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doc
4页芜湖市2012年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师: 翟 笃 成学校:芜湖县红杨中学 年级:八年级历史上册 地点:芜湖市第十九中学 时间:2012年10月9日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设计意图:本节课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新课改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向学生全体进行设计组织教学,既注重落实基础知识,又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同时更突出自学、探究能力的开发训练和培养,既有情境假设,又借助了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直观感受,从而顺利实施教学教学目标:1、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中心和主力2、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及其主要原因3、 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和意义4、 五四爱国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5、 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6、 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与意义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其诞生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的意义教学方法:阅读、提问讲解、情境假设、表格对比、多媒体辅助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同学都知道每年的五月四日和七月一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生答:“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那么它们是怎么来的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来一一了解二)、新授: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出示本节教学目标:(多媒体)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个子目“五四爱国运动”,解决目标中1~4个问题,阅读课文第二个子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解决目标中5~7个问题三、提问与讲解释疑:1、五四爱国运动(1)、爆发的导火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电影的片段,影片的名字叫《我的1919》,这部影片记述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播放影片](生答)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所谓的“和平会议”实际上是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一战”期间,中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合理要求。
但会议被英、法、美等国操纵,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动脑筋:(多媒体):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讨论)(生答后归纳) 因为①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很弱;②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③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④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时间、地点:(生答)1919年5月4日,北京3)、提出的口号:(师,情境假设):让时光倒流,回到1919年5月4日,你作为当时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你会喊出怎样的口号?(生答后归纳):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4)、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多媒体,生完成)时间中心主力1919年6月前北京学生1919年6月后上海工人阶级(5)、取得的初步胜利及其主要原因:(生答后归纳)五四爱国运动取得的初步的胜利:①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的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主要原因:工人阶级的参加,发挥了巨大作用6)、总结五四爱国运动相关知识点,完成学案一:(多媒体,生完成)展示一组幻灯片,理论联系实际当今的中日关系钓鱼岛问题,我们在座的中学生应该如何认识?谈一谈自己的想法?(7)、性质和历史意义:性质:(生答)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师:“彻底“是指导斗争的坚决性而言的)其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 反帝反封性质是那一条?(生答)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历史意义:(生答)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师):何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呢?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说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①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③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教师及时出示多媒体总结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表7)、五四精神: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虽然已经过去93年,但它有哪些精神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呢?(生答后归纳):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师):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使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长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子目的内容。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 老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47小字内容和P48《共产党早期分布示意图》来概括归纳,学生回答2)、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生答):1921年7月 上海 展示中共一大相关知识点,完成学案二,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当堂检测3)、大会的主要内容:(生答后归纳):①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师进一步设问教材中的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为什么选举他为中央局书记呢?师启发学生回顾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点,归纳概括4)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生答后归纳)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提示:是什么性质的政党,她代表了哪些阶级的利益?)(生答后归纳):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6)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生答后归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四、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大内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五、练习巩固:(1)课后练一练2)《课堂基础训练》选择题 六、板书设计 一、五四爱国运动1、 爆发的导火线2、 时间、地点、口号3、 运动的中心和主力4、 取得的初步胜利及其主要原因5、 性质和历史意义6、 五四精神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2、中共“一大“召开(1)时间、地点(2)主要内容(3) 历史意义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七、教学反思: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