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2.pdf
13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1、养身莫善于习动教学目标: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2、能熟练地背诵文章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文章蕴含的道理,背诵文章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说说你喜欢哪项运动二、说说你参与过哪些运动三、运动给你带来了哪些欢乐和有趣的事四、你最喜欢和谁一起运动,为什么?五、熟练背诵课文六、总结板书设计11、养身莫善于习动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2、徐霞客传教学目标: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2、能熟练地朗读、背诵文章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文章蕴含的道理,朗读、背诵文章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徐霞客简介徐霞客( 15871641) ,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江苏江阴人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40 年考察撰成的 260 多万字(遗失达 200多万字,只剩下 60 多万字) 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 2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5 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 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 月 19 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2014 年 11 月 25日,中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活动在京启动,主办方将在 2015年 5 月 19 日公布第一批认证入选名单二、 徐霞客传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三、译文他出行,只带着一个奴仆,有时是一个僧人;一根拐杖,一件包袱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忍受饥饿几天不吃饭,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生的竹林, 上下攀援,敏捷得如同猿猴, 强健得如同黄牛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五、学生诵读。
六、记忆比赛七、 蹴鞠古时候人们的强身健体之举足球起源于中国板书设计徐霞客传清?钱谦益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3 营州歌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2 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3 能背诵古诗教学准备 :录音,幻灯片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1出示古诗,听录音2简介作者高适高适,生年说法不一, 卒于七六五年,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天宝八载(七四九年)任封丘尉,不久即辞去,客游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后,升侍御史、谏义大夫至德二年(七五七年),出任淮南节度使后又任蜀、彭二州刺史, 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官终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有高常侍集传世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 “ 高岑” 3小组学习(1) 读通全诗(2) 理解诗意4 大组交流(1)指名朗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理解诗意:营州少年从小就习惯了茫茫的原野和丛林,旷阔的原野孕育了他们粗旷豪迈的性情。
在城外的郊野上, 时时可以见到他们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骑在骏马上奔驰猎射的矫健身影这种崇尚通武的精神真让人叹服听说,他们个个好酒量,千钟万杯也修想灌醉他们,而且,十岁的孩子,就都会骑马奔驰了这可真叫我们中原人感到惊奇,甚至不可思议了5、朗读,试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4 减字木兰花竞渡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2 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3 能背诵古诗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古诗,听录音2了解作者黄裳(1044-1130 )字勉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公元1078 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举进士第一政和中知福州历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卒,年八十七喜道家玄秘之书,自称紫玄翁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让人心醉,观赏把玩不已 宋史翼有传有演山集六十卷词存集中,凡五十三首代表作有卖花声、 永遇乐等3小组学习(1) 读通全诗(2) 理解诗意4 大组交流(1)指名朗读(2)古诗赏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上阕首句 “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以“ 高举” 、“ 飞出” 两个动态的词语, 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 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
“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这一句,写各条龙舟上的人擂鼓欢呼,声抵云霄,如同轰响的“ 春雷” ,震人心魄这些鼓声使划船人士气高涨,他们将小舟划得飞快,使它“ 直破烟波 ” ,像离弦的箭一般前进 “ 远远回 ” 是指龙舟到达远处再折回来上阕两句,犹如一个紧追龙舟的特写镜头, 将龙舟从出发到加速, 再到折回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其问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下阕转而写周围的人群:“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震” 字准确重现了万人雷动的场景, 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因此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 惊退” 的主语并非围观者,而是参加比赛的人,他们争相竞渡的豪气,能“ 惊退” 万人,以豪语写豪情,相得益彰 “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衔” 字的运用,将龙舟夺胜的姿态写活了 “ 金碧楼 ” 与前面的 “ 红旗” 、“ 杨柳” 、“ 烟波” 一起,在视觉上丰富了整个场面 第一归 ” 呼应了“ 竞渡” 的主题,对首句的“ 飞出深深杨柳渚 ” 进行了完美的收结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竟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
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一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5、朗读,试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5、从军行教学目标 : 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2、能熟练地朗读、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文章蕴含的道理,朗读、背诵文章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杨炯(650 年692年) ,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 年) ,年仅 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 ,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 ,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 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 “ 杨盈川” 二、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三、译文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军队就直捣龙城大雪使军旗失了颜色,风声夹杂着战鼓声我宁愿成为一名百夫长去冲锋陷阵,也不想做一个书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五、学生诵读六、记忆比赛七、 六艺 古时候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礼节、音乐、射箭、驾驭、书写、算术,即礼、乐、射、御、书、数板书设计从军行 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7、高山仰止教学目标: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2、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学高爱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跟随着论语,我们从政治、修身、学习等方面亲近了伟大的孔子,他穿越了二千多年的沧桑, 依然如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一样矗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世代仰慕并敬爱, 正如诗经小雅中有诗写道“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孔子弟子的眼睛来感受孔圣人的真性情,感受孔子伟大的人格魅力二、研读诗文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诗文含义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人们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人们会向他学习四、小结拓展阅读夫子与西席交流讨论18、新竹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和含义教学过程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从中体会青 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二、研读诗文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 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年年如此,就形成了围绕在池塘周围的茂密竹林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辛勤的老师,为了我们,甘当铺路石我们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五、拓展延伸1、阅读桃李满天下2、谈感受19 从师敬师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学会尊敬老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幼学琼林中的从师敬师,看看大家是怎样尊敬老师的二、研读诗文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诗文含义苏章:西汉北海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万里寻找老师游杨:指游酢和杨时, 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 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四、小结拓展阅读一字师交流讨论五、总结:老师教育培养我们,传播人类文明,让我们终身受益,是最值得敬佩的人20、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2、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幼学琼林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看看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篇古文又向大家讲述了什么道理二、研读诗文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比喻学生的资质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容弟子的才能胜过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