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16275724
  • 上传时间:2023-03-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经典与教育》第一章 《论语》选读一、原文选读※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孔子说:“用政令引导,用刑法整顿,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引导教化,用礼制来整顿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各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所受环境影响习染不同,才拉远了差距 ※ 4.“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孔子说:“仲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爱玩弄小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而无基础;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痛人心;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 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1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说:“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着去干;执政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的※14.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说:“如果能端正自身的行为,那么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连自身都不能端正,又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 18.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孔子说:“如果要说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但为此而不满足地追求,并不知疲倦地教诲他人,就可以说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们无法学到的啊※ 1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他知道一个角,他不能以此推知其它三个角,也不再教他了※ 20.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说:“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就不能和他讲高深的学问了※ 2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孔子说:“学过了又定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 2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又不断吸取新知识,这样的人就能做老师了※ 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不明事理;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读书,就会陷于虚妄而危害身心※ 2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冥思苦想,但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哩二、学习提示《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同时代一些人的言行的书论,通“伦”,含有“条理”、“顺序”的意思,也就是论纂、编辑之意。

      语,即言语,言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分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二十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篇与章原来没有标题,后人各取首章开头的几个字充当标题《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在诸经中,《论语》得到的评价极高,对后世影响的时间最长久、地域最广远东汉经学家赵岐称“《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衿也清末满族学者唐晏称《论语》“群经之锁钥,百代之权衡”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一)《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 2.倡导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3.实施以道德教育为重心的丰富的教育内容4.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二)《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修养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5.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6.相信学生,鼓励学生7.不断学习,努力创新三)《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学艺术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2.启发诱导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孔子认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3.学思结合孔子一向强调学思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孔子的学有方向,先是学德,次是学文4.学以致用 孔子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5.学而时习孔子在《论语》的第一句话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

      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从已知探未知故,学而时习之6.诚实谦虚《论语》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教育遗产,书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非常丰富,认真研读《论语》,温习具有方法论因素的格言警语,从“先圣”的教育思想中获取营养,对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学艺术都不无裨益第二章 《学记》选读一、原文选读※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 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虽然有佳美的菜肴,不经过品尝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经过学习不知道它的奥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实践,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困惑,然后才能加强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 4.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因此君子对于学习,心怀学习之志,不断地进修学业,休息时,游观时(也不忘学习),能够这样,才能巩固学习而又亲爱教师,喜欢学友而笃信所学的道理,因此即使离开师友也不违反师道 ※ 5.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不良行为尚未萌发就注意防禁叫做预防;在学生可以教育的时候及时进行教育叫做适时;不超越阶段而循序渐进地施行教育叫做顺序;互相观察学习而提高叫做观摩这四点,就是使教育兴盛的方法※ 6.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坏事发生了然后加以禁止,就抵触而难以奏效过了上学的年龄然后学习,就勤苦而难有成就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搞坏、搞乱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学识偏狭浅薄而见识不广不尊敬朋友就违背师教闲逛不学好就荒废学业这六个方面,就是造成教育失败的原因。

      ※ 7.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君子既懂得教育兴盛的方法,又知道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做人的老师因此君子教育学生,加以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加以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把话说透诱导而强不牵着学生走,就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就就会感到容易接受,开导而不把话说透就能启发学生思索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易于接受而又勤于思索,可以称为善于教育了※ 8.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容易犯四种过失,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有的失于贪多,有的失于过狭,有的失于见异思迁,有的失于浅尝辄止犯这四种过失的学生,心理各不相同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从事教育的人,就是发扬人的长处而挽救人的过失的※ 9.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善于教育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治学志向老师的语言简约而明达,含蓄而精妙,少用比喻而明白易晓。

      可算是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了※ 10.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君子懂得了进入学问之途的深浅难易,而又了解学生天资的高低差异,然后能广泛地因材施教能广泛地因材施教然后能做老师 ※ 1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善于提问的人,如同解劈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的部位开始,然后再解树节坚硬处,时间长了,各部分就相互脱离分解开了不善于提问的人正好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如同撞钟,用小槌叩击就发出小的鸣声,用大槌叩击就发出大的鸣声,待钟声从容鸣响而散尽,(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恰恰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识的道理※ 12.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预先记诵书本的内容(以备学生提问),这样的学问不足以做老师必须待学生提问而后加以解说,或者学生的才力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加以解说;解说了仍然不能理解,就暂时不讲解也是可以的二、学习提要《学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树之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 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6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雪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小狗学叫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铁锈还是铁吗(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人类的宝藏(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金丝猴的家(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与例文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4 八角楼上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9 雾在哪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