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7.天气预报教案(2025秋版).doc
2页7.天气预报【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交流查询所得的当地天气预报活动,了解其所包含的信息,认识并使用常见的天气符号[科学思维]通过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对比活动,能尝试分析气温、降水、风、云等出现差异的原因,认识到天气是会变化的[探究实践]通过整理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保持对研究天气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态度责任]能主动提问、分享发现,愿意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内容,认识并学会使用常见天气符号教学难点】比较分析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之间的异同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本教学过程】上课 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什么是天气预报 课前任务:提前一天,请学生查询明日当地和省内其他某个地区的天气情况,进行记录,便于第二日在课上交流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提问:整理今日的观测记录,我们观测的天气内容与天气预报一样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天气预报板书课题:天气预报)二、探索:天气预报的内容(预设20分钟)1.整理天气观测记录提问:观测内容中包含哪些天气信息?预设:包含有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云量、云状。
2.交流天气预报内容1)学生分享交流,说出查询方法与查询到的当地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2)通过交流讨论,发现不同查询方法与查询时间获得的天气预报会有不同3)通过班级讨论,确定天气预报中所获得的主要信息,并取得学生的一致认同,将其填在黑板记录表中3.认识并使用天气符号1)通过天气预报符号的呈现展开天气符号的认知2)任选一份前一天的观测记录,用天气符号进行书写并在后续的观测记录中推荐这样的记录方法4.对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在黑板上分别展示今日的“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主要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个天气内容的对比分析[设计意图]学生课前调查天气预报,收集多样数据,分享交流后会发现天气预报时间接近时准确度更高,且不同的查询方法获得的天气预报准确度不同同时学生能从中找到天气预报的共同点也就是主要信息,进行筛选与确定,锻炼学生的比较与分析能力三、研讨:交流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对比(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天气观测内容与天气预报有什么相同与不同?2.从这些对比结果中,你对天气又多了哪些方面的认识? 四、拓展: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预设5分钟)1.请各个小组交流所查询的不同地点的天气预报。
2.由此组成一个“浙江省天气预报”,并发现浙江省内同一天不同地点的天气不同那么全国呢?全球呢?[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分享活动,学生能直观了解到本省内同一天不同地点的天气情况不同,此时将地点范围扩大,延伸思考板书设计】 【疑难解答】怎样帮助学生筛选出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1.筛选方法: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询到的本地天气预报,在组内对于天气预报的主要信息形成统一认识,再由小组进行表达,其他小组倾听并提出疑问与补充的方式来完善2.筛选标准:对于天气预报需要关注的主要信息,其实往往是从关注人的需求出发,需要什么就关注什么在课堂中讨论后达成需求一致,比如以第二天的出行、穿着、带伞等情况为标准进行筛选3.对于天气预报的发现:在讨论各种天气预报时就会发现其准确性会因预报时间、查询方法而存在差异,与实际天气会存在出入。

![2021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环切手术伤口恢复图[精选WORD]](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