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测试卷.docx
13页初中生物*精品文档*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达尔文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A. 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 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 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 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2.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像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A. ②①③④B. ③②①④C. ④①②③D. ①④②③3.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那么草履虫的实际状态是选项中的( )4.在用低倍物镜观察菜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A. AB. BC. CD. D5.如图所示显微镜中,控制进入视野光线强弱的是( )A. ①⑤B. ②③C. ④⑥D. ⑦⑧6.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中的“丹江口”变为视野“乙”中的“丹江口”,小芳、小玲、小刚、小明四位同学分别作了四种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小芳:换用低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小玲:换用低倍物镜,再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小刚:装片上的实际图像是.小明:装片上的实际图像是.A. 小芳和小明B. 小玲和小刚C. 小芳和小刚D. 小玲和小明7.观察某装片时,从图甲转为图乙,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A. 转动转换器B. 移动装片C. 转动粗准焦螺旋D. 调节反光镜8.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B. 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C.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9.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 ①③②④B. ③④②①C. ②①③④D. ③②①④10.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一气孔位于视野的右下方。
要想将该气孔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A. 左上方B. 左下方C. 右上方D. 右下方11.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 目镜上B. 物镜上C. 反光镜上D. 玻片标本上1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A. 较小的光圈,凹面镜B. 较大的光圈,凹面镜C. 较大的光圈,平面镜D. 较小的光圈,平面镜13.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观察材料应该薄而透明B. 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以换用大光圈C.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D. 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14.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光时使用高倍物镜对准光孔B.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C. 在载玻片上的字母“d”,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p”D.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能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1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移动装片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一般是( )A. 向上③②B. 向下④②C. 向上③①D. 向下③②16.下面是五位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甲:将反光镜正对着太阳光以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标本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换高倍物镜期望能观察到细胞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有些模糊的细胞,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戊:根据自己观察的物像绘图以后,发现不够美观,又进行了修改A. 甲、乙、丙B. 乙、丁、戊C. 乙、丁D. 乙、戊17.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B. 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目镜C. 小明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D.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18.显微镜是一种精密放大仪器,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对光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B. 观察时可通过开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C. 调焦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D. 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可转动目镜来移动物像19.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的装片时,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 pB. dC. qD. b20.如图是张明同学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若他想看到更完整的字母d影像,应该怎么办( )A. 用40倍物镜B. 将标本向上移C. 用4倍物镜D. 将标本向下移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一些问题(1)显微镜的物镜有10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__________.(2)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字母“d”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应将透明纸片向__________移动.(3)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①转动转换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需向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22.观察如图显微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2)能使②缓慢升降的是[ ]__________.(3)光线较强时,可选用⑥的__________.(4)取镜和安放时,应一手握着[ ]__________,一手托着[ ]__________.23.在用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1)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同学,请你分别指导其他三位同学的操作:①同学__________(甲、乙、丙或丁),指导要点:__________;②同学__________(甲、乙、丙或丁),指导要点:__________;③同学__________(甲、乙、丙或丁),指导要点:__________.(2)图中所示显微镜的镜头中,A、B、C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D、E、F是__________.24.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填文字或图中的编号):(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分别是图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的作用是调节镜筒的__________.(3)要使视野变亮,可调节遮光器,选择大的光圈和用反光镜的__________面镜对光.25.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用具,请据图回答:(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大幅度升降[2]__________,应转动[ ]__________,在看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 ]__________.(2)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除了利用光圈调节光线的强弱外,还可以通过[ ]__________来调节.(3)欲使显微镜下视野内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____.(4)图2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要得到最大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的组合应为__________,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尽可能的多,目镜与物镜的组合应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
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倒,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物像应该向右下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2.【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④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③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故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像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③②①④.3.【答案】D【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将题中视野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图D.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效果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首先对好光,使视野白亮,才能看清楚要观察的标本;为了仔细观察物像,要把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认真观察;看到物像后,要想看得更清楚,需要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A项的物像偏右下方;B项没有对好光,视野较暗,无法观察;D项的图像有点模糊,不够清晰;只有C项的物像符合要求,效果最好。
5.【答案】D【解析】对比分析可知:图示所示显微镜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⑥是载物台,⑦是遮光器,⑧是反光镜.其中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因此,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⑦遮光器和⑧反光镜.6.【答案】C7.【答案】C【解析】由甲图转为乙图的过程是由低倍镜换为高倍镜观察,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切勿使用粗准焦螺旋,否则容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的透镜.8.【答案】D【解析】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9.【答案】C【解析】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10.【答案】D【解析】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像是实际物体的倒像,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则物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