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届中考全程演练(第02期)第19课时:相似三角形(含精品解析).pdf
17页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三角形三角形 第第 19 课时课时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 基础达标训练 1. (2017 重庆 B 卷)已知△ABC∽△DEF,且相似比为 1∶2,则 △ABC 与△DEF 的面积为( ) A. 1∶4 B. 4∶1 C. 1∶2 D. 2∶1 2. (2017 河北)若△ABC 的每条边长增加各自的 10% 创新题推荐 得△A′B′C′,则∠B′的度数与其对应角∠B 的度数相比( ) A. 增加了 10% B. 减少了 10% C. 增加了(1+10%) D. 没有改变 3. (2017 杭州)如图,在△ABC 中,点 D,E 分别在边 AB,AC 上,DE∥BC.若 BD=2AD,则( ) A. = B. = AD AB 1 2 AE EC 1 2 C. = D. = AD EC 1 2 DE BC 1 2 第 3 题图 4. (2017 永州)如图,在△ABC 中,点 D 是 AB 边上的一点,若 ∠ACD=∠B,AD=1,AC=2,△ADC 的面积为 1,则△BCD 的面 积为( ) 第 4 题图 A. 1 B. 2 C. 3 D. 4 5. (2017 绵阳)为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小丽同学想到了物理 学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她拿出随身携带的镜子和卷尺,先将镜子 放在脚下的地面上,然后后退,直到她站直身子刚好能从镜子里看 到旗杆的顶端 E,标记好脚掌中心位置为 B.测得脚掌中心位置 B 到 镜面中心 C 的距离是 50 cm,镜面中心 C 距旗杆底部 D 的距离为 4 m,如图所示,已知小丽同学的身高是 1.54 m,眼睛位置 A 距离小 丽头顶的距离是 4 cm,则旗杆 DE 的高度等于( ) A. 10 m B. 12 m C. 12.4 m D. 12.32 m 第 5 题图 6. (2017 临沂)已知 AB∥CD,AD 与 BC 相交于点 O.若 = ,AD=10,则 AO=________. BO OC 2 3 第 6 题图 7. (2017 甘肃省卷)如图,一张三角形纸片 ABC,∠C=90°, AC=8 cm,BC=6 cm.现将纸片折叠:使点 A 与点 B 重合,那么折 痕长等于________cm. 第 7 题图 8. (2017 潍坊)如图,在△ABC 中,AB≠AC,D、E 注重开放探究 分别为 AB、AC 上的点.AC=3AD,AB=3AE,点 F 为 BC 边上一 点,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可以使得△FDB 与△ADE 相 似.(只需写出一个) 第 8 题图 9. (8 分)(2017 江西)如图,正方形 ABCD 中,点 E,F,G 分别 在 AB,BC,CD 上,且∠EFG=90°. 求证:△EBF∽△FCG. 第 9 题图 10. (10 分)如图,在△ABC 中,AC=4,D 为 BC 边上的一点, CD=2,且△ADC 与△ABD 的面积比为 1∶3. (1)求证:△ADC∽△BAC; (2)当 AB=8 时,求 AD 的长度. 第 10 题图 11. (10 分)(2017 株州)如图,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 在等腰直角 三角形 DEF 的斜边 EF 上,EF 与 BC 交于点 G,连接 CF. (1)求证:△DAE≌△DCF; (2)求证:△ABG∽△CFG. 第 11 题图 12. (10 分)如图,已知矩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 O,过 点 A 作 AG⊥BD 分别交 BD、BC 于点 G、E. (1)求证:BE2=EG·EA; (2)连接 CG,若 BE=CE,求证:∠ECG=∠EAC. 