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夺冠高考)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考点定位+名师助学+跟踪训练)特色专题攻略 等值线图课件【课时讲课】.ppt
46页第二部分 特色专题突破专题七 等值线图一、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在高考综合题中,常以背景材料的形式呈现把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有助于了解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势、河流流向、坡向等1.等高线基础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鞍部由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陡崖如右图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判别方法判定内容看数值范围①极值:辨起伏、计算最大高差②大小:辨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③重叠:辨陡崖看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陡;等高线疏—缓②上密下疏:凹形坡—可通视③上疏下密:凸形坡—不可通视看弯曲形态①山谷:等值线数值由低向高凸出②山脊:等值线数值由高向低凸出③鞍部:正对两组山脊与山谷等高线之间判别方法判定内容看闭合形态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其周围数值比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等于0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看延伸方向①判断山脉走向; ②判断坡面水流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据此完成(1)~(2)题。
考题回放(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解析:第(1)题,注意中间是条河,有支流和桥梁,我们知道支流多在上游出现,桥梁多在下游出现,就可以判定河流的流向,或者根据等高线也可判断,到下游河道几乎与等高线平行流动,说明河两侧等高线数值相同,依据等高距推知河应在200~300 m,Q应该在400~500 m,故选D项;第(2)题,依据等高距推知河应在200~300 m,山峰高580 m,相减等于280~380 m之间,因此,排除A、D两项如果选B项,310 m,580-310=270 m说明桥梁附近应为270 m,又因为桥梁比瀑布处低且相差72 m,则瀑布所在区域的海拔为:270+瀑布的落差为72=342 m,超过了河应在200~300 m之间范围,B项错。
再验证C项:580-360=220 m,220+72=292 m符合河应在200~300 m之间答案:(1)D (2)C 读图,完成(1)~(3)题(3)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m B.55 mC.60 m D.65 m(4)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 m B.40 mC.90 m D.65 m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解题时要注意观察等高线的数值,间距以及比例尺等基础知识第(1)题,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85 m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 m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 m,但不能是65 m。
故C项正确第(2)题,①②③④四处,③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故C项正确第(3)题,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设计坝高13 m,大坝顶端最高与50 m等高线持平,不能超过50 m等高线,由图例可知坝顶长约为40 m答案:(1)C (2)C (3)B(坝址位置如下)二、等温线图1.等温线图的判读判别方法等温线备注看数值排列判断半球: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降低(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看疏密程度 ①同一幅图上,等温线越密,表示气温差越大;反之,越小;②不同图幅地图上,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疏;②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③寒暖流相汇处,等温线密集 看弯曲形态①判断洋流:暖流——等温线向低值方向(高纬)凸出;反之,寒流②判断海陆或季节:7月,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1月,反之北半球山地等温线向南凸,平原向北凸;反之,南半球看闭合形态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其周围数值比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等于0或相差一个等温距2.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走向影响因素理由等温线平直,大体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或纬度)太阳辐射随纬度而不同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程度强弱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地形海拔高,气温低。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闭合曲线盆地或山地盆地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山地地势高,气温垂直递减 (2012年福建文综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考题回放(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 ℃积温 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类似气候要素中的气温曲线第(1)题,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光热条件优越,A项错;本地区同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大气环流性质一致,B项错;甲地区为平原,两侧为山地,平原地区比山地高原地区光热条件好,C项正确;距海远近对光热条件的影响不大,D项错。
第(2)题,对玉米生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中热量条件答案:(1)C (2)A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km/h据此完成(1)~(3)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垂直方向(下-上)温差越大,对流运动越强,温差越小,气流越稳定 由图可知甲垂直方向等温线最密集,肯定不稳定;乙地地面与高空温差不是最大,对流不是最旺盛;乙、丙比较当然是丙地等温线最平稳第(2)题,正午前后应该指当地12点前后,图示甲地西侧高空的冷空气移至乙地附近,垂直温差大,而且空气中水汽丰富(湖泊、材料中“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均提示乙地水汽丰富),容易导致乙地产生强对流天气。
