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G(WH)地化绪论.ppt
67页地地 球球 化化 学学 GeochemistryGeochemistry李萧李萧 ShengLi College,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ShengLi College,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136930394:136930394 Mobile: 15254642677Mobile: 15254642677l国内参考教材 l《地球化学》,2003,地质出版社韩吟文和马振东等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章,46万字l《地球化学》,1988,地质出版社赵伦山和张本仁编适用于地球化学与勘查专业本科,学时100,地质类专业教学参考书.12章,60万字 l《地球化学》,2004,科学出版社陈俊和王鹤年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13章,88万字l涂光炽等,地球化学.1984,上海科技出版社. l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高等地球化学.1998,科学出版社. l郝立波,戚长谋.地球化学通论.2005,地质出版课程参考教材体系 2003版《地球化学》l 绪 论 l 第一章 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 丰度l 第二章 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状 态 l 第三章 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 元素的迁移 l 第四章 地球化学热力学与地球化 学动力学 l 第五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l 第六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l 第七章 岩浆化学作用l 第八章 有机地球化学l 第九章 地球的化学演化l 绪 论 l 第一章 宇宙和地球的成因及组成 l 第二章 地壳及地幔中化学元素的分 布 l 第三章 晶体化学 l 第四章 地球化学热力学 l 第五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l 第六章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l 第七章 水溶液化学作用 l 第八章 有机地球化学 l 第九章 风化作用地球化学 l 第十章 沉积-成岩作用地球化学l 第十一章 岩浆作用地球化学 l 第十二章 变质作用地球化学 l 第十三章 元素地球化学循环 陈俊,王鹤年 2004版《地球化学》国外参考教材国外参考教材l Krauskopf K B and Bird D K: Introduction to Geochemistry.(3rd ed.)1995,McGraw-Hill Book Company l Brownlow,A H: Geochemistry.(2nd.). 1996,Prentice Hall l Ottonello G: Principles of Geochemistry, 199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 Faure 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Geochemistry. (2nd.), 1998, Prentice Hall l Albarede, F: Geochemistry:An introducion. 2003, 2009,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 Walther J V: Essentials of Geochemistry. 2005, 2009, Second Edition.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1. Chemical Equilibrium 2. Aqueous solutions 3. Solution-Mineral Equilibrium: Part 1:Carbonates 4. Solution-Mineral Equilibrium: Part 2:Silicates 5. Crystal Chemistry 6. Surface Chemistry: The solution-Mineral Interface 7.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8.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Phase Equilibria 9.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10. Isotope Geochemistry 11. Reaction Rates and Mass Transfer 12. The Fluid Envelopes 13. Weathering and Soils 14. Sedimentation and Diagenesis: Inorganic Geochemistry 15. Sedimentation and Diagenesis: Organic Geochemistry 16. Metamorphism 17. Form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Magmas 18. Volatiles and Magmas 19.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s 20.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s 21. Historical GeochemistryK B.Krauskpf and D K.Bird Introduction to Geochemistr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95(3rd.) 647p.1. The Elements 2. Isotope Geology 3. Thermodynamics 4. Water Chemistry 5. Crystal Chemistry 6. Organic Geochemistry 7. Sedimentary Rocks 8. Igneous Rocks 9. Metamorphic Rocks§A H. Brownlow Geochemistry. Prentice Hall (2nd.).1996.580p.1.Elements, An International Magazine of Mineralogy, Geochemistry, and Petrology. 