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头面部常用推拿手法.ppt
28页头面部常用的按摩手法 1 ————头为诸阳之会头为诸阳之会————头者,精明之府头者,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2 头面部常用穴位1、 印堂穴印堂穴:在面部、两眉内 侧端联线的中间 2、 神庭穴神庭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3、 攒竹穴攒竹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4、 鱼腰穴鱼腰穴: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5、 丝竹空穴丝竹空穴:在眉梢凹陷处6、 下关穴下关穴: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正坐或仰卧,闭口取穴 7、 上关穴上关穴: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8、 四白穴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9、 瞳子髎穴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3 头面部常用穴位10、 太阳穴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11、 头维穴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12、 听宫穴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13、 耳门穴耳门穴:位于面部,在听宫穴上方,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 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4、 颊车穴颊车穴: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15、 听会穴听会穴: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6、 百会穴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4 头部全息穴区 ①②③ ④① 额中带——头面部、口鼻舌咽② 额旁1带——心肺胸膈等上焦③ 额旁2带——脾胃肝胆等中焦④ 额旁3带——下腹、肾、膀胱、泌尿生殖系统等下焦5 6 7 8 心肺脾肝肝肾胆胃膀胱小肠大肠9 1.开天门法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位于其头端。
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从印堂穴至神庭穴交替直推,其余双手四指固定于其颞部反复操作10-20遍此法也可用一指禅推法操作 适应证:前头痛,头晕,眼花,鼻塞等头面部推拿手法10 2.分抹前额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用双手拇指从其前额部正中向头 两侧分抹,也可用双手大鱼际着力反复操作5-8次适应证:感冒头痛,头昏眼花,目视模糊等11 3.揉前额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一手扶住其头部,另一手以大鱼际着力在前额部揉动,用力要柔和适中,操作1-2分钟适应证:头痛,失眠等12 4.指腹叩前额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位于其头端或头侧后方,用食、中、环、小指指腹轻叩,先自其眉间叩向前发际,多用单手操作,操作约2分钟适应证:头痛,失眠,头昏眼花等13 5.抹双柳 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端按压双侧攒竹穴处,再以指腹自攒竹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腰至眉梢丝竹空穴止,推而抹之,往返数次。
适应证:眉棱骨痛,头昏眼花,目视模糊要领:1)此手法循行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抹,不可逆行,速度宜缓慢 2)推抹时双拇指同时对称着力 3)术后眼前豁亮,头脑清爽14 6.抹眼球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闭目,术者位于其头端,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自目内眦经眼睑抹至太阳穴,手法要轻快、柔和反复操作30-50次适应证:头痛,失眠,头昏眼花,目胀,心悸等15 7.揉睛明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位于其头端,用双手中指或食指罗纹面着力勾揉睛明穴30-50次如受术者取坐位,术者可立于其前方,双手交叉,两手拇指指腹着力按揉睛明穴,也可用单手拇指、食指罗纹面拿揉睛明穴适应证:头痛,目胀,目痛,眼花,流泪,失眠等16 8.一指禅推眼周法操作:术者用一指禅偏峰推或指腹推法先自左眼睛明穴沿上眼眶向外推至目外眦,再沿下眼眶向内推至右睛明穴,再按照上眼眶向外、下眼眶向内的顺序作“ ”字形环推,往返操作3-5遍,此法须在一指禅推法练习熟练后方可操作,以免因手法不熟练伤及眼球。
适应证:近视,视物酸胀,干涩等眼疾及眉棱骨痛,失眠,眩晕等17 9.揉太阳穴法操作:术者用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 揉动2~5分钟,再以两拇指指腹同时用力白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分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摩2~5分钟适应证:头痛,失眠,目疾等18 10.指揉面穴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位于受术者头端,用双手拇指或中指罗纹面着力做按揉法操作,依次为睛明-迎香-人中-地仓-承浆-大迎-颊车-下关-听宫-太阳等每穴操作20秒反复操作2遍或3遍适应证:头痛,鼻塞,牙痛,耳鸣,面瘫等19 11.振耳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取仰卧位时术者位于受术者头端,取坐位时术者位于受术者前方或后方术者用两手掌分别按受者两耳孔或将受术者耳廓自后向前压倒堵住耳孔,然后作有节律地快速抖动半分钟,耳中可感觉嗡鸣声,然后松开可反复操作2遍或3遍也可用食指或中指分别塞入受术者耳孔,松紧适度,然后作振法1分钟左右,操作完两手快速拔出。
可反复操作2遍或3遍适应证:耳鸣,耳聋等20 12.揉耳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取仰卧位时术者位于受术者头端,取坐位时术者位于受术者前方或后方术者用拇指腹侧和屈曲食指桡侧着力从受术者耳垂至耳尖揉捏5-10遍结束时用拇指指腹侧和屈曲食指桡侧着力向外下方轻拉耳垂5-10遍适应证:耳鸣,耳聋,失眠等21 13.拿头法(亦称拿五经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取仰卧位时术者位于受术者头端,取坐位时位于受术者后方术者以五指拿头顶督脉和两旁的足太阳、少阳经分布区,自前发际经头顶向后拿至枕部,止于两侧风池穴操作5-8遍适应证:头痛,头胀,失眠等22 14.头部梳理法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位于受术者前方术者五指屈曲自然分开,指峰着力,从前向后两手同时或交替轻快地梳擦,反复操作20-30遍此法受术者在俯卧位和侧卧位也可进行适应证:头痛,头胀,头痒,失眠,健忘等23 15.搔头法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术者五指屈曲并自然分开,指腹着力,手指插入受术者发中触及皮肤,然后进行轻快地抓挠操作3-5分钟适应证:头痛,头胀,头痒,头麻等24 16.头部对压法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位于受术者后方,两手掌分别按压于受术者两颞部,相对按压半分钟,力量不可过大适应证:头痛,头昏,失眠等25 17.提头皮法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掌心向下四指屈曲略分开插入受术者法中,以指间隙夹住发根后向上提拉2次,不可过度用力在两颞部操作时用力要小一些适应证:头痛,头昏,失眠,头麻等26 18.头部叩击法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用四指指腹或小指桡侧轻快叩击受术者头部2-3分钟适应证:头痛,头胀,头麻,失眠等27 19.推少阳法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立于其前面或坐于头端用双手拇指桡侧面或食、中、环、小指四指指腹着力,从受术者两鬓开始沿颞部少阳经向枕后部推。
反复操作20-30次适应证:偏头痛,失眠,健忘,头胀等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