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pdf
7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86.1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2016-08-31发布2017-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GB1886.171—201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糖质为原料,经发酵法或酶解法制得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再经加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5'-肌苷酸二钠(IMP)2.1.1 分子式C10H11N4Na2O8P·nH2O2.1.2 结构式2.1.3 相对分子质量(无水)392.17(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2 5'-鸟苷酸二钠(GMP)2.2.1 分子式C10H12N5Na2O8P·nH2OGB1886.171—20162 2.2.2 结构式2.2.3 相对分子质量(无水)407.18(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白色或类白色状态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以干基计),w/%97.0~102.0附录A中A.2IMP混合比/%48.0~52.0附录A中A.2GMP混合比/%48.0~52.0附录A中A.2干燥减量,w/%≤25.0GB5009.3直接干燥法a透光率(5%水溶液)/%≥95.0附录A中A.3pH(5%水溶液)7.0~8.5附录A中A.4其他核苷酸通过试验附录A中A.5氨基酸通过试验附录A中A.6铵盐通过试验附录A中A.7砷(As)/(mg/kg)≤1.0GB5009.76重金属(以Pb计)/(mg/kg)≤10GB5009.74a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4hGB1886.171—20163 附 录 A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A.2 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以干基计)、IMP混合比和GMP混合比的测定A.2.1 试剂和材料盐酸溶液:量取0.9mL盐酸,缓慢注入1000mL水中。
A.2.2 仪器和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谱带宽度:1nm,波长准确性:±2.0nm,波长重复精度:±1.0nm,杂散光:≤0.02%)A.2.3 分析步骤A.2.3.1 试样溶液的制备称取试样0.4g(精确至0.0001g)于100mL烧杯中,用适量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摇匀,备用吸取上述溶液5.0mL,用盐酸溶液稀释并定容至250mL,摇匀,作为试样溶液备用A.2.3.2 测定将试样溶液注入1cm石英比色皿中,以盐酸溶液作参比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50nm、280nm处测定吸光度A.2.4 结果计算A.2.4.1 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以干基计)的计算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以干基计)的质量分数w1,按式(A.1)计算:w1=(A-1.463×B)×254.55+(7.976×B-A)×47.769m×5×100100-w4×100%…(A.1)式中:A———试样溶液在250nm处测得的吸光度;B———试样溶液在280nm处测得的吸光度;m———试样的称样量,单位为克(g);5———体积换算系数;100———换算因子;w4———试样的干燥减量,%;1.463、254.55、7.976、47.769———双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比尔定律,进行公式推导过程中产生GB1886.171—20164 的系数。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A.2.4.2 IMP混合比和GMP混合比的计算IMP的质量分数w2,按式(A.2)计算:w2=A-1.463×B( )×342.18m×5×100%…………………(A.2)GMP的质量分数w3,按式(A.3)计算:w3=7.976×B-A( )×62.55m×5×100%……………………(A.3)式(A.2)、式(A.3)中:A———试样溶液在250nm处测得的吸光度;B———试样溶液在280nm处测得的吸光度;m———试样的称样量,单位为克(g);5———体积换算系数;1.463、342.18、7.976、62.55———双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比尔定律,进行公式推导过程中产生的系数IMP混合比X1,按式(A.4)计算:X1=w2w2+w3×100%…………………………(A.4)GMP混合比X2,按式(A.5)计算:X2=w3w2+w3×100%…………………………(A.5)式(A.4)、式(A.5)中:w2———试样中IMP的质量分数,%;w3———试样中GMP的质量分数,%;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A.3 透光率(5%水溶液)的测定A.3.1 仪器和设备分光光度计A.3.2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1g(精确至0.0001g),溶于20mL水中,摇匀将上述试样溶液置于1cm比色皿中,以水作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于430nm下测定试样溶液的透光率,记录读数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0.5%A.4 pH(5%水溶液)的测定GB1886.171—20165 A.4.1 仪器和设备酸度计A.4.2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1g(精确至0.0001g),溶于20mL水中,用酸度计测定上述试样溶液的pH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A.5 其他核苷酸的测定A.5.1 试剂和材料A.5.1.1 展开溶液:饱和硫酸铵+异丙醇+水=79+2+19A.5.1.2 层析滤纸A.5.2 仪器和设备A.5.2.1 紫外分析仪A.5.2.2 微量注射器A.5.3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1.0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用层析滤纸点样10.0μL,于展开溶液中展开约30cm,晾干(或烘干)滤纸,在紫外分析仪254nm处观察。
A.5.4 结果判定若只呈现IMP、GMP两个斑点,判定为通过试验A.6 氨基酸的测定A.6.1 试剂和材料茚三酮溶液:取茚三酮0.5g,加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A.6.2 仪器和设备水浴锅A.6.3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后吸取试样液5mL,加入茚三酮溶液1mL,于沸水浴中加热3minA.6.4 结果判定溶液不显色,判定为通过试验GB1886.171—20166 A.7 铵盐的测定A.7.1 试剂和材料A.7.1.1 氧化镁A.7.1.2 红色石蕊试纸A.7.2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0.1g于试管中,加入50mg氧化镁及1mL水,用水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将其挂入试管中,将试管于沸水浴加热5minA.7.3 结果判定石蕊试纸不显色,判定为通过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