有者,其为患往来攻痛,或吐涎水,肌体消瘦,面无正色,但当调补脾胃为主。若虫食上部则上唇有白点,虫食下部则下唇有白点。腹中之虫,朔日之后,其头向上;望日之后,

      2、其头向下。如或用药,先以肉物近儿烹炙,使闻香味,虫头皆向上,则药易于奏效。丹溪先生云:冬月吐虫,多是胃气虚寒,用钱氏白朮散加丁香二粒补之。可见小儿之虫,皆饮食伤脾所致。患疮疥内生虫虱者,皆肝木所致也。】 幼科发挥 【明万全】 肠痛 小儿肠痛腰屈,空啼无唳,此名盘肠痛,证似内钓,但不直视也,金锭子散主之。 婴童百问 【明鲁伯嗣】 腹痛 夫腹痛者,多因邪正交攻,与脏气相击而作也。挟热而痛者,必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见之。挟冷而痛者,必面色或白或青,手足冷者见之。冷甚而变证,则面黯唇口俱黑,爪甲皆青矣。热证,四顺清凉饮加青皮、枳壳;冷证,七气汤加辣桂,调苏合香丸。若邪正交攻,冷热不调,桔梗枳壳汤加青皮、陈皮、木香、当归为妙。若内钓等证则钩藤散,其余则芍药甘草汤为要药也。实痛有热者,大柴胡汤主之。心腹痛甚有实热者,大承气汤下之。腹痛,桂枝加芍药;痛甚,桂枝加大黄也。 盘肠气痛 盘肠气者,痛则曲腰干啼,额上有汗,是小肠为冷气所搏然耳,其口闭脚冷,上唇干是也。此是生下洗迟,感受风冷,或青粪不实,却有此证,当服钓藤膏、魏香散、苏合香丸、当归散,乳母服乌沉汤,或沉香降气汤便定。 蛔虫痛 巢氏云:

      3、蛔虫者,九虫之内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者。或因脏腑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行往来上下,痛有休止,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清水。贯伤心者则死。诊其脉,腹中痛,其脉法当沉弱而弦,反脉大则是蛔虫也。此痛因食物太早,爱甜怕苦,痛时便高声啼叫,只看人中上、鼻头、唇口数处黑色即是。此证当服使君子丸、槟榔散、化虫丸药,取下便无事。仲景云: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烦,此为脏寒,乌梅丸主之。其蛔虫穿心者,用薏苡根煎汤治之即安。 保婴撮要 【明薛铠】 盘肠气痛 小儿盘肠气者,痛则曲腰干啼,额上有汗,皆由肝经风邪所搏也。肝肾居下,故痛则曲腰。干啼者,风燥其液,故无泪也。额上有汗者,风木助心火也。口闭足冷者,脾气不营也。下利青粪者,肝木乘脾也。皆由产下澡洗,受风冷所致,当服钓藤膏之类。若乳母及儿受寒邪者,用沉香汤之类。若儿额间有汗,口闭脚冷,乃虚寒也,用当归散或沉香降气汤之类。若面赤唇焦,小便不通,小腹胀痛者,乃小肠热也,用人参汤送下三黄丸。若痛不止,煎葱汤淋揉其腹,就以热葱熨脐腹间,良久尿出痛止。或以乳香、没药、木香少许,水煎灌匙许。若因乳母饮食停滞者,用保和丸。怀抱气郁者,加味归

      4、脾汤。怒动肝火者,加味逍遥散。子母俱服,并佳。 证治准绳 【明王肯堂】 腹痛 小儿腹痛,口中气冷,不思饮食,脾土虚寒也,用调中丸主之。口中气温,大便酸臭,积痛也,用下积丸治之。面赤壮热,或手足并热,实热也,用泻黄散泻之。面黄微热,或手足并温,虚热也,用异功散补之。若作渴饮汤,胃气虚热也,用白朮散。若痛连两胁,肝木乘脾也,用四君子汤加柴胡、芍药。若腹痛重坠,脾气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汤加升麻。若手足指冷,或呃逆泄泻,寒水侮土也,用六君、炮姜、肉桂;不效,急加附子。若服克滞之药,致腹作痛,按之不痛,脾气复伤也,用五味异功散。中脘痛者属脾,少腹痛者属肾,按之痛者为积滞,不痛者为里虚。积滞者消之,里虚者补之。娄氏分曲腰干哭无泪者,为盘肠内钓痛;面晄白不思饮食,为胃冷痛;面赤唇焦便黄,为热痛;面黄白大便酸臭,为积痛;口淡而沫自出,为虫痛。曾氏又有脏寒痛、锁肚痛、症瘕痛、痃痛、癖痛、吊肾痛、偏坠痛、寒疝痛,各有治法,胪列于后。 寒痛 茅先生歌云:面青面白犹自可,黑色如青爪一同。此是腹心生冷痛,须将温药里头攻。胃虚冷,面晄白色,腹痛不思食,当补益脾土,益黄散主之。若不下利者,调中丸主之。益黄散,治下利而

