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绩效工资发放方案.doc
12页学校绩效工资发放方案(2021 版)为了规范绩效工资管理,保障公开、公平、公正地发放绩效工资,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对职业的满意度,特制定 X 小学校绩效工资 发放方案一、绩效工资总额以上级按工作月数划拨的总金额作为核算总额二、核算分配办法1.教学质量绩效:每月 186 元,全镇由中心校统一核算,分配方 案见附件 12.育人质量绩效:每月 100 元,由各校按育人质量考核结果进行 核算,分配方案见附件 23.过程管理绩效:每月 115 元,由各校根据教学过程考核结果进 行核算(见附件 3)4.工作量绩效:每月 115 元,由各校根据工作量考核结果进行核 算见附件 3)5.班主任绩效:小学、初中在职教师班主任按每月(35 元+任教班级人数×1.7 元)核算设立了正、副班主任的班级,正、副班主任所得金额按该班考核后总金额的 7:3 计发幼儿园在职教师班主任 按每月(25 元+任教班级人数×1.5 元)核算6.出纳人员绩效:40 元/月17.团队负责人绩效:40 元/月8.村小主任教师绩效:40 元/月9.如教师当期在无教学质量业绩的情况下退休、调走、死亡等, 当期该教师单独核算,该教师绩效=按月划拔金额×该教师工作月数。
10.以上各项核算后,用全镇划拔总额减去已核算金额,剩余的 绩效工资金额平均分配给全镇纳入核算的在职员工人平 =(全镇划拔总额-已核算金额) 算人员的个人工作月数÷核算总月数×参与核三、其它相关规定对服从工作安排、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教职工,按核算金额全额发放其相应的绩效工资有下列行为的, 视情节轻重扣发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一)参与有偿家教、私自在校外兼课、进行有偿招生,造成不 良影响的,经查实扣发其绩效工资总额的 10℅—20℅;(二)损害学生利益,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 不良影响的,经查实扣发其绩效工资总额的 10℅—20℅;(三)不服从学校管理,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造成不良影响的,扣发其绩效工资总额的 20℅—30℅;(四)其他有损教育形象行为的,视情节轻重造成不良影响的, 经查实扣发其绩效工资总额的 5℅—20℅;(五)因违规违纪行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处分期间,按月(本人核算后的绩效工资总额 /核算月数)扣发其月绩效工资的比例为:2警告处分扣发 10℅,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扣发 15℅;记大过处分扣 发 20℅,降级扣发 25℅,撤职扣发 30℅;(六)凡涉及第(五)条的按第(七)条规定执行,不再重复执 行(一)至(四)条规定。
七)有其他规定扣发相应绩效工资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八)师德考核不合格者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九)病事假人员的绩效工资按上级划拔月数进行核算,如上级未划拔,则不进行核算1 个月以内,教职工因病、因事请假累计超过 7 天的,当月(本人核算后的绩效工资总额/核算月数)不计发绩效工资1 个学期之内,教职工因病、因事请假累计超过 1 个月的, 该学期不计发绩效工资附件 1:教学质量绩效发放方案附件 2:育人质量绩效发放方案附件 3:教学过程、工作量绩效发放方案XXX 小学校2021 年 1 月 18 日3附件 1:XXX 小学校教学质量绩效发放方案一、教学质量绩效总额教学质量绩效总额=186 元×在职员工(行政除外)总月数 二、具体发放办法1.教学质量绩效全年分春、秋期按 2:1 的比例进行核算,即春期 算 1-8 月的金额,秋期算 9-12 月的金额2.春、秋期个人教学质量绩效=春、秋期个人教学质量等级绩效+春、秋期个人获奖+春期个人年龄线奖励1)春期个人教学质量等级绩效=(186×纳入核算人员 1-8 月 总月数-纳入核算人员 1-8 月获奖之和-春期纳入核算人员年龄线奖 励之和)÷春期纳入核算人员教学质量等级得分之和×个人教学质量 等级得分。
2 )秋期个人教学质量等级绩效 = (186×纳入核算人员 9-12 月总月数-纳入核算人员 9-12 月获奖之和)÷秋期纳入核算人员教 学质量等级得分之和×个人教学质量等级得分3)教师个人教学质量等级得分核算方法见第四大项三、个人获奖和年龄线奖励核定办法(一)个人获奖1.以证书或文件为依据;合作的获奖由合作者均分,不重复计 发;同一活动或课题,只计一次,就高不就低42.各校在教学绩效核算前应按以下表册电子表格模板如实填写教师个人获奖情况,1-8 月计入春期,9-12 月计入秋期,公示后及时 上报中心校XXX 小学校教师教学业绩个人获奖登记表填报单位(章):填报日期:年月日序号学校姓名活动名称获奖时间学期课题奖项 级别 等级 获奖金额1中心校按证书简称 2021.1.9春《XX》赛课镇一40.002345XXXX《XX》《XX》《XX》《XX》区县市省二三无注:其中学期、奖项两列为下拉选项,只能下拉填写,详见模板 3.