第 12 题图 能力提升拓展 1. (2017 合肥瑶海区三模)如图,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 BEC 的 斜边放在矩形 ABCD 的 BC 边上,恰好完全重合,BE、CE 分别交 AD 于点 F、G,BC=6,AF∶FG∶GD=3∶2∶1,则 AB 的长为( ) A. 1 B. C. D. 2 23 第 1 题图 2. (2017 合肥长丰县三模)如图,在边长为 6 的正方形 ABCD 的 外侧作等边△ADE,连接 BE 交 AC 于点 F,连接 DF 并延长交 AB 于 点 G,则 AG 的长为( ) 第 2 题图 A. B. 23 C. 6-6 D. 12-6 23 3. (10 分)(2017 合肥肥城模拟)△ABC 中,AB=AC,点 D、E、F 分别在 BC、AB、AC 上,∠EDF=∠B. (1)如图①,求证:DE·CD=DF·BE ; (2)D 为 BC 中点,如图②,连接 EF. ①求证:ED 平分∠BEF; ②若四边形 AEDF 为菱形,求∠BAC 的度数及的值. AE AB 第 3 题图 教材改编题 1. (北师九上 P121 第 13 题改编)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在 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E,连接 OE 交 AD 于点 F,若 CD=5,BC=8,AE=2,则 AF=________. 第 1 题图 2. (10 分)(沪科九上 P83 例 4 改编)如图,Rt△BCD 中, BD=1,CD=2,∠BDC=90°,过 B 点作 BA⊥BC,过点 C 作 CA∥BD. (1)求证:△ABC∽△CDB; (2)求 AC 的长. 第 2 题图 3.(沪科九上 P106 A 组复习题第 5 题)已知:如图,在 教材母题 △ABC 中,D 为 AB 的中点, 第 3 题图 E 为 AC 上的一点,DE 延长线交 BC 延长线于点 F.求证:= BF CF . AE EC 变式 1:(8 分)已知,如图,D 是 BC 边延长线上的一点, BC=3CD,DF 交 AC 边于 E 点,且 AE=2EC.求的值. AF FB 变式 1 题图 变式 2:(8 分)已知,如图,△ABC 中, AE∶EB=1∶3,BD∶DC=2∶1,AD 与 CE 相交于 F,求的值. EF FC 变式 2 题图 变式 3:(10 分)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 是 AC 上 任一点,BE 交 AD 于点 O,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这一图形时, 得到如下结论: 当 AO∶AD=1∶2 时,AE∶AC=1∶3; 当 AO∶AD=1∶3 时,AE∶AC=1∶5; 当 AO∶AD=1∶4 时,AE∶AC=1∶7. 请根据以上结论,猜想:当 AO∶AD=1∶(n+1)时(n 是正整数), AE∶AC 的一般性结论,并说明理由. 变式 3 题图 答案 基础达标训练 1. A 【解析】∵△ABC∽△DEF,且相似比为 1∶2, ∴△ABC 与△ DEF 的面积比为 1∶4. 2. D 【解析】∵△ABC 的每条边长增加各自的 10%得△A′B′C′, ∴△ABC 与△A′B′C′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ABC∽△A′B′C′, ∴∠B′=∠B. 3. B 【解析】∵DE∥BC,∴△ADE∽△ABC, ∵BD=2AD,∴== ,∴= ,故选 B. AD AB AE AC 1 3 AE EC 1 2 4. C 【解析】∵在△ACD 和△ABC 中, ∠DAC=∠CAB,∠ACD=∠ABC,∴△ACD∽△ABC,∴=() S △ ABC S △ ADC AC AD 2=4,∵S△ADC=1,∴S△ABC=4,∴S△BCD=S△ABC-S△ACD=3. 5. B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得∠ACB=∠ECD,又 ∵∠ABC=∠EDC=90°,∴△ABC∽△EDC,∴=,即= AB ED BC DC 1.54-0.04 DE ,解得 DE=12. 0.5 4 6. 4 【解析】由 AB∥CD 可得== ,∴AO= AD,又由 OA OD OB OC 2 3 2 5 AD=10,可得 AO= ×10=4. 