      5、痛也;调中丸,治不利而痛也。 热痛 热痛亦啼叫不止,夜发,面赤唇焦,小便赤黄,与三黄丸,人参汤下。 积痛 积痛,腹中阴阴而痛,面黄不食,儿大者口吐酸馂气。先治积滞,后调脾胃,其痛自止,仍辨虚实和解。治法见后癖积条中。 虫痛 虫痛,面晄白,心腹痛,口中沫及清水出,发痛有时。田氏云:虫痛啼哭,俯仰坐卧不安,自按心腹,时时大叫,面无正色,或青或黄,唇白,又目无精光,口吐涎沫,此谓虫痛。积痛、食痛、虚痛,大同小异。惟虫痛者,当口淡而沫自出,治之随其证用药。虫与癎相似,小儿本怯,故胃虚冷,则虫动而心痛,安虫散主之。曾氏云:蛔虫动痛,口吐清水涎沫,或吐出虫,痛不堪忍,其疾因食甘肥荤腥太早而得,故胃寒虫动作痛,其虫吐来,或生或死。儿小者,此痛苦甚,亦致危难。先以理中汤加乌梅水煎服,使胃暖不逆;次芦荟丸、使君子丸、化虫饮主之。有儿大者,面晄白而间黄色,肉食倍进,肌体消瘦,腹中时复作痛,此有血鳖蛔虫杂乎其间,以二圣丸下之。又有胃受极寒极热,亦令虫动,或微痛,或不痛,遽然吐出,法当安虫为上。若以治虫,反伤胃气,固不可也。因寒而动者,用理中汤加乌梅水煎服。因热而动者,用(口父)咀五苓散,亦加乌梅水煎投。 锁

      6、肚痛 一月后婴孩,忽乳不下咽,肚硬如石,赤如朱,撮口而哭,面青唇黑,手足口气俱冷。始因断脐带不紧,为风冷所乘,证亦危急,以白芍药汤、乌梅散、一字金投之,日久则难愈。更参考脐风证内议论。 盘肠钓痛 小儿腹痛曲腰,干哭无泪,面青白,唇黑,肢冷,为盘肠内钓。凡有此证,急煎葱汤淋洗其腹揉之,葱熨脐腹间,良久,尿自痛中出,其疼立止。续次用乳香、没药透明者各少许细研,又用木香一块,于乳钵内磨,水一分,滚数沸,调乳没药末,只一服效。 症瘕痛 症瘕痛,乃积久所致,由荣卫俱虚,外则感受风寒,内则过伤乳食,停滞既久,不能克化,故邪并于阴为症,阴则专静,凝而不移;邪并于阳为瘕,假物象形,动而不息。若久而不治,亦成脾疳积;或两胁间有块如石,按之则痛,不按则轻;或面黄肌瘦,肚硬而胀,及有青筋昼凉夜热,蒸潮无时,乳食减少,爱吃泥土;或大便酿泻,痛则身冷如冰。法当调脾养胃,用醒脾散参苓白朮散;磨积理疳,用化癖丸、三棱散、木香莪朮丸;治酿泻,没石子丸、沉香槟榔丸。然此积滞之疾,非七剂可疗,必须次第调理,则日久自然平复。 痃痛 始则腹内一小长块,其硬如臂,腰缠转,或左或右,良久痛甚,则见于皮下,不妨乳食,其证先因有疾,

