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稼先》逐字稿(素材).docx
4页《邓稼先》逐字稿(素材)科学家的使命与责任 ——《邓稼先》逐字稿 (第一课时) 请大家注意查看以下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可能为大家所熟知第一张图片展示了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其首颗原子弹的瞬间第二张图片则是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爆炸了其首颗氢弹的时刻这两个历史性事件,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值得铭记的里程碑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我们国家的实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永不屈服的精神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挺直了脊梁 接下来,请大家关注这张时间表这张表格列出了各国从发明原子弹到氢弹的间隔时间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然而,令人瞩目的是,中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飞跃在当时经济困难、科技落后的背景下,我们国家取得了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这背后是千千万万人的辛勤付出和英勇奋斗,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共同创造的伟大胜利 邓稼先,这千千万万人中为中国在世界上能够伸直腰杆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为他的好友写的传记,去了解这位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的科学家。
他就是我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杨振宁先生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1922 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57 年,他与李正道共同提出的与衬不守恒理论而共同获得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这仅仅是他一生中自己并不看重的成就他最伟大的成就是发现了以他姓氏命名的杨尼尔斯理论该理论完全可以与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力永恒的发现相提并论 杨振宁和邓稼先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大家看这一组照片,左边是杨振宁先生,右边是邓稼先先生而中间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杨振宁兄弟和邓稼先于 1949 年在芝加哥大学的合影杨振宁与邓稼先,他们是邻居,是同学,是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为国家铸造国之重器而隐姓埋名 28 载的两弹元勋他们之间 50 多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杨振宁会怎样来描述邓稼先这个人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我们总结归纳一下,会发现这篇文章一方面写了邓稼先对祖国巨大的贡献,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写了邓稼先崇高的人格 ①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立即这个词,从这个词中你能看出什么?对,邓稼先是毫不犹豫返回祖国的。
就当时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来讲中国和美国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但邓稼先没有丝毫的留恋,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科研环境,毅然决然回国这不就是出于他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吗? ②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大家看课文可以看到,这份建议书写于邓稼先患了直肠癌第一次手术和第二次手术之间而后一年多,他便与世长辞了可以说,这份建议书是邓稼先用生命来写的,作者才评价他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文革期间,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④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相信大家对那段时间的历史会有一定的了解在两派立场不同的群众对吵对打的时候,在他和同事们被四人帮围攻,有可能发生惨案的时候,他能挺身而出来说理,而且能够说服对方不正是靠着他诚恳无私的品质,才能拥有这样的威信吗? ⑤写信给作者说明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没有外国人参与 因为在当时,很多外国人不相信中国的实力,认为中国没有能力研制核武器,一定是依靠外国人的邓稼先专门写信来澄清这个事,说明这件事在他的心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⑥1982年,面对危险不撤离。
大家都知道,做核试验是要经常面临生命危险的,尤其是当时技术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而邓稼先面临危险不离开将生死置之度外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他无私的奉献精神孔子说了解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不能走面对危险的时候,短短的一句话便显示出邓稼先无畏的气概和无私的精神 大家跟我一起看一下课本仅在 1898 年,我国就有胶州湾、旅顺、大连、广州湾、广东威海和香港新界被租界大家是否注意到租界一词上的引号了,这里的引号是什么作用,同学们知道吗?对,就是表示讽刺,或者是表示否定名为租界,实为抢占因此作者说那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时代而 100 年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靠的是什么?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而邓稼先正视着千千万万人的代表,是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作者从百年历史入手,从而凸显了邓稼先的重要作用引出下面对邓稼先的介绍所以大家看这部分是不是还是挺重要的 作者首先是想告诉大家,人是文化的产物中国几千年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而邓稼先身上诚恳无私、温和不张扬的个性也正是儒家文化的特点澳本海默张扬的个性只适合美国崇尚个性的文化,如在中国,尤其是在当时,他恐怕生存都困难,更别说取得骄人的成绩了。
而邓稼先正是因为真诚无私、威望高,才能被大家所信服,才能为自己创造出科研的环境这部分内容的对比,说明了邓稼先在历史特殊时期为中华民族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突出了后文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一结论 ①请同学们再自己朗读一遍,思考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辽阔无边的旷野,渺无人烟,河水像环绕的带子,群山交错在一起,一片阴暗凄凉的景象寒风悲笑,日色昏黄,蓬断草枯,寒气凛冽,犹如霜冻的早晨鸟儿从这里飞过也不肯落下,野兽在这里狂奔而离亭长告诉我说这儿曾经是古代的战场,常有失败的一方在这里全军覆没每逢天音的时候,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这段话描写了一片凄凉的场景 ②作者在这儿引用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首先,这段话渲染了一种悲壮凄凉的气氛,从侧面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突出了他为国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品质 再一起来朗诵课文中的《中国男儿》来结束这篇课文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