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docx
17页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试行)基础管理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整;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齐全;企业坚持安全生产投入规划与实施;企业坚持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并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整、齐全,定期组织演练实施;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能及时、准确向上级汇报;企业定期向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会、从业人员、股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建立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并且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建立各级各类人员包括管理与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定期对其职责进行检查考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工伤事故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例会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台帐,做到专款专用企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工伤保险费。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网络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并积极开展工作;企业依法设置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并且有管理职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参加企业各种涉及安全生产的会议和有关决策决定;企业工会应履行监督职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配备不少于名专职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不少于名专职人员;从业人员在人以上不足人的,应配备不少于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决策;督促企业与员工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规程,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有关业务部门和人员及时整改,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和经验;参与本单位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及事故预防措施的制订;参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的审查,督促和管理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参与组织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制订及演练;组织或者参与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向本单位提出报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教育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进行相应的安全产生知识培训新职工入厂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变换工种、复工和“四新”教育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事故管理工伤事故报告发生重伤及重伤以上事故,应立即如实报告当地有关主管部门,不得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发生轻伤事故,应立即如实报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四不放过”要求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处理三同时”管理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项目的可研报告或初始报告的内容里必须有安全专篇;建设项目概算中安全设施资金概算应当完整齐全;“三同时”管理制度文本应当完整;企业工会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参与设计方案的审查及项目验收班组安全管理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每周开展安全检查与整改工作;及时上报隐患整改与落实安全措施情况每月开展次以上安全活动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熟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采购符合安全资质标准特种设备档案与台帐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防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由法定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并做好记录相关安全管理企业与外来施工(作业)方应签订安全管理职责明确的管理协议;施工现场有可靠的安全设施与防范措施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发包或出租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发包或出租必须有发包或出租合同和安全管理协议;承包或租赁方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的资质对厂区内临时作业人员、实习人员、参观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应