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doc

77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49281476
  • 上传时间:2023-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MB
  • / 7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心整理〔砌体构造〕1 砌体构造1.1 材料选用 砖型选用不当,地震区选用蒸压多孔和空心砖,水泥多孔砖等材料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标准《砌体标准》GB 50003、《多孔砖标准》JGJ l37和《小砌体规程》JGJ/T14的规定,由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的烧结平凡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类的灰砂实心砖和粉煤灰实心砖;以及由平凡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制成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均适用于非抗震设防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地区但蒸压类的空心或多孔砖,以及KPl型和M型以外的多孔砖型,均不得用于地震区作为承重墙体  室外地面以下的墙体或根底采纳烧结多孔砖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但没有相应措施缘由分析:多孔砖砌体用于室外地面以下,由于±0.000下的湿度变更、水的化学浸蚀,以及自然风化等因素,都可能对多孔砖壁造成损坏,进而造成地下局部破坏,势必影响构造平安因此,从构造平安的整体考虑,根底局部不应采纳多孔砖砌体对于孔洞率达50%左右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来说,理由是一样的小砌块的外壁厚度一般也不会超过30mm,因此它也存在同样的弊端改良措施:多孔砖或空心混凝土小砌块假如必需用于地下根底局部时,依据《多孔砖标准》JGJ l37第条以及,《小砌块规程》JGJ/T14第条第l款的规定,对多孔砖砌体,其孔洞应用水泥砂浆灌实;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其孔洞灌芯混凝土应采纳具有高流淌度,低收缩性能,且不应低于C20,应采纳平凡硅酸盐水泥,粗集料(直径5~10mm碎、卵石)、细集料和掺和料以及外加剂等配制成专用灌孔混凝土。

       1.2 构造布置1.2.1 多层砌体房屋采纳不利于构造抗震性能的纵墙承重布置,并且未采纳必要措施改善其抗震性台巨缘由分析:《抗震标准》GB 50011第条第l款规定: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纳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构造体系多层砌体构造中的主要抗震构件是承重的墙体,不管纵墙或横墙都将担当与之平行的地震作用在以纵墙为承重墙的构造布置方案中,一般横墙数量将大为削减,相隔间距相对较大(尽管满意了抗震横墙最大间距的要求)但是横墙数量的削减将会干脆影响多层砌体构造的整体抗震实力,因此对房屋抗震是不利的其次,由于纵墙较长,其侧向刚度也相对较大地震作用时将比横墙更早地出现裂缝、损坏甚至倒塌,这将造成整个构造的较早破坏,因此是很不利的改良措施:纵墙承重布置有时候可能是难以幸免的,可以采纳以下几种措施加以改善:(1)尽可能增加横墙数量,或将纵墙沿长度方向分段,留置门窗洞口,以缩小纵墙的贯穿长度,减小刚度;(2)缩短独立单元长度,如结合温度伸缩缝的设置,住宅中尽可能按二或三个单元组成一个独立的抗震单元;(3)尽量布置成纵、横墙混合承重的方案,即使是局部混合承重布置也是对抗震有利的采纳现浇楼盖时,纵横墙都将担当楼屋盖的分布荷载,因此抗震验算时都应作为承重墙体对待。

       1.2.2 多层砌体构造中墙体布置不能满意匀称性和对称性的要求缘由分析:多层砌体房屋一般指少筋或无筋砌体因此基于砌体材料的特点,它们都是属于脆性材料,能够承受的变形很小,而刚度较大这就确定了这类构造的抗震实力较弱,即变形实力和延性都小地震作用是一种突发性的偶然荷载,依据有关的地震记录,一般一次地震从发生到终结不会超过一分钟,更多的地震仅有数十秒钟在这样短促时间内,假如担当地震作用的墙体布置、传力途径不干脆简捷,而是曲折间接,地震时将对多层砌体房屋造成破坏改良措施:作为多层砌体中的纵横墙体,不管是承重的或自承重的墙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都将担当必须比例的地震作用力因此,纵墙或者横墙都应当在建筑平面内匀称地和对称地布置匀称是为了地震作用时不会因刚度突变而出现应力集中;对称是为了幸免扭转图-1所示为一般多层住宅的典型构造布置,根本表达了对称和匀称性的原那么图1.2.2-2所示多层住宅,由于在平面上有较多的凹凸变更,使相当大局部纵横向的墙不能贯穿、连续,特殊是出现较多的房屋转角突出在平面外,对抗震甚为不利,简洁在这些部位首先遭遇破坏设计中应尽量幸免如下图阴影局部的布置1.2.4 房屋有错层或相邻楼板的高差较大时,未采纳有效措施。

