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新课改改变农村孩子的学习方式.doc
2页利用新课改改变农村孩子的学习方式 资中县银山镇古井小学 张红 新教材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例,并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生、学习需要来编写的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情于动手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设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而现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迫于生计而外出务工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学习时自由散漫,难以管教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待掌握,自控能力还比较弱,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因此,我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没有父母在身边,能够面对和克服各种各样的难题,自信是必不可少,假如一个人没有自信心,是不可能放开思维的翅膀自由飞翔的;是不可能挑战自我极限追寻远大目标的;是不可能付出全部精力制胜一博的。
他总是忧悲忧戚,患得患失假如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那么他就会将十分的能力发挥八九分反之,他只会将十分的能力发挥四五分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此,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教育学生鼓励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只有拥有自信,才能真正在学生上经受住各种考验并获得成功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我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提出的问题,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问题教师进行讲解预习前为学生提出几点要求: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大概二细读,对重要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的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四、培养学生把握好上课环节,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不仅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更与学生的听课习惯息息相关如果一堂课从头到尾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造成注意力分散,掌握知识不透彻,课后作业完不成,成绩下降等后果要改变这些状况,我就在听课上处理好以下几点:(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老师的教学;(三)指导学生适当地做笔记以备课后总结思考 五、培养学生课后总结,养成整理知识,联想创新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训练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而通常情况下学生只限于听课,听课后应付作业作业之后便无所事事了而事实上,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大脑中存了许多新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是凌乱的学生应通过看书和整理笔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具体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学过的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出各类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
总结之后,还有回顾所学过的知识,将它们进行比较,融会贯通,一条条衔接起来,进而产生联想,一题多变,这就将厚厚的教科书变薄,再将变薄的书在脑中再加工,变为更厚的一本书这就需要教师长期、耐心的引导,更需要学生的持之以恒 总之,新课程中新的学习方式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新的生命今天的教育就是重建明天的社会我们的教育改革只有真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下工夫,才能赢得21世纪的主动权,才能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 2014--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