      7、表解未尽,遽尔下之太过,气虚寒搏,郁结而成。法宜益气理虚,用参苓白朮散、沉香槟榔丸、木香莪朮丸为治。或间投白芍药汤加人参、茯苓,水姜煎服。按症瘕痃癖四证,大同小异,治法亦无大分别,似不必琐琐作名亦可也。 心痛 小儿心痛,当于大人心痛门参用之。心痛吐水者虫痛。 心痛不吐水者冷心痛。 圣惠治小儿心痛,但觉儿将手数数摩心腹即啼,是心痛不可忍,宜服芍药散方。茅先生治小儿心痛,用金铃散。 外治 庄氏家传小儿未能语,啼哭不能辨者,当以手候其腹,如有实硬处,即是腹痛,治之方,研生姜取汁,暖令温,调面成糊,涂纸上,贴脐心立定。 古今医统 【明徐春甫】 腹痛 小儿腹痛之病,诚为急切。凡初生二三月及一周之内,多有腹痛之患。无故啼哭不已,或夜间啼哭之甚,多是腹痛之故。大都不外寒热二因:夫因于寒者,面白唇青,或泻痢青白,以热绵裹腹而啼少止,即是寒也。因于热者,面赤唇红,得暖啼甚,即是热也。一周之外,能饮食,则有伤热腹痛,或泻或不泻,口渴而臭,面黄身热,即是积痛,久而不愈,必致成疳。如此三因之外,则如内经举痛篇云:五脏卒痛,寒邪客经,其机不可不察也。若类萃小儿等方,概言寒热而不及热与积,是则以管窥豹,未见其全斑

      8、也。按腹痛乃邪正交攻,相击而作也。挟热痛者,以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心热见之;挟冷者,以面色青白见之。冷甚则变证,唇中黑爪甲青矣。热证,黄芩芍药汤、四顺清凉饮;冷证,理中汤、指迷七气汤加桂煎调苏合丸。钱氏云:小儿积痛,面黄,目白无睛光,多睡畏食,大便酸臭者,当用消积丸,甚者白饼子下之,后和胃。凡虫痛多在心腹,口吐清水,安虫散主之。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宋撰人未详】 心腹痛谕 小儿心腹痛者,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邪气与脏气相搏,上下冲击,上则为心痛,下则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更有一证,发则腹中撮痛,干啼无泪,腰曲背弓,上唇干,额上有汗,此名盘肠内钓之痛,亦由冷气入脏所为也。 方 塌气丸 【钱氏直诀,下同】 治肚腹虚胀。胡椒一两蝎尾五钱,去毒 右为末,缅糊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陈米饮下。薛己曰:按前证属脾肺虚,水气泛而喘急浮肿,必兼温补脾土以生肺金,而气自运行矣。但前药性属辛热,虽能袪散寒邪,而恐真气反伤,不可过剂。 消积丸治食积大便酸臭发热。 丁香九个缩砂十二个巴豆二粒,去皮心膜乌梅肉三个右为末,面糊丸黍米大,每服五七丸,温水下。薛己曰:按前证若食积既去而热不退,或作呕少食,宜

      9、用五味异功散以补胃气,或用四君子加藿香、半夏以安中气。若兼泄泻,用六君子汤;如不应,加升麻、柴胡以升补脾气。若久泻不已,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升补阳气。若虚寒,加炮姜、木香,如不应,兼以四神丸以补脾肾。若体瘦潮热,口渴,大便不调,宜用肥儿丸以消疳积。 益黄散治脾土虚寒,呕吐泄泻。 陈皮青皮下食,各一两丁香二钱,去脾胃寒诃肉各五钱,能开胃消食止痢炙草三钱薛己曰:按前证,若因脾土虚弱而吐泻者,用五味异功散。若因肝木侮脾土而吐泻者,用六君子加柴胡;如不应,或手足指冷,属脾胃虚寒也,更加木香、炮姜。若因乳母脾土虚而肝木侮,亦治以前药。若乳母郁怒,致儿患前证,母服加味归脾汤。 当归散治脏寒腹痛,面青手冷,夜啼不乳。当归白芍药人参甘草炙,各二分桔梗橘皮去白,各一钱右为末,水煎半盏,时时少与服。 沉香降气汤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不食。此药去邪恶气,使无瘴疫。香附二两半沉香砂仁各一钱甘草七钱半右为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平旦空心服。薛己曰:按前方,若乳母中气郁滞,不能升降,患此证致儿作痛者,亦用之。 养脾丸 【片玉心书】 治小儿脾胃虚弱,不思乳食,伤食癖积,面色黄,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小儿心腹痛门》由会员中****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小儿心腹痛门》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