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轮专题八电解质溶液.doc
14页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命制人:余亚裕 审稿人:王国民2014-2-28考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考纲导引】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考点突破】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区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不同点键型离子键或极性键极性键电离程度完全部分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等号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电解质在溶液中粒子形式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离子方程式中表示形式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化学式2.常见的强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①强酸:HBr、HI、HMnO4②强碱: Ca(OH)2、KOH ③大部分盐:(2)弱电解质:①弱酸:如H2S、H2CO3、CH3COOH、HF、HCN、HClO等H3PO4、H2SO3从其酸性强弱看属于中强酸,但仍属于弱电解质 ②弱碱:NH3·H2O,多数不溶性的碱[如Fe(OH)3、Cu(OH)2等]、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Zn(OH)2等] ③个别的盐:如HgCl2,HgBr2等。
④水【例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Na2O C.H2SO4 D.SO2【变式1】(玉溪一中高2013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 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往苯酚钠溶液中加入醋酸可得苯酚②醋酸钠溶液呈碱性③可以用食醋清除热水瓶内的水垢④pH=2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pH小于5 ⑤常温下,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 D. ②⑤【变式2】.(山东省北镇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 下列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开始一段时间其pH变小的是(不考虑溶质挥发) ( )①H2S ②H2SO3 ③Na2S ④Ca(OH)2 ⑤氯水 ⑥Na2SO3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对CH3COOH H++CH3COO- 的电离平衡,小结如下:条件变化平衡移动电离度K离子数目离子浓度加热稀释加冰醋酸加盐酸加醋酸钠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和浓度等的影响,其规律遵循夏特列原理。
例2】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M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强于Q点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变式3】(201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联考)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ρ=(17V+22400 )/ (22.4+22.4V) B.用水稀释该溶液,OH—的物质的量增加C.该溶液中共有6种微粒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则溶液的pH值一定会减小导电能力加水体积Oabc【变式4】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3届高三阶段测试)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点溶液的pH:c<a<b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大D.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三、电离平衡常数(1)在电离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平衡浓度;(2)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一般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大。
3)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通常用Ka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b表示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a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强;Kb越大,弱碱的碱性越强V(KOH)/mLObacd7pH(4)多元弱酸是分布电离的,每一级电离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a1、Ka2等表示),且电离平衡常数逐级减小例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6×10-5该温度下向20mL0.01 mol·L-1CH3COOH中滴加 0.01mol·L-1KOH溶液,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溶液中c(H+)为 (2)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3)c点时加入V(KOH)/= mL(溶液体积可加和,保留两位小数),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3)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滴定过程中宜选用 作指示剂考点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纲导引】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定义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4.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考点突破】一.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以及水电离出的c(H+)或c(OH_)的计算【例4】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H <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 = 4.5的番茄汁中c(H+)是pH = 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变式5】.(陕西省汉中市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模拟) 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3>V2>V1 B.V3=V2=V1 C.V3>V2=V1 D.V1=V2>V3 二、关于pH 的计算(1)强酸溶液 按C→c(H+)→pH(2)强碱溶液 按C→c(OH- )→c(H+)=→pH【例题5】 求下列溶液的pH:(1)某H2SO4溶液的浓度是0.005mol/L:①求此溶液的pH;②用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0倍;③再继续稀释至104倍(2)pH=3的盐酸与pH=5的硫酸等体积混合(3)pH=10和pH=12的两种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4)pH=12的NaOH和pH =4的HCl等体积混合【变式6】 (四川省仁寿一中2013届高三)在25℃时,向V mL 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NaOH溶液10V mL,所得混合溶液中c(Cl-)=c(Na+),则此时(a+b)为A.15 B.14 C.13 D.不能确定三、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1.原理 依据原理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所以c(待测)=,因c(标准)已确定,因此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与V(待测)的变化,即 分析出结果.【例6】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中和滴定时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锥形瓶中溶液用滴定管量取) ( ) A.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碱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C.滴定过程中滴定管内不慎有标准液体溅出 D.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考点3:盐类的水解【考纲导引】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考点突破】一、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1.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如Na2CO3溶液中:c(Na+) +c(H+)=2c(CO32-)+c(OH-)+c(HCO3-)(2)物料守恒: 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如HAc 溶液中:c(HAc)总=c(HAc)+c(Ac-);(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H3O+)+c(H2CO3)=c(NH3)+c(OH-)+c(CO32-)如在0.1mol·L-1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2.解题指导 (1)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2)要掌握解此类题的三个思维基点:电离、水解和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
对每一种思维基点的关键、如何切入、如何展开、如何防止漏洞的出现等均要通过平时的练习认真总结,形成技能例7】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 >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H+)>c(OH-) B. c(CH3COOH)+c(CH3COO-) =0.2 mol/LC. c(CH3COOH)>c(CH3COO-) D. c(CH3COO-)+c(OH-)=0.2 mol/L 【变式7】(陕西省东方中学2013高三)某同学测得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呈酸性后,得出了关系式,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c(CH3COO—)>c(CH3COOH) B.c(CH3CO0—)>c(Na+)>c(H+)>c(OH—) C.c(Na+)=c(CH3COO—)=0.01mol/L D.c(CH3COOH)+c(CH3COO—)=0.02mol/L【变式8】.(山西省成成中学2013届高三化学) 某氢氧化钠溶液跟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混合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c(Na+)+c(H+)=c(CH3COO-) B.c(Na+)>c(CH3COO-)>c(H+)>c(OH-) C.c(CH3COO-)>c(Na+)>c(H+)>c(OH-) D.c(H+)=c(CH3COO-)-c(Na+)+c(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