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地名》(北师大).docx
7页《地名》◆ 教材分析 韩村中心学校 周磊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地名》这是一个开放的单元地名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地名命名的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文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寓托思想情感)命名因此,这个单元学生学起来应该很感兴趣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前必须引导学生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活动,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课前师生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2、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变化,懂得地名蕴含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1、地名的变化与历史、社会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让他们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掌握更多有关地名的知识,学会整理信息,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了几个谜语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出示谜面:两个胖子合着睡( );两个节日一起庆祝( );东、西、北都不通( )猜一个城市名生:猜谜语师:这就是地名的有趣性!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地名这一生活知识板书)二、观察课本P72的地图师:在祖国的各地有许多有趣别致的地名,它们有的折射出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记载了岁月更迭的变化,有的对应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许多地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家乡的地图1、找出丁丁的家、第一小学的位置2、为丁丁上学设计一条路线图,写出要经过的地方:①:家—哈尔滨大街—自由西路—自由东路—银川大街;②:家—哈尔滨大街—中山西路—中山东路—银川大街从他上学路上经过的地名你们发现了什么?(以城市名称、人名命名)3、用你的“火眼金睛”再找找图中的地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以方位、族姓等方式命名)4、师简介地名的命名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文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命名以及其它多种形式的命名)三、观察家乡的地图(一)、师:地名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安徽淮北是历史文化名城星罗棋布的大街小巷存有包罗万象、别致有趣的地名,让我们来看一看家乡的地图。
1、找找图中你熟悉的地名;2、小组讨论:你发现图中的地名有什么特点?你了解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内涵吗?3、汇报、交流;(二)、师:淮北古老而又浓厚的文化韵味,充满着多么迷人的魅力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快板,请同学们仔细听,边听边找出其中的地名1、听快板;2、交流快板中提到的有关淮北的地名;(生介绍,师补充)3、生跟读快板四、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2、师:地名不仅别致有趣,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就能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第二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直接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地名里的学问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个地名游艺会二、第一关:猜城市名称,编地名谜语1、猜城市名称:出示题目:金银铜铁______,倾盆大雨______,四季温暖______,风平浪静______,双喜临门______,夸夸其谈______,拆信封______,不冷不热的地方______,银河渡口______2、你说我猜:师:同学们真聪明!接下来我们改变一下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来出题,其他同学来猜,看看谁出的题目把全班都考倒了,好不好?(如: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天无三日晴______,水边人家______,两个胖子睡一头______,戈壁滩______,一路平安______,圆规画圆______。