获奖金额设置如下:(1)教师参加教育系统或学校组织的比赛获奖除现场赛课外,其他教学技能折半算,一师一优课等网络上传课降一级后按教学 技能折半计算):镇级:一等奖 60 元/次 二等奖 50 元/次 三等奖 40 元/次学区:一等奖 80 元/次 二等奖 70 元/次 三等奖 60 元/次县级:一等奖 180 元/次 二等奖 140 元/次 三等奖 100 元/次市级:一等奖 300 元/次 二等奖 240 元/次 三等奖 180 元/次省级以上:一等奖 500 元/次 二等奖 400 元/次 三等奖 300 元/次(2)教师参加教育系统或学校组织的献课、展示课、讲座(学 科组讲座除外):镇级:40 元/次 学区:60 元/次 县级:100 元/次市级:180 元/次 省级以上:300 元/次5(3)教师参加教育系统或学校组织的文章交流、评比:镇级:一等奖 40 元/次 二等奖 30 元/次 三等奖 20 元/次学区:一等奖 60 元/次 二等奖 50 元/次 三等奖 40 元/次县级:一等奖 100 元/次 二等奖 70 元/次 三等奖 50 元/次市级:一等奖 200 元/次 二等奖 140 元/次 三等奖 100 元/次省级:一等奖 300 元/次 二等奖 240 元/次 三等奖 200 元/次 (4)课题主研人员阶段性奖励。
县级:一等奖 80 元/次 二等奖 60 元/次 三等奖 40 元/次市级:一等奖 160 元/次 二等奖 120 元/次 三等奖 80 元/次省级以上:一等奖 280 元/次 二等奖 200 元/次 三等奖 160 元/次终结奖励:县:200 元/次 市:300 元/次 省以上:500 元/次 (5)教师个人指导教师或学生参赛获指导奖:镇级:20 元/次市级:50 元/次学区:30 元/次省级:60 元/次县级:40 元/次1艺术人才大赛按 计算4(二)年龄线奖励男满 57 周岁、女满 53 周岁仍然在教学主要学科的教师,其教学业绩等级按照任抽测学科教学成绩的记分办法计等后:最后结果是 A等的另外奖励 300 元;如果最后结果不是 A 等,就靠前一等计算,等 级至少是 B 等四、当期教师个人教学质量等级得分核算方法教学质量分为 A、B、C 三等年度考核时,A 等计 20 分,B 等计18 分,C等计 16 分等级评定方法如下(三等之间比例:1.11:1:0.89):61.统一组织抽测的学科(1)A 等:符合以下任意条件之一,则计为 A 等县(市)统一检测学科:达到或超过同层次综合平均分;提高名次达到或超过同层次参评班级数 10%的名次数(去尾法)。
镇统一检测的学科:达到或超过镇综合平均分;综合分提高名次达到或超过镇 同年级参评班级数 10%的名次数(去尾法)2)B 等:符合以下相应条件,则计为 B 等县(市)统一监测学科和镇统一检测的学科:中心校层次算术平均分达到 85 分及以上;村完小层次算术平均分达到 80 分及以上;综 合分名次在同层次名次提升 1 名及以上3)C 等:凡不符合以上 A 等和 B 等的条件,则计为 C 等 (4)任教多科或多班① 任教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师,按上级对镇乡考核的学科进行分科评等计分,以各科的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如果只有其中一个学科有抽测,就只以该学科作为核算个人等级依据 ②任教同一学科多个班级的教师:A.以所任教的所有班级计算其综合得分,按以上(1)、(2)、(3)条评等计分,但不考虑名次提升(无法对比);B.按(1)、(2)、(3)条办法分班评等计分,以各班的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C.如果任教的同一学科多个班级,只有其中一个班有抽测,就只以该 班成绩作为核算个人等级依据5)在春期核算中,对三年级的成绩核算做一个镇评比,仅用于和二年级进行名次提高的核算,作为三年级绩效核算名次提高的依7据以上等级评定标准中,关于达到同层次平均分和名次评定,都以 当年县上评比的方式为准。
2.艺体学科(1)艺体学科实行双项考核:即抽测成绩和参赛成绩双项计算等级和得分后,以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如只有抽测成绩或只有参赛 成绩,则以该项成绩作为考核成绩评等计分2)艺体抽测成绩的计算方式采用和语数学科相同的计算方式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有教学统一抽测的主要学科,本人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又未纳入县上对镇乡的评比中,则该教师的该信息技术不纳入绩效 核算,按其主要抽测学科成绩计算个人业绩3)艺体学科参赛成绩①A 等:中心校学年内组队参加县级比赛,按参赛队伍数分四个区间,名次进入一区间、获县团体二等奖、体育组进入县前五名,则计 A 等村完小专职艺体教师有送生参赛,享受同等级村完小艺体专职教师组织参加镇比赛获二等奖及以上、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参 加县级以上比赛获得一等奖 2 人次及以上,则计 A 等②B 等:中心校学年内组队参加县级比赛,按参赛队伍数分四个区间,若名次进入二区间、获县团体三等奖、体育组进入县前八名,则计 B 等村完小专职艺体教师有送生参赛,享受同等级村完小艺体专职教师组织参加镇比赛获三等奖、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县级以上比赛获得一等奖 1 人次以上或二等奖 3 人次以上,则计 B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