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版).doc

65页
  • 卖家[上传人]:lu****9
  • 文档编号:613742321
  • 上传时间:2025-08-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3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2025秋第一单元 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通过观察不同的天气图片,知道描述天气的词语有阴、晴、雨、雪、炎热、寒冷等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圈包围,大气圈内会发生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科学思维]2.通过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对比,能正确对天气现象做出分类[探究实践]3.通过观察天气,能对某一天的天气状况,用图画或者词句的方式进行记录[态度责任]4.在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天气的多样性,养成关心天气的习惯教学重点】从冷热状况、刮风状况和阴晴雨雪等方面观察天气,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教学难点】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天气观测记录表、作业本教学过程】上课 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了解我们关心的天气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课件(雨后彩虹图),引导:刚才还下着雨,一转眼,雨过天晴 ,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图中这种情况,你见到过吗?出现了哪些天气现象?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呢?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知道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2.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还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关于天气,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对天气的了解3.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设计意图]从图中雨后天晴的图片出发,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兴趣二、探索:感受天气的多样性(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提问:我们常用哪些词和句来描述天气?(1)学生小组讨论,完成班级记录单2)交流:学生交流补充完成描述天气的词和句的记录单3)小结:描述天气的词和句很多,我们可以从表示冷热状况、刮风状况和阴晴雨雪等方面来分类2.继续提问:你能从冷热状况、刮风状况、阴晴雨雪等方面来观察今天的天气状况吗?(1)学生小组观察今天的天气2)交流:今天的天气状况怎么样?(3)学生将天气状况用简单的图画、词句记录下来4)小结: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记录天气,还可以加入穿衣提醒等3.出示大气圈图片,提问:天气现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天气现象发生在哪里呢?(1)查阅课本资料2)说说你得到了什么信息?(3)出示“大气圈示意图”,从这张图中你明白了天气现象发生在哪里?(4)学生说自己对图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4.汇总:我们认识到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的运动引起了天气的瞬息万变。

      [设计意图]重点通过“整理描述天气的词和句”和“观察记录今天的天气”这两个活动,学以致用,让学生更科学地描述天气三、研讨:分类天气现象(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多种天气现象的照片等1.提问:你觉得,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观察、记录天气?(1)学生自由发言2)小结:天气指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热状况、阴晴雨雪和刮风状况等情况2.提问:天气会变化吗?天气变化的速度是快还是慢?(1)学生自由发言2)小结: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3.出示多种天气现象的照片,提问:大气圈里有哪些天气现象?(1)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有哪些天气现象2)说一说我们对大气圈的认识3)小结:大气圈对天气的变化至关重要,我们也要了解更多的天气,才能更好地生活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可以提醒人们提前应对[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回顾和研讨,明确观察、记录天气的科学方法通过了解更多的天气现象,增加对大气圈的认识,明确我们关心天气的重要性四、拓展:记录“天气日历”(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天气观测记录单1.出示常见天气符号汇总图,学生尝试记忆,互相问一问,考一考2.提议: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每节科学课我们都将做一次天气观察记录,并完成天气观测记录单1)阅读记录单,讨论:接下去我们该如何观测天气?你们还有什么疑问?(2)自由交流[设计意图]从第一课开始就落实“天气观测记录”的任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讨论中明确制作方法,还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完善或调整板书设计】【疑难解答】1.什么是大气圈?我们的地球周围有很多气体,这就是大气圈我们居住在大气层的底部,所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来自大气圈,大气圈中有水和各种尘埃杂质,是形成云雨雾雪的重要物质,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雨天、闪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之内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生物能够生存繁衍离不开大气圈,它拥有“地球保护伞”的称号2.怎么分类天气现象?为什么可以这么分类?雨是水,雪融化了也是水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雨雪类非常炎热的天气也有可能是阴天,非常寒冷的天气也有可能是晴天所以将温暖和寒冷分成冷暖类,将晴天、阴和多云分成阴晴类晴天、阴和多云这三种天气现象主要是和天空中云的多少有关最后将表示风天气的分成一类因此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教学后记】2.认识气温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比较尺子和气温计,知道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了解气温计的基本构造,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符号是“℃”。

      [科学思维]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法和写法,特别是零下温度的读数[探究实践]在读数与研讨中,体会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培养学生探究各种温度计的兴趣[态度责任]能主动提问、分享发现,愿意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教学难点】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和写法教学准备】[教师]尺子、水温计、体温计、气温计、气温计模型、课件[学生]尺子、气温计、气温计模型【教学过程】上课 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如何使用气温计一、聚焦:谈话引入,导入新课(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水温计、体温计、气温计1.提问:今天的天气感觉怎么样?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吗?你怎么知道的?2.谈话:我们可以从电视中了解气温,也可以自己测量气温3.引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专门测量气温的工具——气温计4.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气温计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气温每天都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于“气温”比较熟悉,经常会听到今天的气温是多少,父母们也会根据气温来准备衣服,外出旅游之前,也会反复查看当地的气温。