三、第二关:找一找诗里的地名1、填地名;补充诗句:①、白日依山尽,______入海流②、窗含______千秋雪,门泊______万里船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______无故人④、不识___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找地名并作简单介绍;把诗句补充完整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些简单的题目都难不倒你们,那咱们就来点难的,敢不敢接受挑战呢?(出示题目:找出诗句中的地名并作简单介绍,并把诗句补充完整)⑤、胜日寻方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______ 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 ⑦、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______ ⑧、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______四、第三关:抢答,说地名师:恭喜你们,前面两关已经顺利过关了!第三关是抢答环节,看看谁坐的最好,反应又快!1、 说出三个与“水”有关的地名:安海、泉州、安溪、东海、……(师追问答题的学生:从哪里看出与水有关?)2、 说出带"安"字的三个地名:南安、惠安、安溪、万安桥、安海……3、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4、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5、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五、第四关:填成语,组地名师:连闯三关,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接下来的环节会越来越难,你们有信心闯过关吗?(出示题目:填成语,组地名)1、 至高无___ ___枯石烂 _______________;人定胜___ ___落石出 _______________;2、 语重心___ ___暖话开_______________;金石为___ ___官许愿_______________;3、 难能可___ ___春白雪_______________;人才济___ ___征北战_______________;4、 一技之___ ___风化雨_______________;声东击___ ___居乐业_______________;5、 说东道___ ___死不屈_______________;一步登___ ___津有味_______________;6、 执法如___ ___山再起_______________;同舟共___ ___腔北调_______________。
六、第五关:给地名归类师:看来同学们平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这么多成语都能够脱口而出,真是太棒了!关系你们又顺利闯过一关!接下来老师也要考考你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了,准备好了吗?1、地名串串香:出示题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地名,想想可以怎样把地名分成一串一串的,一串至少三个:北峰、石狮、聚宝街、打锡巷、花巷、马甲、鲤城、 东海、南安、青阳、金谷、赤水、东街、(小示:按照方位、动物、颜色等)(以方位为首的有:北峰、东街、东海、南安; 以动物为首的:石狮、马甲、鲤城 因经济场所得名:聚宝街、打锡巷、花巷; 以颜色为首的有:青阳、金谷、赤水2、师: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资料,而且泉州的地名还不止这几个,你能继续写几个吗?七、知识拓展:淮北一些地名的由来淮北的自然村众多,考其名称由来,以姓氏命名者居多,占50%以上,余者因物、因事、因地理位置、因民间传说等得名今日举例,解说这些村庄名称的由来蔡里:因汉朝时的孝子蔡顺而得名《龙文鞭影》载,蔡顺幼时家贫,母病断炊,他每天到山上摘桑葚供母充饥一次,他正在将桑葚拣成青(生)、红(熟)两堆时,恰巧赤眉军一队人马经过,“见而问之,蔡顺具实以告:‘熟葚奉养病母,生葚留作自食。
’赤眉军感其幼而至孝,赠与小米一袋负责风俗记载的“采风者”把蔡顺列为全国“二十四孝子”之一,其所居村庄因而得名“蔡里”宁山:在宋疃集,因山之北麓有春秋齐国大司田(农官)宁戚之墓,故名刘桥:建国前,集北王引河上有一水漫桥,为刘姓出资兴建,因名“刘桥”,集因此得名旗杆村:清乾隆、嘉庆年间,今马桥东北凤凰山下的村子里,有个名叫宋长远的教书先生,他与学生间的感情较深厚道光末年,他81岁时去凤阳府应试,刚得中就病死了学生便集资在他门前竖立一对旗杆,以示怀念此后人们称该村为“旗杆底宋”,后来旗杆被捻军砍掉,村名也简称为“旗杆村”铁佛:集北原有一古寺,寺内大雄宝殿有三尊佛像,中间最大的一尊为铁铸成,寺以铁佛像得名“铁佛寺”,寺南村庄也得名“铁佛”童亭:明初,当地富户侯氏的独生子在浍河边玩耍,失足溺死,侯氏在河岸建亭纪念,亭名“童亭”亭旁有桥,是浍河南岸一带通往宿州的必经之路,浍河上来往船只也常在这里停泊,此地渐成集市,集因亭得名半铺:清初,此地为来往行人歇脚的小铺子从宿州至该铺,恰好走了宿州至南坪集的一半路程,故称“半铺”后逢集,称“半铺集”临涣:南朝梁国收复了北魏所占的铚县故地后,于公元525年在此设郡,因南临涣水(浍河),故名临涣。
界沟:村边有条沟,清代蒙城县和宿州以该沟为界,沟名“界沟”,村因沟得名现此沟开挖成澥河,为蒙城和濉溪县界八、小结1、师:今天的游艺会,大家表现都很出色!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2、师:这就是地名的别致有趣,它使我们既增长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关于地名的学问同学们课后还可以继续积累,相互交流、探讨 第三课时:学写“调查报告”1、内容:主要是对地名的历史渊源、变迁等情况进行调查,经过分析,客观地写出书面报告 2、基本结构:包括题目、内容来源、报告内容、附件注释、调查人姓名、时间 3、引导学生在阅读例文时发现报告内容,要用事实说话,如第二自然段是丁丁根据采访和看资料获得的信息,第三自然段写出自己调查的同时,在报告中写出了调查的结论:“可以说这条苏州街,是用民脂民膏建成的 4、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5、引导学生对撰写出的报告进行评议、修改 6、学生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第四课时 一、学习自读课文《趵突泉》 1、介绍写作背景 《趵突泉》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很著名的散文文中描绘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 3、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泉水的特点和泉眼的样子的。
泉水清浅、鲜活) 4、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趵突泉怎样的感情? 5、回答冬冬的问题:济南为什么叫“泉城”? 6、朗读课文二、学习《秦皇岛的来历》1、自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说说“秦皇岛”地名的由来3、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略。
