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及诗歌逐句翻译汇编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8页文言文及诗歌《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孔子说:“在早上得知了真理,到晚上死去也可以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孔子说:“君子知晓大义,小人知晓小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想要像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终生,到死才停止,道路不是很遥远吗?”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这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颜渊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和行动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的人就称赞你为仁人了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但愿意按照您的话去实践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它的呢吗?”孔子回答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用来学习讽刺时政的方法从近处看,可以用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来看,可以用来懂得怎样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老子》四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在车毂中间是空的时,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只有器具中间是空的,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屋室,当中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有屋室的作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第二十四章)踮起脚尖,人不能久立,迈大步走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自高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我”“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绝不这样做。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能了解别人的人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圣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会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
如果在)快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让事情失败因此圣人以不欲为欲,不稀罕难以得到的东西,以不学为学,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来辅助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致知在格物。
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人皆有不忍之心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先王有怜爱别人的心,才有怜爱百姓的政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怜爱别人的心施行怜爱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恐惧怜悯的心理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并非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并非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由此看来,没有怜悯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怜悯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做不到的,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做不到的,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涌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五石之瓠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种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在地里,成长而结出的葫芦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不能胜任。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把它锯开来做成瓢,却又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它不是不内中空虚而宽大,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击破了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他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有外地人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买他的药方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家人集合全族人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以漂洗丝絮为业,所得不超过数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客得之,以说吴王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取悦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越国来攻打吴国,吴王便命他率领军队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因为有防止冻手的药物)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能防止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丝絮的辛劳,就是因为使用它的地方不同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结在腰间来充当大的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你还是有不通达的见识啊!”兼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必须知道祸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祸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之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祸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必须知道祸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祸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不可不考察祸乱产生的根源当察乱何自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