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3课《看不见的微生物》教学设计.doc
6页冀人版科学( 2017)五年级下册第 13 课《看不见的微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常见的动植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家族中的另一个大类-微生物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主要活动活动 1“认识微生物”目的是通过采集、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有什么特点;活动 2“微生物的害与利”目的是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统计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微生物对人体的利与害应用与拓展“比较致病菌和致病病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致病菌和致病病毒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与人合作学习、交流 沟通,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微生物的作用学情分析】细菌是原核生物的一大类,形状有球形、杆形、螺旋形、弧形、线形等,一般通过分裂繁殖后代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大作用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利,有的细菌能使人类、牲畜发生疾病病毒是比细菌更小的病原体,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变异等生命特征,一般能通过能阻挡细菌的过滤器,所以也叫滤过性病毒。
天花、麻疹、牛瘟等就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从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对微生物(细菌、病毒)有所耳闻,或从图书、视频中看到过微生物的介绍,也曾注射过乙肝疫苗等;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 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2.能列举 2~3 种微生物利与害的实例3.能说出致病菌和致病病毒的特点科学探究1.能从生活习惯与微生物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微生 物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画图、统计图表、幻灯片等方式记录整理信 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 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STSE)能说出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池塘里的水、有关微生 物特点和作用的课件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微生物作用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1第二课 时:完成活动 2 和“应用与拓展”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勤洗手、勤洗澡可以减少疾病传播,这是为什么呢? ( 多媒体播放微生物相关视频出示手上附着微生物的图片)瞧,在我们看似洁净的一只手上,生存着数以万计的微生物,看到 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提问:什么是微生物?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二)制作观察1.引导:微生物是生物吗?怎样才能看到它们?让我们采集池塘或鱼 缸里的水作为标本,制作成装片,来观察一下吧2.播放:制作临时装片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回忆制作方法,并进行 交述、记忆3.制作:学生在小组内制作临时装片教师巡视指导4.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6 页中教师巡视指导 (三)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小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补充和评价2.讨论:与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点?通过比较你能得出什么 结论?3.小结: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这些能够活动的微小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都是微生物它们虽然体积微小,形态各异,但依然具有需要食物、能运动、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繁殖后代等特点。
微生物的种类很多,病毒、细菌、真菌都是微生物,有些微生物 微小到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四)拓展应用1.认识细菌和病毒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细菌和病毒,它们有什么特点?(2)出示:微生物的种类、身体结构、繁殖方式等内容的课件 2.布置作业课后通过访谈、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以下信息:人类哪些疾病与微生物有关;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例子;微生物对动物、植物的影响要求:通过分析、概括收集到的信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幻灯 片、资料卡、调查图表等)呈现出来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引导:同学们请大屏幕(多媒体播放宇宙和微生物的相关视频)并配以导入语: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科技在往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宏观方面去研究宇宙,一个是向微观发展去研究我们眼睛看不到微生 物,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微生物的科学世界去探索未知2.提问:人类患病与哪些微生物有关呢?微生物对人类除了危害, 有没有益处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小组交流,完善信息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查阅并整理好的资料,形成小组统一的观 点,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6 页中2.认识微生物的危害 1)引导: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微生物会引起人类的哪些疾病 吧!(2)指定小组代表用幻灯片、资料卡、调查图表等方式进行汇报,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小结: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弓|起 的3.认识微生物的益处1)引导:微生物只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吗?(2)汇报:指定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补充3)小结:危害人类健康的微生物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无害,而且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4.怎样做才能避免有害的微生物侵入我们的身体1)提问:生活中怎样做才能避免让有害的微生物侵入我们的身体,让自己更健康呢?请同学们判断图中的哪些做法是有利于我们的健 康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也可以列举你知道的做法2)出示:教材第 40 页中的给伤口消毒和吃被花蝇污染了的食物图片建议再补充一些图片,如用脏手揉眼睛、打疫苗、与宠物狗亲密 接触、洗澡等内容)(3)交流: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 流4)播放: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视频5)小结: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既有对我们有益的一面,也有对我们有害的一面我们在生活中要阻止或减少有害微生 物的滋生、繁殖和传播,保护有益的微生物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仲1.引导:会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和病毒,我们称之为致病菌和致病病毒它们都是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致病源请你阅读资料,比较 它们有什么不同。
2.阅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和比较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分析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4.作业:课后搜集更多致病菌和致病病毒的特点,并整理成资料卡 或手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