第(3)题,图中地势起伏和缓、海拔多在250~500 m之间,应为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在低纬,小部分在中纬(北到长江、南至珠江、西到雪峰山、东临大海)解题关键是海拔答案:(1)D (2)B (3)D三、等压线图等压线实际是等压面与等高面的交线,故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同一海拔高度:气温低,气压高;气温高,气压低不同海拔高度: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海拔低,气温高,气压高气压场的类型、风向、风力及天气系统等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气压系统等压线的特征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高压脊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2.等压线图的判读判别内容判别方法天气系统高(低)压系统看闭合曲线数值大小锋面气旋看低压系统延伸的区域判别内容判别方法天气状况晴看高压中心 高压脊阴(雨)看低压中心 低压槽风向①看高(低)压系统:北顺(逆)南逆(顺);②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后画偏转30°~45°风力①同一幅等压线图,看等压线疏密;②不同幅等压线图,计算同距离的气压差季节气压系统7月,印度低压强盛;1月,西伯利亚高压强大气压数值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大小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其周围的数值比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等于0或相差一个等高(温、压)距 下图是某地区2011年1月8日某时500 hpa等压面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考题回放(1)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2)造成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势高低 B.海陆性质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解析:(1)图示为高空等压线,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再根据海拔高,气压低,海拔低,气压高原理,甲盛行西北风;(2)由图示信息知,乙位于青藏高原,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压面高度不同,是地势高低不同造成的答案:(1)D (2)A 读下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解析:图①中,陆地低压海洋高压均处于加强阶段,陆地多气旋活动,清明时节雨纷纷,为春季。
图②中,海洋高压较为强盛,杭州位于气压鞍部,南北两侧风向相反,形成相持的准静止锋,进入梅雨时期,为夏季图③中陆地冷高压强盛,杭州此时低温少雨,为冬季图④中,杭州受台风活动影响,多为秋季答案:C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1)~(2)题(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3)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解析:本题考查北冰洋周围区域的气压分布情况第(1)题,判别风向通常是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根据地转偏向力,画一个偏转30°~45°的风向以①为中心,向左画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画一向右偏转的风向,即成西北风第(2)题,①地位于90°W附近,②地位于90°E附近,但②地纬度较①地高,由此可判断②地日出早,昼长年变化大,气温年较差大,正午太阳高度小。
第(3)题,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北半球冬季,1月答案:(1)C (2)D (3)A四、其他等值线图除上述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等压线三大类外,近2年来,高考题中不断涌现出新背景材料的等值线图,命题角度新颖,详情如下:1.等值线类型年份高考卷及题号等值线类型2012海南地理卷(16~18)等降水量线安徽文综卷(32~33)四川文综卷(3~5,8~9)上海地理卷(21~23)年份高考卷及题号等值线类型2012福建文综卷(5~7)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江苏地理卷(1~2)雪线高度等值线2011 上海文综卷(37) 等潜水水位线 江苏地理卷(19~20) 年干旱旬数等值线 福建文综卷(7~9) 气候风险度等值线 海南地理卷(14~15) 光合有效辐射(PAR)等值线 四川文综卷(5~6) 年蒸发量等值线 2.判读技巧新颖的各类等值线图,实质是基础等值线图上的一种变式其判读技巧与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类似:第一步:要认真解读新材料,弄懂等值线的表示含义;第二步,分析影响等值线数值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人文因素——城市、交通等;第三步,要善于归类,如与地形有关的:除等高外,还涉及的有等高林线、等潜水位线、等降水量线等;与气候有关的:除等温线外,还包括: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等降水量线、霜期等值线、年蒸发量等值线等;与气压有关的:等压线、水汽压等值线,海拔高度等值线等。
考题回放 (2012年江苏地理卷)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 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 m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解析:第(1)题,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雪线高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第(2)题,根据高中地理所学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低的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再依据梅里雪山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出雪线低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降水丰富答案:(1)C (2)A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B.0.30 0.50C.0.55 0.35D.0.30 0.35(1)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解析:第(1)题,根据等值线共性,闭合等值线具有“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推知E地的数值应介于0.25~0.45之间,F地的数值应介于0.45~0.65之间;比较四个选项,B项正确第(2)题,E地风险度小,是由于E地位于四川盆地中,夏季高温,且北面有高大山地阻挡冬季风,冬季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温度年变化较小,全年热量丰富;F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面无高大地形阻挡,冬季易受冷空气侵扰,全年热量条件逊于E地,风险度较高可见地形和大气环流是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第(3)题,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那么四地随着热量的增加风险度都有可能降低由于纬度最高的H地气候变暖前的风险度在四地中最高,因此其风险度降低也最明显。
答案:(1)B (2)A (3)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