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课时练-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147037****qq.com
  • 文档编号:362263576
  • 上传时间:2023-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17.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机械效率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 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 (  ). A. 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B. 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 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D. 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2. 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已知每一个动滑轮的重相同,均为G0,摩擦力和绳重不计,用它们匀速提起同一重为G=5G0的物体时,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 (  ). A. 6∶7             B. 7∶6             C. 5∶6             D. 5∶7             3. 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              B. 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              C. 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              D. 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             4. 将一重为1 400 N的建筑材料匀速运送到6 m高的楼上,建筑工人用两个相同的滑轮(每个滑轮的重力为100 N)和一根足够长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匀速拉到楼上。

      若站在地面上时,一个建筑工人可以产生向下的平均最大拉力为350 N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2个建筑工人,机械效率约为66.7%              B. 需要2个建筑工人,机械效率约为93.3%              C. 需要3个建筑工人,机械效率约为66.7%              D. 需要3个建筑工人,机械效率约为93.3%             5. 如图所示,斜面长为2.5 m,高为1 m,当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为50 N时,刚好能将重为100 N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至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中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1.25 J             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10 N              C.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50 N                                     D.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90%             6. 小红家住在16楼,她第一次上楼时电梯中只有她一个人,而第二次上楼时电梯里有十个人,于是小红做出如下判断(不计摩擦和钢索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 A. 两次上楼过程中提升电梯的电动机所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              B. 两次上楼过程中提升电梯的电动机所做的额外功是相同的              C. 两次上楼过程中提升电梯的电动机所做的总功是相同的              D. 两次上楼过程中提升电梯的电动机的效率是相同的             7. 小华为帮助爸爸搬运装修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小华采用相同的滑轮组按不同的搬运方案,分别将地面上质量相同的材料匀速运送到二楼,所用拉力分别为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  )   A. F甲>F乙,η甲=η乙             B. F甲F乙,η甲>η乙             D. F甲

      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机械效率是一样的             B. 大叔克服重力做功较多              C. 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             D. 小翔做功的功率要大些             10. 李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提起水中的物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                      B. 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              C. 装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D. 物块上表面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断减小             11. 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图4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F1和F2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B. 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              C. 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             D. 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             12. 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测算了各次实验装置的机械效率,关于他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①②两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B. 根据②③两次实验可知:同一滑轮组提起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C. 根据该同学的探究结论可知,适当增大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 为使实验的结论更具可靠性,应换用不同的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归纳得出普遍规律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3. 起重机械在鲁甸地震的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吊臂上的滑轮组可用F=104 N的拉力将重为2.4×104 N的吊板提起,如果吊板被匀速提高10 m.则拉力F做功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14. 如图所示,小刚站在高台上通过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刚对绳子的拉力与对高台的压力始终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已知小刚的质量为50 kg,物体A的质量为54 kg,物体B的质量为84 kg,动滑轮的质量为6 kg.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此时小刚对高台的压力是     N.当提升物体B时,小刚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80 W,则物体B上升的速度为     m/s.(g取10 N/kg)  15. 如图是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 200 N,抬起车把的力F=500 N,则此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提出一个提高该装置机械效率的方法:        。

        16. 如图所示的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把建筑材料从低处提升到高处滑轮乙是    (填“定”或“动”)滑轮如果罐笼A(含滑轮丙)的质量为150 kg,每次提升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50 kg,提升高度为10 m,不计摩擦和钢丝绳所受的重力,g取10 N/kg,则钢丝绳的拉力F为    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17. 如图所示为电工王师傅用移动式升降机抢修一条动力外线,已知升降机的箱篮重900 N,用升降机将重为600 N的王师傅匀速升高8 m,升降机做的有用功是   J,升降机的机械效率是        伸缩杆和所携带工具的质量不计)  18. 如图17所示,在斜面上拉一重50 N的木块到0.3 m高处,木块沿斜面向上移动了1 m,共耗时5 s已知拉力为20 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W,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图1719. 2011年入春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特大旱灾,为抗旱救灾朝阳村新安装了一台质量为300 kg、功率为8 kW的抽水机.安装时为了对地面的压强不超过4×104 Pa,抽水机底座下的轻质木板面积至少为________cm2.已知该抽水机出水流量是90m3/h,正常工作30 min,抽水高度为20 m,则抽水机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20. 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 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动滑轮重为________N,当某次运送4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是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21. 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将重为105 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5 s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 m.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F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 (1)计算物体上升的速度.(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并列式计算出该物理量.(3)计算滑轮组提升该物体时的机械效率.22.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吊运设备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图中虚线框里是滑轮组(未画出),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由电动机拉动.工人师傅用该吊运设备先后搬运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物体A和物体B.物体A的底面积为SA,密度为ρA,高度为hA;物体B的底面积为SB,密度为ρB,高度为hB.当物体A所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为1 500 N时,物体A静止,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N1,挂在滑轮组挂钩上的物体A匀速竖直上升4 m的过程中,电动机对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拉力F1做的功为W1.当物体B所受竖直向上的拉力T2为1000 N时,物体B静止,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为N2.挂在滑轮组挂钩上的物体B以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电动机对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为625 N,拉力F2做功的功率P为500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已知: N1=2N2,5SA=4SB,8ρA=7ρB,2hA=5hB,不计绳的质量,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求: (1)物体B匀速上升的速度v.(2)拉力F1做的功W1.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23. 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 物重G/NOA/mOB/mA端上升的高度h/mB端下降的竖直距离s/m400.80.40.20.1(1)若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2)若实际拉力F为90 N,求拉力做的总功及杠杆的机械效率.24. 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角的大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Same or Different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hen Tomorrow Comes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语文《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六国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说“木叶”》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2024—2025学年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初探.pptx 语文《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与妻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轴与绝对值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复习'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多项式运算'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展开图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线段与角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性质'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性质'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逆定理'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猜您喜欢
      Unit 6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高频考点讲与练.ppt 2023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期末真题附答案(共3套).docx 《彩色的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doc 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1).docx 六年级美术上册 《远去的路》教案设计.docx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件.ppt 不等式及其解集-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共30张PPT).pptx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x 第十一章第1节《功》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x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x 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课时练-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 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x 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课时练2-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 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课时练-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 第九章第1节《压强》课时练-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 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课时练2-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 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第2课时测量机械效率》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x 第七章第1节《力》课时练2-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