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4.测量降水量教案(2025秋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lu****9
  • 文档编号:613740011
  • 上传时间:2025-08-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测量降水量【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知道降水量,明确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专用工具,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降水量的常用单位“毫米(mm)[科学思维]借助自制雨量器和模拟降雨实验,学会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能规范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掌握测量降水量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探究实践]在测量降水量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工具在科学测量中的重要性,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对气象科学的探究兴趣和科学态度[态度责任]能主动提问、分享发现,愿意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教学难点】模拟降雨的喷洒方式,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雨量器实物[学生]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教学过程】上课 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如何测量降水量一、聚焦:谈话引入,导入新课(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谈话:我们出行前,常会关注目的地是否下雨,便于我们准备合适的衣物和雨具2.出示不同地区下雨情况图片(有倾盆大雨、毛毛细雨)。

      3.提问:同学们,在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不同下雨情况,那你们能说一说雨的大小是怎么判断的吗?4.谈话: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往往不准确,在科学上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降水量来判断雨的大小板书课题)5.小结: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在规定面积地面上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设计意图]开头以贴近生活的出行关注天气场景谈话切入,引发学生共鸣,再通过出示不同下雨情况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构建降水差异的具象认知;提问互动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引发思考,进而揭示生活判断的局限性,顺势引入科学测量降水量的方法并明确概念,既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驱动其主动求知,又为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达成从生活感知到科学认知的自然过渡二、探索:制作和使用雨量器(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每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1.认识雨量器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学习制作简易雨量器书本第12页图片)制作的基本过程:(1)选一个直筒透明杯;(2)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注意“0”刻度的位置(以毫米为单位);(3)刻度条外贴上透明胶带,用于防水3.模拟降雨并使用简易雨量器1)观看微课,模拟下雨,并使用雨量器测量这场雨的降水量。

      2)小结简易雨量器的使用方法:把雨量器放在水平地面用喷水壶模拟降雨,并记录时间读出刻度,视线要与液面持平换算成24小时,确定雨量等级3)用简易雨量器测量三次模拟降雨的降水量,并将三次降水量的时间换算成24小时,对照“24小时降水量等级标准”确定三次降雨的降水量等级[设计意图]雨量器的制作和使用是本课重点,通过观察图片认识雨量器结构与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认知框架;借助动手制作简易雨量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强化对雨量器构造及刻度标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与工程思维;开展模拟降雨实验,配合微课学习与多次测量实践,让学生直观掌握雨量器的规范使用方法,学会换算时间、对照标准确定雨量等级,在实践探究中深化对降水量概念的理解,提升科学测量与数据分析能力,实现从知识学习到技能应用的完整学习闭环三、研讨:讨论交流,分享发现(预设5分钟)1.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要注意什么?(预设:雨量器要放在开阔、无遮挡的地方;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2.下雪也属于降水,怎样测量下雪天的降水量?(预设:用雨量器收集降雪,待雪在雨量器中融化成水后,再来读数[设计意图]深化知识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回顾实践操作要点,强化规范测量意识,巩固科学测量的严谨性;而探讨“怎样测量下雪天的降水量”,则突破常规降雨测量的局限,将知识迁移至特殊降水形态,启发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创新思维与知识迁移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降水形式的多样性,构建更完整的气象知识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

      四、拓展:了解不同预警等级暴雨的降水量(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气象部门在暴雨到来之前,会发出预警暴雨预警分四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中,红色预警等级最高收到暴雨预警,我们尽量不要外出,做好安全防护板书设计】 【疑难解答】1.制作雨量器时,透明直筒宽口杯与直筒窄口杯有明显区别吗?因为降雨过程中,降雨范围的每一处地面从天上降下来的雨量是平均分布的,如果把室外的大水池看成宽口杯,把小水池看成窄口杯,在24小时内的降雨,大水池接到的水用板分隔成几个与小水池的口径相当大小,它们的水位高度是一致的我们读出来的水位高度就是降水量,所以没有明显区别2.使用喷壶模拟降雨时,喷壶嘴与杯口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原因在于:一方面,模拟自然降雨状态,让喷出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类似自然降雨的下落过程,使水在下落过程中分散更均匀,防止测量结果因降雨分布不均产生偏差;另一方面,防止水流因距离过近直接冲击杯内水面,避免水面波动影响测量准确性3.一场雨的雨量能否代替24小时的降水量?一天24小时内只下了这一场雨,且降雨起止时间完全在这24小时范围内时,这场雨的雨量就等于24小时的降水量但如果24小时内有多场雨,或者这场雨的开始时间在24小时之前,结束时间在24小时之后,那么一场雨的雨量就不能代替24小时的降水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将24小时内所有降雨的雨量相加,才能得到准确的24小时降水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3.测量气温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5.相同时间比快慢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2.2.我们的校园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4.水结冰了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4.测量降水量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6.运动和能量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天气教案(共8课)(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2.4.不同的天气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2.3.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6.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5.冰熔化了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水教案(共8课)(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教案(共8课)(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2.8.单元小结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1.运动与位置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2.我们的家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7.天气预报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5.观测风教案(2025秋版).doc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思维导图(2025秋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