      缘由分析:《抗震标准》GB 50011第条规定,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宜设置防震缝,缝宽可采纳50~100mm标准没有明确楼板间的高差多大才算较大(《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那么—构造专业》中规定,现浇楼板高差大于750mm,预制楼板高差大于600mm,宜考虑设缝)房屋错层带来的破坏一般是局部的,经常发生在错层墙体旁边,墙体断裂或局部倒塌遇有此种状况,应采纳相应措施改良措施:房屋有错层或相邻楼板高差较大,宜设缝不设缝时,应当将两侧的楼盖质量作为两个质点来考虑并采纳其他有效的加强措施,如在错层两侧与之垂直的纵墙设置防撞墙等 1.2.5 复式住宅中的跃层建筑层数计算有误,或未采纳构造加强措施缘由分析:所谓复式住宅,就是在同一个单元内,设置不同层高的房间,以充分利用其空间,到达提高运用效率的目的复式住宅中的跃层布置一般是比拟有规律的,跃层的高度也大致相近在计算复式住宅的层数时,我们仍旧应按抗震计算中的前提和原那么,将楼盖作为集中质点,将上下各半层墙体分别计入上下质点中因此,跃层中但凡有楼盖的标高处就是质点所在的部位,有多少层楼盖就应算多少层对于复式住宅中的跃层,事实上也是一种错层但是,对此应予单独考虑,因为复式住宅中跃层一般都在一个单元的范围内,而且在某一楼盖标高上,不完全连续、交圈的,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错层。

      改良措施:在如何加强复式住宅中的跃层构造时可以有两种考虑,一种是局部加强,即对局部跃层部位的墙体、构造柱.梁及圈梁等的局部加强,使之减轻可能造成的局部损坏另外一种加强是从复式住宅整体考虑的,即在一个独立的抗震单元内,就加强整体构造采纳有效措施,使整体构造有较强的抗震实力,然后对内部的局部跃层可以附属于整体构造抗震的加强而不另采纳加强措施 1.2.6 多层砌体的楼梯间设在尽端或转角处,未取更加有效的加强措施缘由分析:《抗震标准》GB 50011第条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房屋转角处大量的震害调查中发觉,凡设在房屋尽端的楼梯间,地震中尽端楼梯间先发生局部倒塌;同时,在一些L形或П形平面的建筑中,凡楼梯间设在拐角处的也破坏较重从构造动力的整体分析也能够说明,设在转角处的楼梯间是构造应力比拟集中的部位此外,端部楼梯间震害还与构造“边端效应”有关从楼梯间的构造构造上说,楼梯间没有各层楼板的支承,楼梯间的墙处于休息板、斜跑楼梯板的局部支承下尤其不利的是顶层楼梯间的上方墙体,有一层半高处于无侧边支承的状况因此,楼梯间墙也易较早破坏改良措施:对设在房屋尽端或拐角处的楼梯间,除应符合《抗震标准》GB 50011第条规定对设在房屋中段的楼梯间的加强要求外,应采纳更加有效地加强措施。

      措施一:楼梯间四周的墙体沿墙高方向设置水平配筋,并宜在水平面上交圈(遇门窗洞口可中断),其间距依据设防烈度的不同区分对待如6、7度时可沿高度方向每隔500mm左右设置一道,8度时每隔300mm左右设置一道,从底层到顶层都需设置上述水平配筋,也可以用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带代替措施二:加大楼梯间墙在楼板标高处的圈梁尺寸,同时加大楼梯间墙四角处的构造柱截面以加强楼梯间的侧向约束,提高楼梯间墙的抗震实力楼梯间墙四角的构造柱设置应符合《抗震标准》GB 50011第条的规定,为了加强楼梯间的刚度,当楼梯间处于房屋尽端或拐角时,可以考虑将墙四角的构造柱截面改为L形,这将会使楼梯间墙的刚度有必须的提高1.2.7 多层砌体房屋设置较大的会议室时布置在底层,或平面位置不够合理缘由分析:《抗震标准》GB 50011第条规定,建筑及其抗侧力构造平面布置宜规那么、对称,并且有良好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那么,构造的侧向刚度宜匀称变更,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渐渐削减,幸免抗侧力构造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多层砌体房屋由于材料的性质确定了对构造布置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盼望各层层高一样或接近;盼望各层的墙厚及数量一样;盼望各层的抗侧移刚度相近,等等。

