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单元.docx
9页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美术第二单元教案单元总目标: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单元课时:第一课 优美的校园(2 课时)第二课 校园伙伴(1 课时)第三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 课时)活动一课题 优美的校园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课时 2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活动安排:体验与选择: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现你的感受?学习与研究:1、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的规律?写生与表现:1、怎样取景与构图才能表现好校园?2、采用什么表现方法才能显示校园的美感?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厚纸板;建筑物图片或挂图;本校校园环境和建筑物照片等。
学生准备学具:厚纸板;方开纸盒;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2 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①选择在校园中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②引导学生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样才能基本正确地表现校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场景和建筑的透视现象通过在室外结合校园场景、在室内结合石膏立方体、挂图或图片与学生共同研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③演示并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制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双手组合手势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观察校园场景和建筑物,提示选择最佳构图的方法④引导学生在对透视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校园场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观察,自己确认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印象最深、最想表现的场景、建筑物及其角度2)发展阶段①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前准备的纸盒,练习运用透视规律表现纸盒的立体形象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理想的位置和角度,大胆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在校园中进行对景写生写生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确定最佳构图、对物象主次的区别表现以及对物象简繁的必要的取舍3)收拾与整理在写生过程中,应提示学生注意爱护校园设施及花草树木,并随时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安全。
3 、课后拓展(1)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环境的场景及建筑物,注意物象所呈现的透视现象,感受其美感特征并大胆进行写生表现2)也可在家中进行立方体静物的写生练习,以巩固所学的透视知识3)同学之间将平时所做的写生练习,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欣赏评述,并在教室里开辟作品专栏进行展示4)平时多做一些校园环境场景写生练,为今后校园题材的绘画创作积累素材教学评价:1、能否自觉地以审美的眼光观察校园或其他环境,并养成具有对景物细致观察,科学分析的良好习惯2、能否运用透视规律对景物形象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基本正确地进行绘画表现教学参考资料:《绘画透视》《绘画构图》相关教学研究课题:关于透视教学的课外拓展的研究活动二课题 校园伙伴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人体比例教学挂图;人物动态录象或多媒体演示设备等学生准备学具: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2、 课堂教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 引导阶段:A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校园里能看到的小伙伴的各种动作姿态,用语言描述这些动态特征,并相互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姿态。
B 利用挂图指导学生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测量立姿、坐姿和其他各种姿势人体的大致比例2)发展阶段:1. 做人物练习2. 展示讲评:3、 课后拓展:(1) 随时做一些校园生活中的人物速写练习活动三课题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课时 2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2、进行在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合作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校园活动场景照片一组2、 课堂教学:(1) 引导阶段:A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在校园生活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的事物,并讨论如何才能作为绘画创作的主题加以表现B 让学生拿出平时积累的有关校园生活的创作素材,进行选择、分析、改造,用于本课的创作实践2)发展阶段:A 根据创作意图、作品主题的需要,选择一种表现手段,如线条画、色彩或纸版画等,进行绘制B 创作过程中,仍可进行相互交流,交换各自所需的素材,或根据需要临时进行场景写生和人物动态写生3)收拾与整理:作业接近完成时,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已的作品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完成作品3、 课后拓展:(1) 课后可让学生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作业,找出成功与不足 (2) 进一步选取新的创作主题,从另一个角度表现校园学习生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课题: 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课时 : 2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字体设计的知识,了解黑体、宋体、仿宋体等基本美术字体的笔形特征和写法;了解变体美术字的创意方法2.学习壁报版面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版面设计的 —般方法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美术字体基本笔画和字例、版面设计图例等的挂图或多媒体演示设备◆学生准备学具:画纸;铅笔2.课堂教学第 1 课时:(1)引导阶段:①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②利用挂图或多媒体设备展示黑体、宋体、仿宋体、变体美术字的基本笔画及字例,指导学生辨认、区别不同的字体,并描述不同字体的笔画造型特征③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版面设计过程的演示(2)发展阶段:①指导学生调出电脑字库中的各种字体,对其字形、笔画特征作对比认识②进行黑体和宋体美术字书写练习,教师进行书写要点指导:③指导学生进行变体美术字的书写练习第 2 课时:(1)指导学生进行版面设计练习指导要点:①版面的若干构成要素——②版面设计的原则——③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2)课题小结:作业完成后进行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传递我们的心声《设计*应用).单元总目标:般通过教室壁报的编排设计练习,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 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单元课时分配建议:本单元内容可分为 3 课,共用 5 课时完成教学其中:第 l 课 壁报信息搜集、交流(1 课时)第 2 课 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2 课时)第 3 课 壁报编辑制作 (2 课时)活动一课题: 壁报信息搜集、交流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壁报编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其设计实践的兴趣和愿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壁报范例小样◆学生准备学具: 图稿等信息资料,及纸、铅笔等用具2.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①由欣赏壁报范例小样、参观校园内的优秀壁报导入本课的教学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壁报?③师生共同归纳以上问题的答案(2)发展阶段:a.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所搜集的各类信息资料b 根据壁报面积的大小、所选文章的篇幅、篇数及图的数量和大小,在纸上粗略画出壁报设计草图小样,以决定文章和图的增删、字体和图的大小3)收拾与整理:3.课后拓展: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的宣传栏、画报、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体的内容、设计所呈现的面貌,与自己的壁报设计初稿进行对比活动二课题: 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字体设计的知识2.学习壁报版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①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 ②利用挂图或多媒体设备展示黑体、宋体、仿宋体、变体美术字的基本笔画及字例 ③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版面设计过程的演示,(2)发展阶段:①指导学生调出电脑字库中的各种字体,对其字形、笔画特征作对比认识。
②进行黑体和宋体美术字书写练习 ③指导学生进行变体美术字的书写练习第 2 课时:(1)指导学生进行版面设计练习①版面的若干构成要素——②版面设计的原则——③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2)课题小结:3.课后拓展:(1)进一步作美术字书写练习和版面设计练习活动三课题: 壁报编辑制作教学目标:1.将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班级壁报的实际编辑、设计、制作全过程研究与设计:研究版面设计方案,自己或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壁报的设计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报头图案资料;有关图形图像资料◆学生准备学具:已搜集和积累的壁报文字稿件和照片、 画笔,颜料,彩纸、白纸,剪刀,胶水等2.课堂教学:第 1 课时:(1)引导阶段:教师提出运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全班合作,办一期班级壁报 首先经过讨论确定壁报的主题(2)发展阶段:按照研究讨论确定的活动程序进行以下各项活动——a.分析已确定的主题并将主题展开成为若干个方面的子题,每个子题作为一个栏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b.进行栏目分工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栏目,分头进行各自栏目内容的组织和设计c.各小组将搜集的有关材料加以选择、整理,充实进本栏目 完成栏目内容的设计。
第 2 课时:d.全班集中,将各栏目草图组合成整个壁报全貌 完成定稿e.返回各小组进行各栏目正稿的设计制作完成栏目正稿3)收拾与整理、单元小结:打扫整理教室恢复整洁一面欣赏全班合作的成果,一面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总结知识学习和操作实践中的得失,巩固本单元教学成果我为校园添色彩活动一课题 学生装设计与模拟制作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装的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服装设计作品欣赏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具:搜集若干服装设计效果图 铅笔、彩色水笔 等2.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a.与学生讨论“如何为校园添色彩”这一话题,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