6期/年,Since2005.高级科普. 2.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美国出版,12期/年.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 化学家协会. 3.Applied Geochemistry. 美国出版,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家协会. 4.Chemical Geology. 荷兰出版,8期/年.欧洲地球化学家协会. 5.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荷兰出版,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刊 物. 6.Geochemistry: Exploration, Environment, Analysis. 7.Geochemical International.译自Геохимия. 8.Geochemical Journal, 日本. 9.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荷兰出版. 10.Annual Review of Planet and Earth Science. Since1932.加州-非盈利科 学出版机关.20余种学科年评-文章特邀 11.地球化学,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12.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科院地球化 学研究所.地球化学期刊课程要求课程要求平平 时时 成成 绩绩上课考勤上课考勤迟到迟到( (早退早退) )三次,算一次旷课;三次,算一次旷课;旷课一次扣旷课一次扣2 2分分课后作业课后作业Ø 评分标准 实行5分制Ø 迟交作业每次扣1分5+ →100分; 5 →95分; 5‾ →90分 ; 4+ →85分; 4 →80分; 4‾ →75分 ;3+ →70分; 3 →65分; 3‾ →60分 ; 2 →50分。
vv 总计学时:总计学时: 48 48 vv 教学内容:绪论、第教学内容:绪论、第1 1章章 ~ ~ 第第7 7章章vv 学期成绩:期末考试学期成绩:期末考试 70%70%,平时成绩,平时成绩 30%30%答疑时间:?答疑地点:西配楼——3013学期论文学期论文论文成绩l 学期论文:形式:① 读书报告;② 项目设计;③ 问题质疑阅读参考书和期刊评分标准:文献 数量、对某方向研究现状和进展的总结,项目设 计的科学性、依据及问题质疑的证据l 1.选题好; 2.论述紧扣主题; 3.有独立见解; 4. 条理清晰; 5.文字流畅,逻辑性强7Thinking big, BUT never overlook the many details1Earth Science has a bright futureAdvice to young students: a discerning(洞察力) geochemist6Never take the words by the “famous” as truth or gospel(真理) without considering “?”!!!!5Thinking – question ourselves: what, why, how, when, where etc. 4Diligence – hard working 勤勉和努力3Persistence 简而言之为“量”的研究第22页/共55页地球化学第一: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 组成也就是元素(同位素)的含量及含量在空间、时间及不同地质产状地质体中的变化;这一问题是地球化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资料;第23页/共55页地球化学第二: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在化学课本中了解到原子是构成自然物质的具有独立性质的最小单位,各种原子构成了客观的地质体。
地质体内部的各种原子的结合和存在形式不是任意的、静态的,而是有条件的、变化的它们受地质作用物理化学状态的控制,是随着地质历史的变动而变化的因此,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是地质作用物理化学条件及变动历史的指示剂简而言之为“质”的研究第24页/共55页地球化学例1:早期处于原生还原环境的黄铜矿(独立矿物形式);晚期由于地壳抬升,黄铜矿处于表生氧化环境(O2、H2O等),最终氧化为可溶的CuSO4;从黄铜矿变为硫酸铜是环境从还原状态转化为氧化状态的指示剂)(CuSO)(CuFeS42溶于水的离子态黄铜矿独立矿物表生环境¾¾¾®¾第25页/共55页地球化学第三:研究元素的迁移简而言之是“动”的研究,也就是元素 在自然作用体系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在时 间、空间上的变化例2:元素从矿源层中活化迁移到沉淀 成矿(左图)①某金属元素(Cu)呈分散状态赋存 于矿物颗粒表面该元素含量较高,形成 矿源层;②某个时期,其深部发生了某地质作用 ,沿裂隙发生了热液活动,矿源层裂隙两 侧物理化学状态发生了改变,矿源层中的 元素被萃取至流体中迁移;③热液迁移至上部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 变化(岩石渗透率、pH……),流体中元 素又以新的结合方式沉淀下来。
第26页/共55页地球化学例2分析与总结从这个例子可见: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包含了以下 三个要素:①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②元素结合方式的改变;③导致元素在空间上的位移及元素集中、分散的转化 因此,元素的迁移过程能指示元素发生变化的动态过 程,以及各种物理化学条件的制约关系,从而揭示地 质、地球化学作用机制第27页/共55页地球化学第四: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指的是元素(同位素)在自然界所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中的行为通过行为的研究可以揭示地质体成因机 制第28页/共55页地球化学地质现象:①铜、硫矿体产在花岗闪长斑岩的裂隙带中;②矿体上方有一个硅化(矿化)碎裂顶盖;③在地表3线剖面进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原生晕);④其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