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测湘教版必修2.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49281480
  • 上传时间:2023-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都属于环境问题B.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压力过大C.人类不向环境索取资源、能源,不排放废弃物即可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D.只要满足人类的需求就是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求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2~3题2.“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伙伴论思想D.人地对抗论思想3.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国语·鲁语下》)两句话都体现了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答4~5题4.材料中的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天命决定一切 B.人类主宰自然C.人定胜天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5.该思想形成于(  )A.农业社会时期B.工业社会时期C.人类社会早期D.后工业化时期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地球面貌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回答6~7题6.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最强扰动,主要发生 在(  )A.狩猎—采集时期B.农业社会时期C.工业社会时期D.信息社会时期7.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活动 是(  )A.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B.沿海国家填海造陆C.东北排干湿地,开垦荒地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  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① ② ③8.图示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是(  )A.依赖 B.讨厌C.征服 D.友好9.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主要处于②时期,下列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①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②人地关系协调 ③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④人类逐水草而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图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10~11题 10.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C.旧金山    D.圣彼得堡11.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  )①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②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③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④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目前我国西部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 500亿元据此回答12~14题12.据统计,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到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13.为保护和恢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环境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5题15分,16题15分,共30分)15.读下面新天府评选标准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面四个项目的代号填在对应的位置上a.人口密度 b.气候条件c.水体质量 d.地域文化① ;② ;③ ;④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理想国”,简述在我国古代是怎样做到“水旱从人”的?(3)在今天的工业文明时代,我国面临着发展与环保的双重压力,“新天府”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什么?16.结合所学知识,读下面地理关联图,将下列地理事物前的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a.酸雨  b.围海造田  c.不合理灌溉  d.排放氟氯烃  e.过度开采地下水  f.水土流失  g.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h.破坏植被  i.排放大量二氧化硫 j.全球气候变暖 k.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答案与解析1.B 解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即反馈作用,但有的反馈是人地关系协调的反映,如人类通过植树造林,使局部的生态环境改善,从而使得该地更适合人类的居住。

      人类不可能与环境隔绝开来,人类在与环境发生关系时,只有使人地关系更加协调,才能算得上是良性发展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地球上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承载压力过大2.C 3.D 解析:2.这种方式既考虑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考虑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属于人地伙伴论思想3.人地伙伴论思想体现了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4.A 5.C 解析:此思想形成于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都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6.C 7.A 解析:6.工业社会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大7.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会对全球的气候、生物产生深刻影响8.C 9.D 解析:8.在①②③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分别是征服、依赖、友好9.在②时期,人类依赖于自然,人类发展水平低,靠天吃饭,逐水草而居,人地关系协调10.B 11.A 解析: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化发生在18世纪中期,图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质量发生了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历程的原因应该有二: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能力治理污染,使环境质量提高;二是在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前,人们开始觉醒并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积极保护和改善环境,使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提高。

      10.容易误认为美国经济最发达,工业化起飞较早11.容易误认为发达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是环境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12.C 13.B 14.A 解析:12.目前,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因此,地表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13.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并不是说尽量减少利用甚至是禁止开采利用自然资源,而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14.题目要求是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最合理的措施15.(1)d a b c (2)修建水利工程,将夏秋之有余补冬春之不足,发展灌溉农业3)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令人担忧的资源状况;③深刻的环境危机解析:本题要充分提取图中信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时间与空间上的整合16.左边自上而下:echgdb  中间自上而下:fki 右边自上而下:ja解析:找好各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做好地理关联图题的关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