      教师可以据此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聚焦到气温计的认识上二、探索:比较异同,认识气温计(预设20分钟)(一)认识气温计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尺子、气温计1.小组内比较尺子和气温计,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注意:气温计是非常容易破碎的玻璃仪器,一定要轻拿轻放2.全班交流:(预设:相同点:都有刻度、都有0刻度、刻度都是均匀的等;不同点:数字不一样、气温计有单位符号和玻璃泡等3.气温计有哪些结构?利用气温计模型,请学生介绍气温计的结构预设1:下面有个圆圆的师:(什么颜色?)我们叫它玻璃泡预设2:中间细细长长的师:我们称它液柱预设3:有各种数字师:观察这些数字,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这样排列呢?最大的数值是多少?最小的数值是多少?最大最小的数值就表示这个气温计的测量范围预设4:中间是0,两边的数字是对称的预设5:上面还有字符,℃,师:这是温度的单位符号,摄氏度气温计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预设6:上面有很多小格子师:一个小格子是多少摄氏度?一大格是多少摄氏度?师小结:经过同学们的学习和观察,我们知道气温计的结构由单位符号、刻度、液柱和玻璃泡组成二)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和记录1.观察上面的气温计模型,气温是多少?师补充:液柱在38这里,那么这里读作三十八摄氏度,写作38℃。

      2.出示0℃:请学生读出温度你能上来写一写吗?3.出示-4℃:零下温度怎么读:先找到0刻度,零上往上读,零下温度从零开始往下数零下四摄氏度写作-4℃板书: 练习读数:独立完成课本第6页三个气温计的读数和记录全班交流:0℃、19℃、-2℃[设计意图]尺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让学生在比较尺子和气温计的过程中,利用概念迁移,逐步发现气温计的各个结构然后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和记录,这里的难点是零下温度的读数,零下温度怎么读呢?先找到0刻度,从0开始往下数,利用这个方法,大部分学生是能够读对的,当发现错误的读法,建议让学生教学生的方式来及时纠正三、研讨:讨论交流,分享发现(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气温计1.提问:我们在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读数时,需要注意什么?2.学生尝试用气温计测量教室里的气温谈话:刚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你们,现在这里的气温是多少?现在你能用气温计来测量吗?3.教师一一记录,不要评价,然后观察数据,分析原因提问:为什么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方,用气温计测出来的气温有些不一样,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交流:看来,如何用气温计准确地测量气温,还是有很多窍门,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

      4.交流:利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帮助?预设:可以知道不同时间的气温可以知道明天、之后几天的气温如果我们掌握了地方不同时间的气温,外出时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设计意图]学生在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时,最大的问题就是零下温度的读数,教师要反复强调“从零开始往下数”的方法这节课主要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在下节课的气温计实测中,学生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在这个环节增加了一个“试测”的环节,当然执教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取舍四、拓展:认识其它温度计(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体温计、水温计、气温计1.交流:除了气温计之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温度计,你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体温计、水温计2.提问:它们与气温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预设:测量范围(量程)不同,用途不同;精确程度不同等3.出示正在沸腾的水,想一想:可以用哪一个温度计来测量开水的温度?可以用气温计和体温计测量开水的温度吗?(预设:不可以,因为测量范围不一样)[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作用,测量对象不同,测量的范围也不同板书设计】【疑难解答】1.如何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和记录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形成技能,为第三节实测气温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零下温度的读取,比如,最经典的错误:零下8摄氏度,学生会从10往上看,读成零下12摄氏度 零下温度怎么读呢?先找到0刻度,再从0开始往下数2.温度单位℃怎么写?符号摄氏度℃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于1742年提出的,一般来说,是先写小圆圈,再写大写的C,小圆圈和大C需紧靠教学后记】3.测量气温【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地测量一天中的气温,掌握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一天的气温是在变化的[科学思维]通过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气温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3.测量气温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5.相同时间比快慢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2.2.我们的校园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4.水结冰了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4.测量降水量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6.运动和能量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天气教案(共8课)(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2.4.不同的天气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2.3.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6.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5.冰熔化了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水教案(共8课)(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案(共8课)(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2.8.单元小结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1.运动与位置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2.我们的家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7.天气预报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5.观测风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思维导图(2025秋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