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II)卷.doc
15页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当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统筹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戏曲表演、科学普及、广播播送、互联网上网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这是因为(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不同的文化生活,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形成不同的结果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2分) (2018高二上·醴陵开学考) 在陕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这表明( ) A . 不同区域文化各有特色 B . 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民大众 C . 只有民间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D .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3. (2分) (2017高三上·高台月考) 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二是图画系统。
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2分) (2016高二下·佳木斯期中) 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5. (2分) (2016高二下·武邑期中) 中新网湘西2月20日电,保靖县近日在魏家寨古城附近抢救性发掘一处汉代古墓,出土珍贵文物10件,其中包括古币、完整陶罐等。
该墓葬的发掘,进一步完善了魏家寨西汉古城研究的实物佐证,对研究里耶地区和酉水流域当时的经济和人文历史都有重要价值,材料表明(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③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6. (2分) (2020高二下·宜宾月考)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强调文化软实力是制胜之道是基于( ) ①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文化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③文化软实力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7. (2分) (2017高一下·宁夏期末) 动画片《熊猫和小鼹鼠》,以深受全世界孩子喜爱的中国国宝“熊猫”和捷克卡通形象“小鼹鼠”为主角,为全世界的孩子们呈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动画世界,必将加深中国与捷克两国友谊、助力文化交流。
这表明( )①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8. (2分) (2017高二下·铜陵期中) 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和他国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 美国企图利用文化渗透,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 B . 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 C . 美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 . 政治与经济的联系必须通过文化 9. (2分) (2018·乌鲁木齐模拟) 2017年6月29日,全国首个地铁公共文化艺术节在上海开幕借助地铁这一公共交通载体,营造经典文化氛围,丰富上海城市文化的公共空间,让乘客在旅途中实现“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文化氛围”的文化愿景发展地铁文化有利于( )①扩大影响范围,助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②营造良好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③发挥科技作用,使地铁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利用鲜活载体,传播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0. (2分) (2017高三上·汕头期末) 融入了中国杂技的《人猿泰山》娱乐演出,讲普通话的辛巴,唱京剧的丁满,以跳跳虎、猴子阿布等为代表的中国十二生肖……上海迪士尼的“中国风”随处可见,这不仅毫无“违和感”,还让人眼前一亮。
材料表明( ) A . 中西合璧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B .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C . 中华文化具备特有的包容性 D . 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合 11. (2分) (2017高二上·嘉兴期中) 钱钟书先生曾说,“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这表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不同民族文化需要相互交流借鉴融合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基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2. (2分) 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中去这体现了( )A . 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B . 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形成的 C .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13. (2分) (2017高二上·天长期末) 2017年5月l8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为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观众搭建一座知识桥梁。
数字博物馆的上线( )①使文化资源推广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②为文化资源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②体现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④有利于增强博物馆的公益功能和社会效益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4. (2分) (2018·榆林模拟) 2017年,我国从文化产业供给侧发力,一方面丰富文化产品的品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读书、看报、看演出;另一方面,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提高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国从文化产业供给侧发力是基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③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④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5. (2分) (2016高二上·四川期中)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6. (2分) (2017高二上·大连开学考) 我国动漫业的发展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动漫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创意,动漫创作者要立足于我国极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的生活实践,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动漫作品。
材料说明(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17. (2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下图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该标识简洁明了:主造型既像一个汉语书法的“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空而起的火箭,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结构优美、寓意深刻这说明“中国元素”(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8. (2分) 下图为2014年12月5日第二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时中国发布的志愿服务标识——“爱心放飞梦想”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鸽子和彩带图案诠释了友爱互助的民族传统;标识有“中国志愿服务”的中英文字样,多处巧妙地以英文字母“V”构图标识传达的文化信息是( )①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②文化创新是不同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③中国传统思想对志愿服务具有深刻的影响④志愿服务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集中展示A . 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② 19. (2分) (2018高一上·通渭期末) “工匠精神”出现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工匠精神”是勤奋勤勉和创新创造的融合,是精益求精和开明开放的融合要弘扬“工匠精神”需要(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传承中创新②立足实践,承袭传统,在行动中创新③平等交流,包容一切,吸收外来文化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前沿技术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0. (2分) 央视首档以戏歌文化为核心的戏曲类节目《中国戏歌》将传统戏曲搬上舞台,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受到各界一致认可戏歌歌词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情感,而曲调旋律用的却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形式如戏歌《丝路新声》把陕西新农村政策、精准扶贫等时代风貌恰如其分地融进歌词,唱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陕西新气象这说明(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繁荣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 ④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A . ①②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