      大会议室布置在底层,上下刚度差异大,有“头重脚轻”之感,不利于抗震改良措施:大会议室布置在顶层较有利顶层具有取消局部横墙的便利,还可以适当加大层高;以适应大空间的要求,而且顶层大会议室的屋盖也比拟好处理当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顶部的地震作用可能会增大,但从抗震验算及加强构造上不难解决,比起将大会议室放在底层或中间层有利从平面的对称性要求,对大会议室房间的布置,宜设在中段或两端对称布置会议室当设在顶层尽端应采纳加强措施,如采纳抗侧排架构造,调整在平面布置上刚度的分布等 1.2.8 各层横墙很少(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远超过80%,如中、小学的教学楼〕的多层房屋,房屋层数和总高度限值应较各层横墙较少的房屋再降一层缘由分析:横墙数量的多少与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干脆相关,标准除对横墙间距有明确限制外,另外还提出了“横墙较少”和“横墙很少”的概念目的是区分一般的小开间住宅以外的多层砌体房屋,如办公楼、医院建筑等但是,多层砌体房屋还用于教学楼、食堂、俱乐部等建筑这些建筑的横墙间距可以在标准规定之内,但是它们作为主要抗震构件的墙体却比拟少,因此须要从降低房屋的总层数和总高度来加以限制《抗震标准》GB 50011第条明确规定:开间大于4.2m的房间面积占本层总面积的40%以上时,称为“横墙较少”,总层数限值削减一层,总高度降低3m。

      标准还规定,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尚应依据具体状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削减层数但没有对“各层横墙很少”下定义改良措施:一般的中小学教学楼的教室都集中在一幢建筑中,即以教室为主的教学楼中,或者仅有个别的老师休息和备课的小房间时,此时大于4.2m的开间的面积将占到80%以上(北京市规定),如下图此类多层房屋应视为“横墙很少”的房屋,从层数和高度上还应比《抗震标准》表7.1.2的规定分别降低二层和6m,以确保教学楼的平安1.2.9 不同种类的墙体材料在同一幢建筑中混用,如下部用砌块或混凝土墙,上部用砖砌体缘由分析:多层砌体房屋中的承重墙体作为抗震构件应当是上下连续的由同一种材料砌成的房屋在计算分析时作为一个悬臂杆件,应当要求质量和刚度沿高度都是匀称的假如材料种类不同,破坏了构造的连续性,造成上下层的刚度突变同时,两种材料建立的房屋在温度变形、材料收缩、构造受力诸方面都是不同的这样做的结果必将造成房屋较早损坏,地震中将会出现紧要的破坏甚至倒塌改良措施:应当制止在地震区采纳此类构造做法 1.2.10 楼梯间做成现浇剪力墙或筒体,其他仍为砖砌体构造缘由分析:多层砌体房屋将楼梯间四周的墙改做成现浇钢筋混凝土墙,形成多层砌体构造中的“混凝土筒体”。

      由于只进展过个别的试验探究,没有更多牢靠的试验数据或理论分析,因此,目前被制止采纳缘由如下:(1)砌体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的破坏不会是同步的,协同工作等问题没有解决;(2)砌体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刚度差异较大,在一般砌体构造中平面刚度或侧移刚度的突变都会引起应力的集中,从而造成各个击破因此,不符合抗震设计中构造匀称性的原那么改良措施:这方面曾进展过少量的试验探究,但尚无定论,更无震害可以借鉴为平安起见,目前不应用于有抗震设防的多层砌体房屋 1.2.11 接着采纳内浇外砌构造缘由分析:所谓“内浇外砌”是泛指凡内墙都采纳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外墙采纳各种砌体材料的组合构造此类构造最早可见于由沈阳市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