2 5 7. 【解析】如解图①,折痕为 MN,在 Rt△ABC 中,AB= 15 4 =10,由折叠性质得 62+82 AM=BM=5,∵∠A=∠A,∠AMN=∠C=90°,∴△AMN∽△ACB,∴ =,∴MN===. AM AC MN CB AM·BC AC 5 × 6 8 15 4 第 7 题解图① 第 7 题解图② 【一题多解】在 Rt△ABC 中,AB==10,如解图②, 62+82 折痕为 MN,连接 BN,由折叠性质得,∠BMN=∠AMN=90°, AN=BN,AM=BM=5 cm.设 AN=BN=x,则 CN=8-x,在 Rt△ BMN 和 Rt△BCN 中,由勾股定理得 52+MN2=x2,62+(8-x)2=x2, 解得 x=,∴MN===. 25 4 22 5x (25 4 )2-52 15 4 8. DF∥AC 【解析】∵AC=3AD,AB=3AE,∴= ,∵∠A AD AC AE AB 为公共角, ∴△ADE 与△ACB 相似,∴∠AED=∠DBF,要使△FDB 相似△ ACB,可添加∠DFB=∠C 或 DF∥AC. 9. 证明:∵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B=∠C=90°, ∴∠BEF+∠BFE=90°, ∵∠EFG=90°, ∴∠BFE+∠CFG=90°, ∴∠BEF=∠CFG, ∴△EBF∽△FCG. 10. (1)证明:∵CD=2,且△ADC与△ABD 的面积比为 1∶3. ∴BD=3DC=6, ∴BC=BD+CD=8, ∴在△ABC 与△ACD 中,BC∶AC=AC∶CD=2,∠BCA=∠ACD. ∴△ADC∽△BAC. (2)解:∵△ADC∽△BAC, ∴=, AD BA DC AC 又∵AB=8,AC=4,CD=2. ∴AD==4. 2 × 8 4 11. 证明:(1)∵∠EDF=∠ADC=90°, 即∠EDF-∠ADF=∠ADC-∠ADF, ∴∠EDA=∠FDC, ∵三角形 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D=FD, 在正方形 ABCD 中,AD=CD, ∴△DAE≌△DCF(SAS). (2)∵△DAE≌△DCF, ∴∠DEA=∠DFC, ∵∠DEF+∠DFE=90°, ∴∠DFC+∠DFG=90°, ∴∠CFG=∠ABG=90°, ∵∠AGB=∠CGF, ∴△ABG∽△CFG. 12. 证明:(1)∵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BC=90°, ∵AE⊥BD, ∴∠ABC=∠BGE=90°, ∵∠BEG=∠AEB, ∴△ABE∽△BGE, ∴AE∶BE=BE∶GE, ∴BE2=EG·EA; (2)由(1)证得 BE2=EG·EA, ∵BE=CE, ∴CE2=EG·EA, ∴CE∶EG=AE∶CE, ∵∠CEG=∠AEC, ∴△CEG∽△AEC, ∴∠ECG=∠EAC. 能力提升拓展 1. C 【解析】∵四边形 ABCD是矩形, ∴AB=CD,AD=BC=6,∠A=∠D=90°, ∵∠E=90°, ∴∠EFG+∠EGF=90°, ∴∠AFB+∠DGC=90°, ∵∠AFB+∠ABF=90°, ∴∠ABF=∠DGC, ∴△AFB∽△DCG, ∴AF∶DC=AB∶DG, ∵AF∶FG∶GD=3∶2∶1, ∴AF=3,DG=1, ∴AB2=AF·DG=3, ∴AB=. 故选 C. 3 2. D 【解析】如解图,连接 BD,交 AC 于点 O,∵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BC=6,∴BD=6,∴OB=3,∵△ADE 是等边 22 三角形,∴AE=AD,∠DAE=60°,∴AB=AE,∠BAE=150°, ∴∠AEB=∠ABE=15°,∴∠FBO=30°,∴OF=OB=,AF=3- 3 362 ,CF=3+,∵AB∥CD,∴△AFG∽△CFD,∴=,即 626 AF CF AG CD =,解得 AG=12-6. 3 2- 6 3 2+ 6 AG 63 第 2 题解图 3. (1)证明:∵△ABC 中,AB=AC, ∴∠B=∠C. ∵∠B+∠BDE+∠DEB=180°,∠BDE+∠EDF+∠FDC=180°, ∠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