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租用气瓶或外购气源应与相关方签定安全协议,供气单位应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资质、入库验收制度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现场抽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与落实情况现场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发放标准和穿戴使用情况现场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现场检查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情况危险源管理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危险有害因素定期进行辨识和评估,重大危险源按《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辨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风险建立档案管理,制订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登记管理制度,定期检测、评估,严格监控;重大危险源以及应急管理措施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制定完整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机构;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分工;潜在危险性评价;应急救援的组织、人员及装备情况;紧急救援措施;经费保障;训练与演习。
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情况安全生产档案工伤事故档案;安全生产健康教育档案;违章记录以及安全奖惩档案;隐患及整改档案;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人员健康档案设备设施空压机各种设备技术资料齐全;机身、曲轴箱等主要受力部件无影响强度和刚度的缺陷,所有紧固件必须牢靠并有防松措施;压力表、温度表(计)、安全阀、液位计(油标)等安全装置(附件),完整、灵敏可靠,在检测周期内使用;外露的联轴器、皮带传动装置等旋转部位必须设置防护罩或护栏,螺杆式空压机保护盖必须关闭;配套的压缩空气管道无腐蚀,管内无积存杂物,管道漆色符合要求,并标有流向箭头,支架牢固可靠;电气设备符合安全要求,机组旁应设紧急停机按钮保护装置(开关);空压机布置合理,空压机与墙、柱以及设备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距离;空压机必须放在有足够通风的房间里、其区域内无灰尘、化学品、金属屑、油漆漆雾等金属切削机床防护罩、盖、栏应完备可靠;防止夹具、卡具松动或脱落的装置完好;各种限位、联锁、操作手柄要求灵活可靠;机床连接规范可靠;机床照明符合要求;机床电器箱,柜与线路符合要求;未加罩旋转部位的楔、销、键,原则上不许突出;备有清除切屑的专用工具;磨床砂轮合格,旋转时无明显跳动;车床加工超长料应有防弯装置;插床应设置防止运动停止后滑枕自动下落的配重装置;电火花加工机床可燃性工作液的闪点应在℃以上,需采用浸入式加工;锯床锯条外露部分应采用防护罩或安全距离隔离;加工中心加工区域周边应有固定、可调式防护装置。
冲、剪、压机械离合器动作灵敏、可靠,无连冲;制动器工作可靠,与离合器相互协调联锁;紧急停止按钮灵敏、醒目,在规定位置安装有效;传动外露部分的防护装置齐全可靠;脚踏开关应有完备的防护罩且防滑;机床可靠,电气控制有效木工机械限位及联锁装置灵敏可靠;旋转部位的防护装置完好有效;夹紧或锁紧装置完整可靠;锯条、锯片和砂轮符合规定;连接可靠,控制电器符合规定;跑车带锯机应设置有效的护栏;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平刨的开口度符合国家标准砂轮机砂轮机安装地点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砂轮机的防护罩应符合国家标准;档屑板应有足够的强度且可调;砂轮无裂纹无破损;托架安装牢固可调;法兰盘与软垫应符合安全要求;砂轮机运行必须平稳可靠,砂轮磨损量不超标,且在有效期内使用;连接可靠,控制电器符合规定锻造机械上下砧不松动,销、楔坚固;锤头无裂纹,缓冲装置灵敏、可靠;操纵机构灵敏、可靠;紧固部件无松动;安全装置和防护装置齐全、可靠;机械手、夹钳、剁刀等辅助工具无裂纹;储气罐等辅机安全状态良好铸造机械设备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基础坚实;所有管路密封良好,无泄漏;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安全可靠;控制系统清晰灵敏,作业点均有急停开关;防尘、防毒设备设施完好无损,且运行正常;正确可靠;压铸机压铸型区应有防护装置,且与压射程序连锁;制芯机芯盒加热棒长短适中,线头连接整洁,安全可靠;混碾砂机防护罩有足够的强度,检修门电气连锁,取样门大小合理;抛(喷)丸设备密封良好,门(孔)电气连锁。
注塑机防护罩、盖、栏的安装应牢固,无明显的锈蚀或变形,且与电气联锁;操作平台结构合理,不得有严重脱焊、变形、腐蚀和断开、裂纹等缺陷;电器箱、柜与线路符合要求,控制台各参数显示完好、功能指标清楚,按键动作灵敏可靠;液压管路连接可靠,油箱及管路无漏油,控制系统开关齐全,动作可靠;模具各紧固螺栓齐全,无松动、变形、裂纹;自动取料装置标识清楚、动作灵敏,所控制的工作部件动作准确,机械手的活动区域应有护栏运输(传输)机械机械传动部位防护装置齐全可靠;操作岗位和每隔米左右应设置相应的紧急开关,且灵敏可靠;各种安全保险装置齐全可靠;通道、梯台、护网(栏)符合要求;接地(零)线符合要求;所有启动和停止装置应有明显标志并易于操作,并有必要的预警信号铸造熔炼炉炉体完整,附属设施安全;升降及起吊装置必须符合起重机械条款;浇包及其装置完好;炉坑应有护栏或盖板,无积水;以下外露传动部位必须有防护装置;控制系统齐全有效 工业炉窑炉门升降机构必须完好,钢丝绳断丝不准超过规定值,重锤配置适当,外露传动部分应设防护罩;炉车钢丝绳滑轮应完整无损;炉体的炉墙、炉衬应严密,无泄漏;锻造加热炉炉门循环冷却水应保持正常流通;退火炉、烘模炉炉门必须装置保险装置;煤气(天然气)炉气阀应完好,无松动、无泄漏现象;重油炉油管、风管及加热管应无裂纹、无泄漏现象;盐浴炉测温仪表、仪器应灵敏可靠、电气设备接地应完好、正确;箱式电阻炉测温仪表应灵敏可靠、电阻丝应完好,电器设备接地及防护罩应完好无损;燃油反射炉风管、油管应保持畅通,油温、风压及测温仪表应保持正常;气体渗碳炉炉盖升降机构应保持正常,风扇转动平稳,冷却水管应无堵塞,输油管道应畅通,无渗漏,排气管,漏油器必须畅通;气体氮化炉氨气管道、炉盖应无泄漏,氨气瓶严禁靠近热源、电源或强日光曝晒。
风动工具砂轮夹紧装置必须符合规定;防护罩应完好无损;气阀、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