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薄弱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docx
2页民族薄弱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难关学生视作文为遥远的征途,望而生畏但也不得不去搜索枯肠,敷衍成篇日久天长,就滋生了厌烦、应付的写作情绪追其原因,是老师要我写的心理倾向存在于学生的意识之中只有形成一种我要写的良好心理倾向,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写作才能的进步我在偏远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中,从以下方面入手,根本改变了学生不爱写,不会写的状况 首先注重纠正民族方言的影响作文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表达,而遣词造句更是作文的基石如何耐心而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纠正语言习惯是进步民族地区作文程度的第一环节民族学生按习惯常把猪脑壳写成脑壳猪,我与老师去看电影写成我们两个老师去看电影类似情况,不胜枚举对此,我强调了侗、苗语与汉语最突出的差异是词组的构造不同,而不是句式不同,书面表达时要注意将侗、苗语的词组构造形式改成汉语词组构造形式诸如此类,目的在于扫清语言表达的障碍 其次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作文亦如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举办了几届**年级?幼杉?文学兴趣小组,同时也办起了班级优秀作文选手抄本,鼓励学生跳跃投稿,这样就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形成了我要写的写作心理倾向,改变了学僵硬着头皮应付的状况。
再次办好班级图书角偏远民族地区学生外出时机少、视野狭窄,加之家里经济窘迫,手头拮据为此,我订购一些图书,设置班级图书角在指导阅读的同时,提倡勤于摘记,尤其是注重修辞的妙用,以便到达阅读为作文的目的这也就替学生创造了博览群书的环境气氛,为学生借鉴高程度作文创造了条件 最后注重民族优势,利用民族素材近年来,民族地区地一些行业均利用民族优势开展经济我认为民族地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应废弃枯燥、乏味的框套式作文,抓住民族文化优势来启迪学生着眼民族特色去充实作文的内容,指导学生把熟悉的侗乡风俗、苗家景致纳入文中如苗族的过苗年、吃牯,侗寨吃新节,还有誉满苗乡侗寨的牛瘪火锅学生通对风俗、景致的描绘既解决了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难题,又加深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